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类型的演变
被引量:
5
1
作者
齐裕焜
《东南学术》
CSSCI
1993年第5期46-51,60,共7页
说到中国古代小说的演变,应该研究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小说与其它文体,特别是与戏曲的关系,但在这样一篇文章里不能涉及过多的论题,因此,本文只集中论述长篇小说的类型演变。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分类: 从中国古...
说到中国古代小说的演变,应该研究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小说与其它文体,特别是与戏曲的关系,但在这样一篇文章里不能涉及过多的论题,因此,本文只集中论述长篇小说的类型演变。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分类: 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题材和表现方法看,可以分为六大类,每大类中又可分为若干小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类型
中国
古代
小说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类型演变
文言
小说
短篇
小说
白话
小说
表现方法
人情
小说
《金瓶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演进的基本轨迹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稔穰
《齐鲁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95-104,共10页
长篇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个门类。但它的演进线索远不象短篇小说那样单纯、清晰。在品种、类型上,它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等不同的流派、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是单线独进而是多线并驱的。在艺术质量上,...
长篇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个门类。但它的演进线索远不象短篇小说那样单纯、清晰。在品种、类型上,它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等不同的流派、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是单线独进而是多线并驱的。在艺术质量上,除世情小说外,其他流派、系统的作品都没有呈现出由低向高的发展趋势,而往往一个系统的最初的作品也就是它的顶峰。古代长篇小说创作史上的上述特点,给我们总结其艺术发展规律带来很大的困难。笔者认为:就长篇小说各个系统而言,虽然常有艺术质量的逆行、倒退现象,但若将长篇小说视作一个整体,则作为古代人民的精神产品之一,它理应体现出发展演进的规律。如果我们将审视的目光从各个系统转向长篇小说的整体,将各个时期各个系统的代表性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条纵轴上,化复线为单线,则很能显示出艺术方法的发展变化,而且其整体趋势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的。本文就从这个角度抽绎出几个问题,探索古代长篇小说艺术演进的基本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轨迹
我国
古代
封建社会
发展主线
倒退现象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历史记载
统治秩序
农民起义
三国演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结构简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50-55,共6页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中长篇小说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出现的长篇“说话”,它是我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元明之际诞生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最早的长篇小说。明代中叶以后,又相继产...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中长篇小说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出现的长篇“说话”,它是我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元明之际诞生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最早的长篇小说。明代中叶以后,又相继产生了《西游记》和《金瓶梅》两部巨制。上述我国旧说部所称“四大奇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形式
三国演义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我国
古代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网状结构
儒林外史
歧路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伦理特点和发展线索
4
作者
宋克夫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23-28,38,共7页
我国古代,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中国文化心理的特质,这一特质一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同日寸也严密地支配着人们的审美方式,这二者的碰撞给古代长篇小说留下了鲜明的伦理印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产生、发展并取得辉煌成...
我国古代,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中国文化心理的特质,这一特质一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同日寸也严密地支配着人们的审美方式,这二者的碰撞给古代长篇小说留下了鲜明的伦理印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产生、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明清时代,正是伦理观念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如果我们把古代长篇小说放在这广袤的文化背景中,从最能体现这种文化背景特质的伦理角度入手,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方式,审美对象的基本特点作一个宏观的考察,也许能使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线索更加清晰地层现在我们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线索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伦理角度
伦理思想
基本特点
伦理观念
审美方式
社会生活
文化背景
形态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古代累积型集体创作长篇小说之基本特征
被引量:
5
5
作者
徐永斌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长篇小说的四大基本特征:1.不同时期的演化;2.集体创作性;3.主要人物的基本一致性和故事情节的逐渐演化性;4.语言文化的特色。这是区分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和个人创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
个人创作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比较文学角度看中国文学的特质和规律——有关广义文学系统论系列论文之一
6
作者
乔先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2-31,共10页
本文作者近年来致力于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吸收现代系统论成果的基础上,在概括中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的基础上,探索马克思主义狭义文学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并用之于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研...
本文作者近年来致力于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吸收现代系统论成果的基础上,在概括中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的基础上,探索马克思主义狭义文学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并用之于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研究。本文则是作者试图把狭义文学系统论拓展为广义文学系统论,用来从中西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主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和规律。内容有三部分:一、肯定中国文学史宏观研究的必要性、迫切性,肯定众多学术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同时着重对不同意见进行商榷;二、运用文学系统论的理论方法,从中西比较文学角度研究,中国文学主要有哪些特质;三、简略论述中国文学的特质与其发展规律的统一、上述研究对于繁荣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的意义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学史
中国
古代
文学
文学理论批评
文学样式
文学创作
文学角度
资本主义萌芽
批判现实主义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林外史》结构艺术新探
7
作者
楼建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97-99,共3页
《儒林外史》的结构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是独树一帜的,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迄.小说是由一系列“人物传记”排列组合而成的整体,每篇“传记”(即每一段落)以一个或几个人...
