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文化在中国国画艺术中的体现与传承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春玲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0-401,共2页
在中国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艺术领域受其思想内涵的影响,并且展现出了更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其中中国国画艺术最具代表性。纵观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以茶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不计其数,比如:南宋时期的《斗茶图》,宋代与元代之交的《品... 在中国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艺术领域受其思想内涵的影响,并且展现出了更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其中中国国画艺术最具代表性。纵观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以茶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不计其数,比如:南宋时期的《斗茶图》,宋代与元代之交的《品茗图》,都是非常出色的茶文化与中国画结合的艺术作品。而茶文化与中国国画艺术之所能够有机融合,并且绽放出耀眼的光彩,主要是因为中国画与茶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契合与关联性,在当代,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更加迫切,作为国家新一代的建设和接班人,我们积极承担起茶文化在中国国画艺术的体现与传承的重任,使中国茶文化能够更好的发展,普及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中国国画艺术 体现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艺术创作与宣纸之美的融合
2
作者 崔志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30-I0030,共1页
作为最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国画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达。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和载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推动着中国画艺术的持续传承和创新。而宣纸在中国画艺术创作和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举... 作为最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国画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达。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和载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推动着中国画艺术的持续传承和创新。而宣纸在中国画艺术创作和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画的艺术美与宣纸的实用美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能很好地展示画家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人文底蕴 宣纸 艺术表达 艺术追求 实用美 艺术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艺术与服装设计艺术的交融与互动 被引量:8
3
作者 马杰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93,共2页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为现代服装设计发展提供了许多新思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创新,也为服装设计行业注入新活力,使得全球时尚圈迎来了“中国风”热潮。中国画艺术是一种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中国传统...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为现代服装设计发展提供了许多新思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创新,也为服装设计行业注入新活力,使得全球时尚圈迎来了“中国风”热潮。中国画艺术是一种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将中国画艺术与服装设计艺术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中国艺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多元化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 时尚圈 传承与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创作对宣纸之美的展现
4
作者 梁婷玉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34-I0034,共1页
在中国画艺术领域,宣纸的选择和使用是中国画艺术创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影响着整幅画作的艺术效果和审美表达。画家通过水墨与色彩的搭配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宣纸上展现出深邃的艺术魅力。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宣纸不仅是一种载体,... 在中国画艺术领域,宣纸的选择和使用是中国画艺术创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影响着整幅画作的艺术效果和审美表达。画家通过水墨与色彩的搭配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宣纸上展现出深邃的艺术魅力。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宣纸不仅是一种载体,其自身也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散发着独特的艺术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中国画创作 艺术表现手法 审美表达 宣纸 水墨与色彩 艺术创作过程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艺术在纸包装上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柯川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33-I0033,共1页
纸包装是指以牛皮纸、鸡皮纸、柏油纸、铝箔纸等纸材料为原料,经过印刷、成型等工序制成的具有容纳与展示产品功能的容器统称,如纸箱、纸盒、纸袋。与金属、塑料、玻璃、木材包装相比,纸包装具有轻质、节源、高效、无害、生态、便利、... 纸包装是指以牛皮纸、鸡皮纸、柏油纸、铝箔纸等纸材料为原料,经过印刷、成型等工序制成的具有容纳与展示产品功能的容器统称,如纸箱、纸盒、纸袋。与金属、塑料、玻璃、木材包装相比,纸包装具有轻质、节源、高效、无害、生态、便利、经济、可回收等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对包装的需求。中国画艺术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体系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以笔墨为基础,以意境为宗旨,以宇宙精神、生命情怀、自然意象、人生思考为内容,成为有厚度、有深度的审美艺术。将中国画艺术融入纸包装设计中,能够基于中国画艺术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赋予纸包装设计以新形象、新内涵、新意义,传递中国智慧与哲学,使“文化老树”长出新枝,使纸包装绽放璀璨的文化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纸包装 宇宙精神 铝箔纸 自然意象 生命情怀 审美艺术 人生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艺术在纸包装设计中的高度融入 被引量:1
6
作者 秦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I0030-I0031,共2页
