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哲学史研究必须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评冯友蘭先生《中国哲学史新编》绪言的一个根本问题 |
杨工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64 |
1
|
|
2
|
论冯友兰先生后半生坎坷的哲学道路 |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6 |
0 |
|
3
|
简论冯友兰先生的船山研究 |
王兴国
|
《船山学刊》
CSSCI
|
1996 |
2
|
|
4
|
当代学者的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 |
叶朗
|
《中国文艺评论》
|
2016 |
1
|
|
5
|
冯友兰先生晚年的治学思想 |
刘鄂培
|
《船山学刊》
CSSCI
|
1995 |
0 |
|
6
|
“唤起”、“响应”与“家园”——重返吉大母校志感 |
应奇
|
《哲学分析》
|
2015 |
0 |
|
7
|
世纪圣人的精神遗体──谒冯友兰书 |
夏中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8
|
“阐旧邦以辅新命”的冯友兰 |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6 |
0 |
|
9
|
“冯友兰现象”的最后一幕 |
夏中义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9 |
0 |
|
10
|
感悟分享 |
张海宏
|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
2021 |
0 |
|
11
|
陈来:无极之路 |
王英
|
《国际人才交流》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