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中国古典散文与英美随笔散文的文化特质和审美特征之不同
1
作者 尚华 管晓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X期41-42,共2页
本文以功用和形式大体相当的英美随笔散文和中国古典散文的对比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大量文本细读和文化观念上分析,在论证这两种文体可比性的基础上,说明了英美随笔散文和中国古典散文在历史源流、文体特征、文体地位、发展传统、思考方... 本文以功用和形式大体相当的英美随笔散文和中国古典散文的对比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大量文本细读和文化观念上分析,在论证这两种文体可比性的基础上,说明了英美随笔散文和中国古典散文在历史源流、文体特征、文体地位、发展传统、思考方式以及最终目的这几个方面的不同,并从中分析比较出了英美文学创作与中国古典文学的不同特质,以此概览英美文学的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随笔散文 中国古典散文 文学传统 比较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英译文特点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10-14,共5页
本文从审美沟通的角度,对古典艺术散文英译文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考察和研究,认为古典艺术散文译文应该具有文本性、依附性、独立性和层面性的特点。通过对大量中西译者的译文进行比较和分析,本研究发现:译文具有这四个特点,才能既依附于... 本文从审美沟通的角度,对古典艺术散文英译文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考察和研究,认为古典艺术散文译文应该具有文本性、依附性、独立性和层面性的特点。通过对大量中西译者的译文进行比较和分析,本研究发现:译文具有这四个特点,才能既依附于原文的美学要素和美学效果,传达和表现原文的美,同时又照顾到译文读者的审美接受能力,与读者形成审美关系。这样的译文才有可能与读者达成审美沟通,完成文化交流的使命。分析译文的特点有助于加强对古典艺术散文英译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制定更为有效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 审美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艺术散文英译文的读者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洁 葛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7,共4页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是一种个性的、智慧的、精微的表现艺术,高度的表现性和审美性是其重要特征。由于跨时空、跨语言和跨文化的巨大障碍,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一直是一个难题。从古典艺术散文译文的读者入手,考察可能的读者群范围,对可能的...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是一种个性的、智慧的、精微的表现艺术,高度的表现性和审美性是其重要特征。由于跨时空、跨语言和跨文化的巨大障碍,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一直是一个难题。从古典艺术散文译文的读者入手,考察可能的读者群范围,对可能的读者群作大致的描述和定位,分析这个可能的读者群对古典艺术散文译文的语言期待、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对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策略才能更符合读者的审美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读者虽是翻译的最终环节,但却提前介入到译者的考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 译文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散文的回顾与展望
4
作者 冒炘 庄汉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6,共4页
从新中国诞生始,人们在习惯上把这以后的散文,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中国当代散文,是发轫于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同一流脉上的一种延续和拓展。她基本上承继了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的传统,在散文的功能质方面,在散文应是美文方面,都可... 从新中国诞生始,人们在习惯上把这以后的散文,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中国当代散文,是发轫于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同一流脉上的一种延续和拓展。她基本上承继了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的传统,在散文的功能质方面,在散文应是美文方面,都可以说与中国古典散文、现代散文如出一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散文 作家 现代散文 中国古典散文 回顾与展望 散文 大陆 作品 文以载道 新时期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品:散文嬗变中的新品种 被引量:4
5
作者 邱景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8-29,共2页
中国古典散文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即李健吾所说的“竹简精神”.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是散文的基本形态,所以散文又有“小品”之称.自本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学始,不时可以听到提倡“精短”散文的呼声,而且从者如云... 中国古典散文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即李健吾所说的“竹简精神”.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是散文的基本形态,所以散文又有“小品”之称.自本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学始,不时可以听到提倡“精短”散文的呼声,而且从者如云.散文的“简约”审美规范,在散文创作中似乎已成为牢不可破的正宗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散文 审美规范 散文创作 议论体 余秋雨 中国古典散文 散文发展 中国新文学 史诗意识 中国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小考 被引量:4
6
作者 谭家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87-88,共2页
中国古典散文成熟很早,然而“散文”一词却出现较晚。先秦两汉,文史哲不分家,“文”的概念外延极广,虽然包括但并不等于散文。魏晋南北朝,骈散始分,文笔巽途。“笔”虽有散文之实,却无散文之名。
关键词 散文 吴子良 散文概念 中国古典散文 《文则》 “文” 王若虚 周必大 动宾结构 鹤林玉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韵悠悠扬异域
7
作者 邵璐 杨湘玉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72,共1页
《古文观止》是一部中国历代名篇选本,由清初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编订。选文体裁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辞赋,时间跨度上起东周、下迄明末,共12卷,计222篇。汉英对照《古文观止》(Gems of Classical Chinese Prose)由徐... 《古文观止》是一部中国历代名篇选本,由清初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编订。选文体裁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辞赋,时间跨度上起东周、下迄明末,共12卷,计222篇。汉英对照《古文观止》(Gems of Classical Chinese Prose)由徐华东教授主持编译,于2021年12月由外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首次向英语读者呈现了这部兼具典范性和传承性的中国古典散文精品选集的全貌,为推动中国古典文学进一步走向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散文 《古文观止》 外文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学 出版发行 走向世界 典范性 韵悠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文化苦旅》的文体特征
8
作者 毛宣国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1-13,共3页
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散文的世界似显得格外冷清和沉寂。造成这种状况,有多重原因,其中一重要原因就是对散文文体特征认识的狭隘。最近一两年,人们对散文文体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并在创作中初步显示出来。余秋雨先生的... 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散文的世界似显得格外冷清和沉寂。造成这种状况,有多重原因,其中一重要原因就是对散文文体特征认识的狭隘。最近一两年,人们对散文文体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并在创作中初步显示出来。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就是一个突出代表。本文将简要地谈谈我对《苦旅》文体特征的认识,也许,从中我们会领悟到它对变更我国传统散文文体观念,把握散文文学本性的某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文学 文体特征 《文化苦旅》 理性观照 散文创作 思理 语言结构 中国古典散文 散文体式 文学体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