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就 被引量:10
1
作者 方长平 周方银 +2 位作者 卢光盛 刘卿 韩爱勇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5,155,156,共35页
201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构成... 201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构成,十年来,中国周边外交理论不断创新,实践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周边外交的意义从经济、安全考量上升为国家战略,理念从功能合作到感情升华,目标从稳定周边到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目前,国际及中国周边秩序在经历复杂变化,中国相应调整周边外交的政策、主张及措施,在地区秩序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周边外交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东盟成为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周边外交将中亚和东盟确定为两个优先方向,开拓出西亚和太平洋岛国两个新增长点,取得了多层面的进展和突破。为纪念中共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十周年,2023年9月1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论坛》编辑部、国际关系学院组织召开“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就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进行深入交流并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国际论坛》编辑部组织专家撰写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周边外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秩序 东盟 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平崛起与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和新格局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鲁慧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0,共6页
中国的和平崛起始自周边,中国的安全稳定也始自周边。近年来,中国的"周边安全困境"与"周边外交"已成为对外关系的重要基本考量和风险变量因素。新兴大国崛起导致东亚地区秩序调整与国际格局转型,使中国周边领土纠... 中国的和平崛起始自周边,中国的安全稳定也始自周边。近年来,中国的"周边安全困境"与"周边外交"已成为对外关系的重要基本考量和风险变量因素。新兴大国崛起导致东亚地区秩序调整与国际格局转型,使中国周边领土纠纷和海洋权益争端及地区安全稳定问题日趋凸显,造成中国崛起的周边安全困境。中国能否营造一个和平、和睦、合作发展的周边关系及周边稳定环境,中国新一届政府从多层次、立体化、跨时空的视角对中国周边局势做出了基本战略判断,把中国的周边外交新理念浓缩为"亲、诚、惠、容"四字箴言,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中国周边经济合作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国际格局转型 中国周边外交 新理念 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周边外交70年: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4
3
作者 魏玲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1-13,I0001,共14页
中国周边是大国战略博弈和利益交织最为密切的地区,也是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最为凸显的领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周边外交在理念和实践上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既具有内在的继承性,也呈现出鲜明的创新性。从体系观、安全观和秩序观,可以... 中国周边是大国战略博弈和利益交织最为密切的地区,也是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最为凸显的领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周边外交在理念和实践上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既具有内在的继承性,也呈现出鲜明的创新性。从体系观、安全观和秩序观,可以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实践。体系观是对周边国际体系的认知,包括周边在我国外交大局和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安全观是对于我在周边安全利益,以及如何维护和促进周边安全的认知;秩序观是关于构建和维护周边体系的原则和规则的根本看法。“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和“协商合作”是新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体系观、安全观和秩序观,在外交理念和规范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传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周边外交 体系观 安全观 秩序观 继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理念、内涵和实施路径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益波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14,158,159,共17页
进入新时代.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提出了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亚洲安全观、周边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和新思想.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周边外交”这一问题。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强调共商共建和谐周边.... 进入新时代.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提出了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亚洲安全观、周边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和新思想.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周边外交”这一问题。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强调共商共建和谐周边.让地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周边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成为新时代周边外交的主要内涵。“争取良好周边环境”突出中国周边外交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共商共建”强调发挥地区各参与者的主体性和地区内生动力;“让地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突出中国周边外交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源泉;“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则重视制度与观念的创新与引领。这四个内涵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回答了“怎样办周边外交”的重大理论问题。为此中国周边外交实践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战略运筹.强调底线思维和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善于抓主要矛盾,创新和完善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开创了周边外交的新局面.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周边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周边命运共同体 地区公共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解读与思考
5
