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史研究必须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评冯友蘭先生《中国哲学史新编》绪言的一个根本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64年第1期1-26,共26页
【正】 解放以来,特别是从1957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座談会所引起的哲学史方法論的大論战以来,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哲学党性的原理似乎已經得到我国学朮界的公认,在哲学史方法論的討論中已很少再討論这个問題了。 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个... 【正】 解放以来,特别是从1957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座談会所引起的哲学史方法論的大論战以来,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哲学党性的原理似乎已經得到我国学朮界的公认,在哲学史方法論的討論中已很少再討論这个問題了。 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个原理的实質在于它肯定在哲学的領域中,不是唯物主义哲学,就是唯心主义哲学,沒有什么超唯物唯心的或既是唯物又是唯心的哲学。在哲学史研究中坚持这一原理作为指导,就是要坚决彻底地对一切哲学現象,从哲学的学派、发展过程和阶段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者 唯心主义者 唯物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新编 列宁主义 黑格尔哲学 克思主义 哲学体系 相互依存 党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冯友兰先生后半生坎坷的哲学道路
2
《北方论丛》 CSSCI 1996年第3期47-51,共5页
论冯友兰先生后半生坎坷的哲学道路申正冯友兰先生75年哲学生涯,大体可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两条不同的哲学道路。前半生是一条道路,后半生是另一条道路。冯先生后半生哲学道路,可以说是在解放后的歌舞升平盛世度过的,外界看来,... 论冯友兰先生后半生坎坷的哲学道路申正冯友兰先生75年哲学生涯,大体可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两条不同的哲学道路。前半生是一条道路,后半生是另一条道路。冯先生后半生哲学道路,可以说是在解放后的歌舞升平盛世度过的,外界看来,似乎稳定而平静,其实则不然,比起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新编 唯心主义 中国哲学史研究 唯物主义 冯友兰先生 西方哲学史 哲学基本问题 后半生 马克思主义 哲学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冯友兰先生的船山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兴国 《船山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46-52,共7页
1962年冬,冯友兰先生参加了在山东济南召开的孔于学术思想讨论会之后,紧接着又参加了在湖南长沙召开的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长沙会议期间,冯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即他在济南会议期间,对孔于思想唱的是“高调”,而在长沙会... 1962年冬,冯友兰先生参加了在山东济南召开的孔于学术思想讨论会之后,紧接着又参加了在湖南长沙召开的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长沙会议期间,冯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即他在济南会议期间,对孔于思想唱的是“高调”,而在长沙会议上对王船山思想则唱的是“低调”。这种“高调”“低调”之论,既反映了冯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一种反潮流精神,又反映了他对船山思想的独特见解。本文拟对其独特见解,略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冯友兰先生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反道学 中国哲学史新编 王夫之 学术思想 宋明理学 船山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学者的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朗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6期12-15,共4页
今天是张世英先生九十五大寿,又是十卷本《张世英文集》出版,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现处在一个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世英文集》的出版,是张先生对中华文化复兴的重大贡献。在这里,我对张先生的治学和人生的... 今天是张世英先生九十五大寿,又是十卷本《张世英文集》出版,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现处在一个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世英文集》的出版,是张先生对中华文化复兴的重大贡献。在这里,我对张先生的治学和人生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意义谈两点感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世英 当代学者 文化复兴 贺麟 熊十力 中国哲学史新编 朱先生 对我说 乃科 思想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友兰先生晚年的治学思想
5
作者 刘鄂培 《船山学刊》 CSSCI 1995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1949年,我听冯先生(友兰师)讲授《中国哲学史》。此时,芝生师从美国宾州讲学归国不久,新中国已诞生。一边听课,一边课外阅读《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心中萌发出一个疑窦:中国的古典哲学是否从此终结?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新编 太平天国 曾国藩 “修辞立其诚” 冯友兰先生 新理学 哲学体系 《贞元六书》 治学思想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唤起”、“响应”与“家园”——重返吉大母校志感
6
作者 应奇 《哲学分析》 2015年第3期149-156,共8页
规则的合理使用并无规则可循。——康德没有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家园之感是能够自我强加的。——(拟)海德格尔自从1988年那个如哲学"成年礼"般的夏日离开长春,我只在2007年,也就是阔别19年之后的那个夏天,因为"公务"之需回到北国春城... 规则的合理使用并无规则可循。——康德没有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家园之感是能够自我强加的。——(拟)海德格尔自从1988年那个如哲学"成年礼"般的夏日离开长春,我只在2007年,也就是阔别19年之后的那个夏天,因为"公务"之需回到北国春城,回到我梦中的母校。记得当晚我就撇下同事,独自到了理化楼和鸣放宫"凭吊",并在深夜从东中华路搭出租到当年的斯大林大街和斯大林广场还有长春火车站转悠一大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大街 中华路 北国春城 成年礼 高清海 景林 哲学 中国哲学史新编 全国性刊物 哲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圣人的精神遗体──谒冯友兰书 被引量:1
7
作者 夏中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5-85,共21页
关键词 毛泽东 冯友兰 “天地境界” 旧邦新命 抽象继承 圣人情结 中国哲学史新编 知识分子 “王者师” 批林批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旧邦以辅新命”的冯友兰
8
《北方论丛》 CSSCI 1996年第3期43-46,共4页
“阐旧邦以辅新命”的冯友兰潘德荣冯友兰,字芝生,1895年生于河南唐河祁仪镇一书香之家。其父冯台异是清朝戊戌(1898)科的进士,曾任湖北崇阳县知县。1915年考上了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考入美国哥伦比... “阐旧邦以辅新命”的冯友兰潘德荣冯友兰,字芝生,1895年生于河南唐河祁仪镇一书香之家。其父冯台异是清朝戊戌(1898)科的进士,曾任湖北崇阳县知县。1915年考上了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开始系统学习西方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新理学》 中国哲学史新编 人生哲学 上海商务印书馆 《贞元六书》 哲学体系 《新原人》 真际 形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友兰现象”的最后一幕
9
作者 夏中义 《现代中文学刊》 1999年第4期8-13,共6页
人云"知父莫如女",我说"知翁莫如婿"。蔡仲德作为冯友兰之婿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为蔡在冯学研究领域比宗璞多一份沉静或知性,更重要的缘由,还因为蔡是第一个将冯先生的生命历程(1895—1990年)
关键词 冯友兰 天地境界 圣人情结 中国哲学史新编 王船山 哲学体系 孔子 自我 晚年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悟分享
10
作者 张海宏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年第17期192-192,共1页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在这篇文章中,...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在这篇文章中,冯友兰先生首先讲了"青年修养问题"对于国家、民族前途的重要性。紧接着,分五个方面讲了"青少年的修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先生 现代新儒家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新编 修养问题 河南省南阳市 民族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来:无极之路
11
作者 王英 《国际人才交流》 1998年第10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新编 冯友兰先生 张岱年 无极 研究生导师 礼乐文化 宋明理学 哥伦比亚大学 朱子学 哲学博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