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幻灭意识及其文化根源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晓林 《江淮论坛》 CSSCI 1991年第6期60-66,共7页
卢卡契在《小说理论》中指出,小说渊源于史诗的传统,但在精神特质上又绝不同于史诗,它“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史诗,在这个时代里,生活广阔的包罗万象的整体性已不复存在;在这个时代里,生活的内在意义已成为问题。然而这个时代仍然按照整... 卢卡契在《小说理论》中指出,小说渊源于史诗的传统,但在精神特质上又绝不同于史诗,它“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史诗,在这个时代里,生活广阔的包罗万象的整体性已不复存在;在这个时代里,生活的内在意义已成为问题。然而这个时代仍然按照整体性的方式在思考。”在卢卡契看来,小说是“为神所弃的世界”的史诗。小说中英雄的心理是恶魔式的,小说的客观性在于一种业已成熟的人类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契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小说理论 精神特质 内在意义 文化根源 意识 史诗 客观性 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草蛇灰线”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赟龙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7-72,共6页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好看和耐看有很多原因。《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围城》等小说大量运用了“草蛇灰线”手法,体现了“草蛇灰线”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独特作用:接读人物上场,串连多件事情;使读者形...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好看和耐看有很多原因。《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围城》等小说大量运用了“草蛇灰线”手法,体现了“草蛇灰线”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独特作用:接读人物上场,串连多件事情;使读者形成期待视野;暗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结构技法 草蛇灰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功能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万钧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0-97,共8页
西方小说由诗发展而来,而中国小说极少用诗去写,但有以诗入小说的传统。诗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功能是发展多变的:《三国演义》的诗多用于评论;《水浒传》的诗多用于描写;《金瓶梅》中多用曲辞,多写市井生活;而《红楼梦》中的... 西方小说由诗发展而来,而中国小说极少用诗去写,但有以诗入小说的传统。诗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功能是发展多变的:《三国演义》的诗多用于评论;《水浒传》的诗多用于描写;《金瓶梅》中多用曲辞,多写市井生活;而《红楼梦》中的诗则起着结构小说的重要作用。以诗入小说,是中国小说的独特民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水浒传》 《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游记》 “诗” 《金瓶梅》 神话结构 中国小说 情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诗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万钧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37-44,59,共9页
中国文学以诗入小说的现象可谓源远流长。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就有一些诗歌。在脍炙人口的“瑶池会”中,西王母与穆天子就以诗对答。一个说“将子无死,尚能复来”,一个说“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这个人神恋爱的故事,用诗把男女主人... 中国文学以诗入小说的现象可谓源远流长。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就有一些诗歌。在脍炙人口的“瑶池会”中,西王母与穆天子就以诗对答。一个说“将子无死,尚能复来”,一个说“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这个人神恋爱的故事,用诗把男女主人公依依惜别的感情表现得很真切。《穆天子传》的诗还不只这些,如穆天子的三章“哀民”诗,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很有民歌味。《穆天子传》不妨视为中国文学以诗入小说的滥觞。 魏晋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属“笔”而非“文”,但以诗入小说者亦不少。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中就有不少诗。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中的《金凤辖》末尾引稽康《游仙诗》“翩翩凤辖,逢此网罗”,《紫荆树》引陆机诗句“三荆欢同株”,都是例子。 从唐传奇开始,以诗入小说之风大盛。元稹的《莺莺传》就有5首,男女主人公亦如《穆天子传》以诗传情。不过后来是莺莺被弃另嫁而用诗怨骂张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中国小说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曹雪芹 金瓶梅 情感结构 神话结构 中国文学 《穆天子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结构形态演进轨迹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书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8-43,共6页
小说的结构形态同典型形态、叙事形态一样,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但作为小说的构架,它又有其“个性”发展道路,亦即由线到网,由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本文试图沿着这一过程,寻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结构演进的轨迹。一... 小说的结构形态同典型形态、叙事形态一样,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但作为小说的构架,它又有其“个性”发展道路,亦即由线到网,由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本文试图沿着这一过程,寻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结构演进的轨迹。一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一问世,在结构艺术上就显示出惊人的成熟。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正如同一个健壮、聪慧的婴儿的诞生,与他的遗传基因、孕期营养以及所受“胎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结构形态 演进轨迹 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 结构艺术 水浒传 小说结构 叙事形态 儒林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作附庸为何来?——对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续作现象的探讨