在纸包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注重包装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关注纸包装的视觉艺术效果,这既是为了迎合消费者日益提升的审美水平,也是为了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以达成更好的营销效果。基于此,设计人员需要逐步拓展纸包装的设计思... 在纸包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注重包装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关注纸包装的视觉艺术效果,这既是为了迎合消费者日益提升的审美水平,也是为了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以达成更好的营销效果。基于此,设计人员需要逐步拓展纸包装的设计思路,将其他艺术领域中的元素应用到纸包装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包装 审美水平 中国艺术 实用功能 设计思路 元素应用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奇——中国画艺术美之一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积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2年第4期24-30,共7页
奇就是特殊、罕见、异乎寻常、区别于一般的意思。它属于美学研究的范围。奇的东西可能是美的,也可能是丑的。中国画论中论奇处颇多,主要指的是艺术美,认真地予以探讨,对提高今天中国画创作水平,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中国艺术 米莆 《画史》 画家 美术家 中国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奇——中国画艺术美之一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积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年第4期24-30,共7页
奇就是特殊、罕见、异乎寻常、区别于一般的意思。它属于美学研究的范围。奇的东西可能是美的,也可能是丑的。中国画论中论奇处颇多,主要指的是艺术美,认真地予以探讨,对提高今天中国画创作水平,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奇是中国画的一种... 奇就是特殊、罕见、异乎寻常、区别于一般的意思。它属于美学研究的范围。奇的东西可能是美的,也可能是丑的。中国画论中论奇处颇多,主要指的是艺术美,认真地予以探讨,对提高今天中国画创作水平,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奇是中国画的一种美最早在中国画论中提出奇的,当推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他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画家 美术家 中国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画印章的艺术魅力
9
作者 张明超 《东南学术》 CSSCI 1994年第5期64-67,49,共5页
关键词 中国艺术 艺术魅力 印章 名字章 笔墨 山水画 创作实践 题款 艺术整体 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自我风格的艺术历程──论李葆竹的中国画艺术
10
作者 党伯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9-102,共4页
李茂竹的中国画创作,从1959年创作《庆丰收》起步,便踏上了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1984年完成的《摘葡萄的季节》是他艺术追求上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他的艺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对感觉的直观表现... 李茂竹的中国画创作,从1959年创作《庆丰收》起步,便踏上了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1984年完成的《摘葡萄的季节》是他艺术追求上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他的艺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对感觉的直观表现中,赋予形体结构以新的内涵和自觉意识,“具有明显的江南画风与西北画风相结合的特点”;而1989年创作的《月光曲》所显示出的艺术造诣,表明作者经历了30年的不断探寻和苦苦追求,艺术风俗已初步形成,艺术创作正日臻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自我风格 艺术历程 《月光曲》 写意人物画 国画创作 形体结构 创造意识 画家 现实主义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的欣赏与教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楚乔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绘画语言 哲学思想 “气韵生动” 审美特色 中国艺术 艺术欣赏 受到粗暴对待 视觉造型艺术 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会诊”——南京艺术学院2002级中国画硕士研究生习作展座谈会实录
12
作者 刘圣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四位02级中国画硕士研究生自发组织了一次习作展,并邀请相关专业的导师与同学开了一个座谈会,围绕研究生该向导师学什么、怎么学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次师生“会诊”活动,反映了研究生教学的某些方面,为研究生的健康发展创造... 四位02级中国画硕士研究生自发组织了一次习作展,并邀请相关专业的导师与同学开了一个座谈会,围绕研究生该向导师学什么、怎么学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次师生“会诊”活动,反映了研究生教学的某些方面,为研究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了一种良好的交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艺术学院2002级中国画硕士研究生习作展座谈会 学术交流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艺术风格 绘画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的“气韵生动”之美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多耀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142,共10页
"气韵生动"在我国南朝时期画家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中位居首位,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原则。气韵生动最先是作为一种人伦鉴识,在文人画兴起之后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自然本身所具有的气势和韵味,即客体气韵;二... "气韵生动"在我国南朝时期画家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中位居首位,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原则。气韵生动最先是作为一种人伦鉴识,在文人画兴起之后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自然本身所具有的气势和韵味,即客体气韵;二是指画家的主观意识和精神,即主体气韵。这两种气韵是相互转化的。画家通过对自然的观照与贯想,将自然客体气韵化为个人的主体气韵;再通过绘画创作将个人主体气韵化为作品所表现出的客体气韵,从而产生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创作的最高原则,是中国画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判断绘画的审美境界的价值标准;追求气韵生动之美的境界,是中国画艺术悠久而又极富生命力的传统,而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对于繁荣和发展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客体气韵 主体气韵 观照与贯想 意在笔先 中国艺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画艺术中的诗歌情怀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彦皓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2期154-155,158,共3页
