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易经》卦爻辞的诗性阐释──中国古代诗歌之起源 |
陈良运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2
|
中国古代诗歌用典的符号学分析 |
曾小月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3
|
论中国古代诗歌的交际性传统 |
顾友泽
袁昕澄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4
|
专题重构 在守正中创新——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为例 |
赵清林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5
|
化个为类 以点带面——《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浅见 |
褚树荣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8 |
3
|
|
6
|
贴近诗学本质 开拓新的研究空间——评《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发展》 |
朱玉麒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7
|
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及时行乐”主题 |
陈斌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5
|
|
8
|
从信息论看中国古代诗歌 |
雷学军
|
《江汉论坛》
|
1986 |
1
|
|
9
|
因“文”施教,重在感悟——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 |
杨桦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7 |
2
|
|
10
|
从《春江花月夜》诗的形式演变谈中国古代诗歌形式与音乐的关系 |
高云光
|
《人文杂志》
|
1983 |
3
|
|
11
|
寓目既博 赏心亦当——王士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论评 |
刘守安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12
|
知难而进的探索——读王德明教授《中国古代诗歌情景关系研究》 |
李子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3
|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情爱世界》评介 |
陈东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4
|
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古代诗歌的影响 |
熊笃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5
|
意象时代的中国现代诗歌 |
鲍昌宝
康莉蓉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6
|
技艺与言志:中国诗歌的用事准则论及其禅学内涵 |
马强才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7
|
中国古代无史诗公案求解 |
程相占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8
|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古典诗歌意象艺术 |
王泽龙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7
|
|
19
|
中国古代儿童诗浅探 |
高帆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8
|
|
20
|
20世纪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的回眸 |
王泽龙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