《儒林外史》的结构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是独树一帜的,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迄.小说是由一系列“人物传记”排列组合而成的整体,每篇“传记”(即每一段落)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而对于这种“短篇连缀”式的小说,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各个“传记”的排列组合方式.实际上,有的研究者已经指出这一点:“《儒林外史》的结构.包括它的人物和故事的安排次序.它的写法上的某些联系,以及它的总括全书的楔子和尾声,都仍然是表现了作者的匠心的,并非漫不经心之笔.”①然而对书中的“人物和故事的安排次序”.对于一系列“人物传记”的组合方式,目前似乎还无人加以充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结构艺术
杜少卿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排列组合
人物传记
匡超人
组合方式
市井奇人
整齐一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类型的演变
被引量:
5
1
作者
齐裕焜
机构
福建师大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3年第5期46-51,60,共7页
文摘
说到中国古代小说的演变,应该研究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小说与其它文体,特别是与戏曲的关系,但在这样一篇文章里不能涉及过多的论题,因此,本文只集中论述长篇小说的类型演变。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分类: 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题材和表现方法看,可以分为六大类,每大类中又可分为若干小类。
关键词
小说
类型
中国
古代
小说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类型演变
文言
小说
短篇
小说
白话
小说
表现方法
人情
小说
《金瓶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演进的基本轨迹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稔穰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文摘
长篇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个门类。但它的演进线索远不象短篇小说那样单纯、清晰。在品种、类型上,它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等不同的流派、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是单线独进而是多线并驱的。在艺术质量上,除世情小说外,其他流派、系统的作品都没有呈现出由低向高的发展趋势,而往往一个系统的最初的作品也就是它的顶峰。古代长篇小说创作史上的上述特点,给我们总结其艺术发展规律带来很大的困难。笔者认为:就长篇小说各个系统而言,虽然常有艺术质量的逆行、倒退现象,但若将长篇小说视作一个整体,则作为古代人民的精神产品之一,它理应体现出发展演进的规律。如果我们将审视的目光从各个系统转向长篇小说的整体,将各个时期各个系统的代表性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条纵轴上,化复线为单线,则很能显示出艺术方法的发展变化,而且其整体趋势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的。本文就从这个角度抽绎出几个问题,探索古代长篇小说艺术演进的基本轨迹。
关键词
基本轨迹
我国
古代
封建社会
发展主线
倒退现象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历史记载
统治秩序
农民起义
三国演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结构简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逊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50-55,共6页
文摘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中长篇小说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出现的长篇“说话”,它是我国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元明之际诞生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最早的长篇小说。明代中叶以后,又相继产生了《西游记》和《金瓶梅》两部巨制。上述我国旧说部所称“四大奇书”
关键词
结构形式
三国演义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我国
古代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网状结构
儒林外史
歧路灯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伦理特点和发展线索
4
作者
宋克夫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23-28,38,共7页
文摘
我国古代,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中国文化心理的特质,这一特质一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同日寸也严密地支配着人们的审美方式,这二者的碰撞给古代长篇小说留下了鲜明的伦理印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产生、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明清时代,正是伦理观念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如果我们把古代长篇小说放在这广袤的文化背景中,从最能体现这种文化背景特质的伦理角度入手,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方式,审美对象的基本特点作一个宏观的考察,也许能使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线索更加清晰地层现在我们面前。
关键词
发展线索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伦理角度
伦理思想
基本特点
伦理观念
审美方式
社会生活
文化背景
形态构成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古代累积型集体创作长篇小说之基本特征
被引量:
5
5
作者
徐永斌
机构
浙江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文摘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长篇小说的四大基本特征:1.不同时期的演化;2.集体创作性;3.主要人物的基本一致性和故事情节的逐渐演化性;4.语言文化的特色。这是区分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和个人创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
个人创作
基本特征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比较文学角度看中国文学的特质和规律——有关广义文学系统论系列论文之一
6
作者
乔先之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2-31,共10页
文摘
本文作者近年来致力于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吸收现代系统论成果的基础上,在概括中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的基础上,探索马克思主义狭义文学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并用之于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研究。本文则是作者试图把狭义文学系统论拓展为广义文学系统论,用来从中西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主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和规律。内容有三部分:一、肯定中国文学史宏观研究的必要性、迫切性,肯定众多学术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同时着重对不同意见进行商榷;二、运用文学系统论的理论方法,从中西比较文学角度研究,中国文学主要有哪些特质;三、简略论述中国文学的特质与其发展规律的统一、上述研究对于繁荣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的意义等问题。
关键词
中国
文学史
中国
古代
文学
文学理论批评
文学样式
文学创作
文学角度
资本主义萌芽
批判现实主义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林外史》结构艺术新探
7
作者
楼建平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97-99,共3页
文摘
《儒林外史》的结构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是独树一帜的,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迄.小说是由一系列“人物传记”排列组合而成的整体,每篇“传记”(即每一段落)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而对于这种“短篇连缀”式的小说,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各个“传记”的排列组合方式.实际上,有的研究者已经指出这一点:“《儒林外史》的结构.包括它的人物和故事的安排次序.它的写法上的某些联系,以及它的总括全书的楔子和尾声,都仍然是表现了作者的匠心的,并非漫不经心之笔.”①然而对书中的“人物和故事的安排次序”.对于一系列“人物传记”的组合方式,目前似乎还无人加以充分的探讨.
关键词
《儒林外史》
结构艺术
杜少卿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排列组合
人物传记
匡超人
组合方式
市井奇人
整齐一律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类型的演变
齐裕焜
《东南学术》
CSSCI
199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演进的基本轨迹
张稔穰
《齐鲁学刊》
CSSCI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结构简论
孙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伦理特点和发展线索
宋克夫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中国古代累积型集体创作长篇小说之基本特征
徐永斌
《江淮论坛》
CSSCI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比较文学角度看中国文学的特质和规律——有关广义文学系统论系列论文之一
乔先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儒林外史》结构艺术新探
楼建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