作者 李巧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116-118,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周边外交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周边外交战略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与时俱进的集体智慧结晶,是在新安全观指导下的新型国家战略。其核心是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在实践中该战略被赋予全局性、灵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周边外交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周边外交战略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与时俱进的集体智慧结晶,是在新安全观指导下的新型国家战略。其核心是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在实践中该战略被赋予全局性、灵活性、机制化等特点。中国周边外交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周边事务充满复杂的理论内涵。韬光养晦求发展,把握机遇谋和平,是中国未来周边外交的总体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周边外交 新安全观 大战略 范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周边外交:多边主义还是双边主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宋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2,共8页
在区域合作战略不断推进、目标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本文试图反思多边主义和双边主义战略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适用性。在中国的区域合作进程起步之时,多边主义为周边战略的展开提供了有用的方法。但是,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挑战的界... 在区域合作战略不断推进、目标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本文试图反思多边主义和双边主义战略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适用性。在中国的区域合作进程起步之时,多边主义为周边战略的展开提供了有用的方法。但是,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挑战的界定不断升级,以及多边主义战略自身所具有局限,双边主义应该成为接下来中国周边外交的主要战略,而夯实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则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周边外交 区域合作 多边主义 双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中国的策略选择——基于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外交关系委员会学者观点的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宋瑞琛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6期57-74,共18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也需要域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美国作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至关重要。通过研究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及外交关系委员会学者的观点发现,美国对&qu...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也需要域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美国作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至关重要。通过研究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及外交关系委员会学者的观点发现,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虽包含一定客观理性的成分,但基于战略谨慎的认知仍占主导地位。目前美国已明确表态愿与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上合作,但其内在动机仍是竞争,意在维护其自身利益及霸权地位。基于此,中国的策略选项包括:构建"中美利益共同体",深化中美"一带一路"对话交流,拓宽美国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渠道,挖掘中美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周边争端,主动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美国认知 亚太再平衡战略 中国周边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盟的国内效应与美菲、美泰关系演变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冰 王彦飞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60,共14页
美国为护持霸权地位,持续强化全球联盟体系。但是在东南亚地区,美菲联盟和美泰联盟的发展趋势却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本文聚焦于联盟关系与小国成员国内政治的互动,提出联盟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小国成员的国内政治,最终通过“捆绑效应”和“... 美国为护持霸权地位,持续强化全球联盟体系。但是在东南亚地区,美菲联盟和美泰联盟的发展趋势却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本文聚焦于联盟关系与小国成员国内政治的互动,提出联盟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小国成员的国内政治,最终通过“捆绑效应”和“脱钩效应”两种机制反作用于联盟关系。具体而言,当联盟合作长期保持紧密时,小国国内会发展出支持联盟的安全利益集团,这股力量会在本国试图推行与联盟相悖的政策时施加阻碍,导致其难以脱离联盟而采取行动,由此构成联盟的“捆绑效应”。与之相对,当联盟关系长期疏远时,小国可能与第三方大国发展经济关系,从而在其国内培育出对第三方大国友好的经济利益集团,这股力量会在大国盟友为打压该第三方大国而试图加强与小国的合作时施加阻碍,导致前者难以按照预期实现联盟合作,由此构成联盟的“脱钩效应”。菲律宾政府难以摆脱美菲联盟的约束,以及美国难以拉拢泰国加入其地区战略布局,分别反映了两种效应的作用过程。关于联盟国内效应的研究拓展了联盟理论,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 美菲联盟 美泰联盟 国内政治 中国周边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五大家园”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9
作者 江时学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5年第16期31-39,共9页
大国与周边如何相处,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命题,折射出大国的世界观、秩序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应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与价值意蕴... 大国与周边如何相处,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命题,折射出大国的世界观、秩序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应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与价值意蕴,增强做好周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建设和平家园,筑牢地区安全基石;建设安宁家园,推动实现长治久安;建设繁荣家园,携手迈向现代化征程;建设美丽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友好家园,密织民心相通纽带,与周边国家共享机遇、共谋发展。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中国与周边国家相向而行、精诚合作,共同应对多边安全、经济、生态及文化交流等挑战,也需要中国主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以务实举措深化周边合作,以人文关怀增进邻里情谊,不断丰富和发展亚洲价值观,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担当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周边国家 周边命运共同体“五大家园”中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