6
作者 叶九如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6期67-69,132,共4页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自《水浒传》之后,开始出现续书。如果说《金瓶梅》尚不能算作续书的话,到了《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荡寇志》)出来,让《水浒传》中全部人物(或未死人物)继续活在他们的笔下,按着这些新作者的意图...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自《水浒传》之后,开始出现续书。如果说《金瓶梅》尚不能算作续书的话,到了《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荡寇志》)出来,让《水浒传》中全部人物(或未死人物)继续活在他们的笔下,按着这些新作者的意图继续演出一出出的活剧,这便是真正的“续作”了。自此后,竞相效尤的各种小说“续作”便源源不断地问世。可以这样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水浒传 续作 续书 红楼梦 短篇小说 荡寇志 文化心理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典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中西长篇小说若干不同特色
7
作者 李万钧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2期56-60,共5页
关键词 中西长篇小说 武侠小说 人物性格 《三国演义》 骑士传奇 中西小说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金瓶梅》 西方小说 中国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典小说中的群体描写
8
作者 姚凤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17-120,共4页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有一批辉映世界文坛的典型人物形象。可是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在把目光汇聚到这些单个人物形象身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物群体的注意。而这些群体形象,正是作者创作重心之所在和艺术才华、美学追求的更高体现...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有一批辉映世界文坛的典型人物形象。可是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在把目光汇聚到这些单个人物形象身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物群体的注意。而这些群体形象,正是作者创作重心之所在和艺术才华、美学追求的更高体现。本文旨在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四部长篇小说为重点,谈谈群体形象塑造这一文学现象。一、群体与倾向文学即“人学”。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可以明显看到以人物群体为中心的创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中国古典小说 群体成员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刘备 人物形象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群体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典”到“奇观”:论“西游”类型片场景审美嬗变
9
作者 王若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8,共5页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核与民族记忆对观众而言有着历久弥新的吸引力。《西游记》题材电影的拍摄在历经近百年的时间跨度中,产生过四次数量与质量的高峰期,与此同时,也伴随着视觉风格与审美观念...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核与民族记忆对观众而言有着历久弥新的吸引力。《西游记》题材电影的拍摄在历经近百年的时间跨度中,产生过四次数量与质量的高峰期,与此同时,也伴随着视觉风格与审美观念的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嬗变 《西游记》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民族记忆 四大名著 文化内核 视觉风格 类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狐文化简论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振星 《齐鲁学刊》 CSSCI 1996年第1期40-42,共3页
中国狐文化简论王振星狐精的故事是一种传统的小说题材,本文试图沿着狐精形象在神话寓言、志怪小说、唐宋传奇和清明小说中的发展迹象,探讨狐精题材作品的文化内涵。在上古,狐狸曾被视为是具有高尚品德并带有灵性的不平常的动物。《... 中国狐文化简论王振星狐精的故事是一种传统的小说题材,本文试图沿着狐精形象在神话寓言、志怪小说、唐宋传奇和清明小说中的发展迹象,探讨狐精题材作品的文化内涵。在上古,狐狸曾被视为是具有高尚品德并带有灵性的不平常的动物。《礼记·檀弓》:"古之人有言曰:'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志怪小说 《搜神记》 《太平广记》 魏晋六朝 狐狸 《醒世姻缘传》 《阅微草堂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审计学院张虹编审简介
11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7年第2期65-65,共1页
南京审计学院张虹编审简介张虹,男,汉族,1935年出生,南通三余人。1959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专科。同年就教于南京艺术学院,后就教于江苏省商业学校、商业专科学校、南京审计学院。现任《审计与经济研究》编辑部编审(... 南京审计学院张虹编审简介张虹,男,汉族,1935年出生,南通三余人。1959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专科。同年就教于南京艺术学院,后就教于江苏省商业学校、商业专科学校、南京审计学院。现任《审计与经济研究》编辑部编审(教授)。曾任教研室主任、科研处副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学院 古典通俗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 南京 明清小说 古籍整理 经济研究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写作研究 语文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