在我国传统的国画创作中,诗歌情怀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存在的,绘画艺术是本体,诗歌情怀是灵魂,即"再现绘画"与"言志诗歌"的完整统一,画家将所有的情感都归于笔墨丹青,这种艺术形式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 在我国传统的国画创作中,诗歌情怀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存在的,绘画艺术是本体,诗歌情怀是灵魂,即"再现绘画"与"言志诗歌"的完整统一,画家将所有的情感都归于笔墨丹青,这种艺术形式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扬,充分体现了中国画家的才情和志趣。文章概述了国画艺术中的诗歌情怀,分析了国画艺术中诗歌情怀的表现意义,具体探讨了国画艺术中诗歌情怀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传统文化 中国画创作 中国画作品 诗歌情怀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则其久 通则不乏——论中国画的继承和创新 被引量:2
15
作者 翁开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28-133,共3页
英国著名美学家H·里德(1893—1968)在《艺术真谛》一书中说:“中国艺术史要比埃及更富有连贯性、持续性和民族性。中国艺术大约从公元前13世纪开始,历经沧桑,一直延续到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富有如此丰硕的... 英国著名美学家H·里德(1893—1968)在《艺术真谛》一书中说:“中国艺术史要比埃及更富有连贯性、持续性和民族性。中国艺术大约从公元前13世纪开始,历经沧桑,一直延续到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富有如此丰硕的艺术财富;从全面考虑,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中国艺术的卓越成就相媲美。”这里说的“中国艺术”主要是指中国画。作为一个英国人,H·里德并没有“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偏见,其评价符合中国画历史发展的事实,是富有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的识见。我国著名画家闻立鹏先生也在《历史的启迪——纪念吴作人先生艺术活动60年》中指出:“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独立体系而绵延不断,没有出现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摧毁,埃及文化因亚力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南侵而中断的局面,大概不能只用地理的原因来解释。”中国绘画为什么能在世界诸大文明古国中保持它的顽强的“连贯性、持续性和民族性”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国艺术 中国人物画 山水画 中国艺术 艺术创造 绘画艺术 徐悲鸿 中国绘画 中国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寻源──《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装帧设计自叙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宗湖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1-62,共2页
设计寻源──《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装帧设计自叙黄宗湖众所周知,设计者进行创作,都要经过“综合、归纳、延释”过程。《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一书也不例外。该书属中国画技法类书。纵观古今同类书籍,其装帧设计可分为... 设计寻源──《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装帧设计自叙黄宗湖众所周知,设计者进行创作,都要经过“综合、归纳、延释”过程。《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一书也不例外。该书属中国画技法类书。纵观古今同类书籍,其装帧设计可分为二大类型:一种为常见的“仿古式”,即以古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帧设计 中国画技法 中国艺术 设计风格 经营位置 设计技巧 布局艺术 寻源 当代中国 图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画基础教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友宪 《艺苑(美术版)》 1986年第2期6-7,共2页
画石膏作为中国画基础教学之始,是大为不当的。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有人这样认为:先画石膏符合由简而繁,由静而动,循序渐进的教学法,对国画专业的低年级同学同样必要。持此观点者把艺术教学简单划一,等同于其它学科。无视多年来中国画基... 画石膏作为中国画基础教学之始,是大为不当的。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有人这样认为:先画石膏符合由简而繁,由静而动,循序渐进的教学法,对国画专业的低年级同学同样必要。持此观点者把艺术教学简单划一,等同于其它学科。无视多年来中国画基础教学始终跟在西洋画基础教学的后面爬行这个难堪的事实;也无视多年来学习中国画的同学在此问题上的反映;更无视中国画这个有着特定内涵的艺术形式的特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同学 中国画专业 石膏 硫酸钙 硫酸盐矿物 造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寻源——《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丛书装帧设计自叙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宗湖 《出版广角》 1997年第1期72-73,共2页
众所周知,设计者进行创作,都要经过“综合、归纳、延释”过程。《当代中国画技法·赏析》系列书的设计也不例外。纵观古今同类书籍,其装帧设计可分两大类型:一种为常见的“仿古式”,即以古绫绢。
关键词 装帧设计 中国画技法 中国艺术 设计形式 赏析 寻源 当代中国 丛书 图形 设计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传统是中国画教学的任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孟奇 《艺苑(美术版)》 1986年第3期39-39,共1页
现在大家几乎都承认未来艺术发展的多元化的必然性。所以不管未来有多少元,中国画将面临多么大的冲击,她作为艺术中的一元是少不了的。加上她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根基,至少相当一个阶段,其他绘画品种是难以同她抗衡的。... 现在大家几乎都承认未来艺术发展的多元化的必然性。所以不管未来有多少元,中国画将面临多么大的冲击,她作为艺术中的一元是少不了的。加上她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根基,至少相当一个阶段,其他绘画品种是难以同她抗衡的。在各派艺术理论纷争的今天,拓宽了我们的眼界,自有我们中国画艺术奋斗的天地。忧心忡忡、无所适从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从中国画教学来说,必须明确的是设置这个专业的目的,即最基本的宗旨:就是培养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专门人材。不要担心被人说成是老古董,我们就是专和这种艺术古董打交道的。"发展"也好,"创新"也好,甚至"反传统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人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材料与中国画的创新
20
作者 徐卫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3期12-15,共4页
对于中国画艺术的形式、风格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以往大都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观念方面来考察,却很少有从媒介物——绘画材料的角度去认识,这是一种偏颇。不仅影响了对中国画艺术语言构成的理解,而且更不利于对中国画创新问题的全面认识... 对于中国画艺术的形式、风格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以往大都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观念方面来考察,却很少有从媒介物——绘画材料的角度去认识,这是一种偏颇。不仅影响了对中国画艺术语言构成的理解,而且更不利于对中国画创新问题的全面认识。因此,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绘画材料 国画颜料 现代中国 文人画家 矿物颜料 院体 熟绢 媒介物 油画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