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道路”叙事话语的体系建构: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润峰
梁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唯一道路选择。以上基于不同维度分别表达出“中国道路”的基础轨道、文明形态、鲜明底色、发展动力、胸怀天下等核心要义,构成了研究和阐释“中国道路”命题的崭新视角。准确把握上述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有助于站在更宏大的视域中审视和理解“中国道路”命题的多维性、正确性、价值性,从而在有效应对和化解“中国改旗易帜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道路
中国
式现代化
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道路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中国
改革开放
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的生成逻辑和实践意义
被引量:
13
2
作者
殷文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7,134,共10页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把握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生成逻辑,从中国和平发展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尤为重要。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世界和平观的科学指引以及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丰厚滋养。...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把握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生成逻辑,从中国和平发展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尤为重要。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世界和平观的科学指引以及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其核心价值指向就是通过和平发展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大同。贯穿中国和平发展的具体实践的主线,就是在个体、社会、国家和自然生态4个维度上减少乃至消除各种形式的暴力因素,创造性地非暴力地推动冲突转化,进而以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国和平发展实践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和平发展思想,实现了伟大的社会制度变革,丰富了和平文化的意涵,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进程,实现永续和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
积极
和平
冲突转化
中国
式
和平
发展
道路
中国
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外交如何争取国际话语权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义桅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2期60-63,79,共5页
针对中国国际话语权形成的五千年未有之情势、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五十年未有之困境,实现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大复兴、实现中西方的大和解、实现国内外社会的大包容,是中国国际话语权形成之道。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观,以可持续发展视...
针对中国国际话语权形成的五千年未有之情势、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五十年未有之困境,实现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大复兴、实现中西方的大和解、实现国内外社会的大包容,是中国国际话语权形成之道。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观,以可持续发展视野,从理论上阐明中国发展道路(中国模式)及其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和"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成为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话语权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包容性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道路”叙事话语的体系建构: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润峰
梁宵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基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新要求和新挑战研究”(20AZD007)。
文摘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唯一道路选择。以上基于不同维度分别表达出“中国道路”的基础轨道、文明形态、鲜明底色、发展动力、胸怀天下等核心要义,构成了研究和阐释“中国道路”命题的崭新视角。准确把握上述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有助于站在更宏大的视域中审视和理解“中国道路”命题的多维性、正确性、价值性,从而在有效应对和化解“中国改旗易帜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关键词
中国
道路
中国
式现代化
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道路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中国
改革开放
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Keywords
the Chinese path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 path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ath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path of China'speacefuldevelopment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的生成逻辑和实践意义
被引量:
13
2
作者
殷文明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7,134,共10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MLC006)。
文摘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把握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生成逻辑,从中国和平发展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尤为重要。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世界和平观的科学指引以及中国传统和平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其核心价值指向就是通过和平发展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大同。贯穿中国和平发展的具体实践的主线,就是在个体、社会、国家和自然生态4个维度上减少乃至消除各种形式的暴力因素,创造性地非暴力地推动冲突转化,进而以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国和平发展实践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和平发展思想,实现了伟大的社会制度变革,丰富了和平文化的意涵,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进程,实现永续和平发展。
关键词
和平
积极
和平
冲突转化
中国
式
和平
发展
道路
中国
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Keywords
peace
positive peace
conflict transformation
China’s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外交如何争取国际话语权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义桅
机构
同济大学
出处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2期60-63,79,共5页
文摘
针对中国国际话语权形成的五千年未有之情势、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五十年未有之困境,实现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大复兴、实现中西方的大和解、实现国内外社会的大包容,是中国国际话语权形成之道。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观,以可持续发展视野,从理论上阐明中国发展道路(中国模式)及其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和"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成为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突破口。
关键词
国际话语权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包容性崛起
Keyword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road
inclusive rise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道路”叙事话语的体系建构: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
张润峰
梁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的生成逻辑和实践意义
殷文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外交如何争取国际话语权
王义桅
《学术前沿》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