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
2
1
作者
陆信礼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4-57,共4页
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暨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24日至26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60余人,他们围绕...
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暨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24日至26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60余人,他们围绕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成就及中国哲学的重建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汇
中国哲学重建
张岱年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现代新儒家哲学与易学的深度关涉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玉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现代新儒学将儒学加以哲学化的特点之一,是其哲学与易学之间的深度关涉。这种关涉有时是显性的,例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有时是隐性的,例如冯友兰的新理学。其共同点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对《周易》的形而上学化的诠释。这与20世...
现代新儒学将儒学加以哲学化的特点之一,是其哲学与易学之间的深度关涉。这种关涉有时是显性的,例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有时是隐性的,例如冯友兰的新理学。其共同点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对《周易》的形而上学化的诠释。这与20世纪西方思想的去形而上学化趋向形成了鲜明反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去形而上学化就是不可商榷的、而现代新儒家哲学使得中国哲学再次落伍了。但是无论如何,一方面,旧形而上学确实是"无本"(无源)的,其对《周易》的单纯哲学化、形而上学化诠释确实是颇成问题的;另一方面,去形而上学化尽管同样偏颇,然而确实敞开了重新发现本源,从而重新诠释《周易》、重建中国哲学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中国哲学重建
现代新儒家
生活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
2
1
作者
陆信礼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社科部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4-57,共4页
文摘
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暨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24日至26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60余人,他们围绕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成就及中国哲学的重建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汇
中国哲学重建
张岱年先生
Keywords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Master Zhang Dai-nian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现代新儒家哲学与易学的深度关涉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玉顺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研究"(12JJD720004)
文摘
现代新儒学将儒学加以哲学化的特点之一,是其哲学与易学之间的深度关涉。这种关涉有时是显性的,例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有时是隐性的,例如冯友兰的新理学。其共同点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对《周易》的形而上学化的诠释。这与20世纪西方思想的去形而上学化趋向形成了鲜明反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去形而上学化就是不可商榷的、而现代新儒家哲学使得中国哲学再次落伍了。但是无论如何,一方面,旧形而上学确实是"无本"(无源)的,其对《周易》的单纯哲学化、形而上学化诠释确实是颇成问题的;另一方面,去形而上学化尽管同样偏颇,然而确实敞开了重新发现本源,从而重新诠释《周易》、重建中国哲学的可能。
关键词
易学
中国哲学重建
现代新儒家
生活儒学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二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陆信礼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现代新儒家哲学与易学的深度关涉
黄玉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