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关系探析 |
李慧杰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2
|
“乐”与中国古典诗学 |
罗婷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1 |
1
|
|
3
|
洛夫与中国古典诗学 |
章继光
|
《中国韵文学刊》
|
2012 |
0 |
|
4
|
中国古典诗学中公私范畴的内涵与特征——以章学诚“言公”论为中心 |
颜庆余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5
|
开放与对话的诗学景观--由《中国新诗总论》谈起 |
卢桢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6
|
古典文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 |
齐凯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0 |
1
|
|
7
|
论感悟的哲学化 |
胡景敏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8
|
“无物之我”与伦理革命——《腊叶》笺释 |
李哲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9
|
禅与个性化创造诗论 |
张晶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5 |
1
|
|
10
|
古诗的理趣 |
雒晓春
|
《写作》
|
2009 |
1
|
|
11
|
开拓唐诗研究的新境界——丁放《唐玄宗与盛唐诗坛》学术研讨会述要 |
汪祚民
卢娇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2
|
也谈审美意象的“比德”说——兼论梁宗岱的诗美学思想 |
张仁香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1 |
0 |
|
13
|
意与境的分合历程 |
张宝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1 |
0 |
|
14
|
审美接受者对作品意义和价值的再创造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5
|
小说意境初探 |
曹学延
|
《大连大学学报》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