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似与非似”:以西方为参照系的中国古代绘画光影研究
1
作者 施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将西方绘画作为参照系,从整体意义上梳理了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光影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似与非似"。为了厘清此间关系,将光影分为"光"与"影"的范畴进行深入讨论,认为中国古代绘画多只实现其中一个范畴,在... 本文将西方绘画作为参照系,从整体意义上梳理了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光影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似与非似"。为了厘清此间关系,将光影分为"光"与"影"的范畴进行深入讨论,认为中国古代绘画多只实现其中一个范畴,在光影的表现上相比西方绘画则有模糊性和恒常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绘画光影研究 物象 模糊性 恒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研究对中国绘画史研究的意义——评张建军《中国古代绘画的观念视野》
2
作者 陈振濂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绘画 观念研究 张建军 意义 中国 哲学性 视觉性 精神性 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剑华中国绘画史论研究的成就与特点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池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6,39,共8页
俞剑华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的学术成果集中体现在对中国绘画理论、中国绘画史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画论、画史的注释注解和研究之中。他的专著《国画研究》、《中国绘画史》,是20世纪上半叶两部有关中国绘画理论和绘画史... 俞剑华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的学术成果集中体现在对中国绘画理论、中国绘画史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画论、画史的注释注解和研究之中。他的专著《国画研究》、《中国绘画史》,是20世纪上半叶两部有关中国绘画理论和绘画史的重要著作,前者包含了对国画问题的深刻见解,后者则是现代形态新的中国绘画通史的代表。他的《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中国画论选读》《石涛画语录注译》等,为整理、注译、研究中国古代画论、画史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剑华 国画研究 中国绘画 中国古代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季迁藏中国古代绘画 被引量:2
4
作者 白谦慎 《中国书画》 2014年第1期4-7,共4页
1991年春,由王方宇先生和业师班宗华教授策划的“荷园主人:八大山人的生平和艺术展”在美国耶鲁大学美术馆举行。王方宇先生亲临开幕式自不待言,著名的华人收藏家王季迁先生和翁万戈先生也到场了。开幕式的酒会上,班先生致辞,言辞... 1991年春,由王方宇先生和业师班宗华教授策划的“荷园主人:八大山人的生平和艺术展”在美国耶鲁大学美术馆举行。王方宇先生亲临开幕式自不待言,著名的华人收藏家王季迁先生和翁万戈先生也到场了。开幕式的酒会上,班先生致辞,言辞虽短,但至今令人记忆犹新。班先生热情赞扬了王季迁、王方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耶鲁大学 中国古代绘画 艺术史研究 私人收藏 八大山人 开幕式 美术馆 艺术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视域下高居翰的中国画研究——评《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集》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天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纵观世界艺术史研究就会发现很多西方学者钟情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美国著名学者高居翰就是一位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史的专家学者。他2014年2月病逝于美国加州,这位西方艺术理论家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成果颇丰,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领... 纵观世界艺术史研究就会发现很多西方学者钟情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美国著名学者高居翰就是一位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史的专家学者。他2014年2月病逝于美国加州,这位西方艺术理论家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成果颇丰,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领域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对中国元明清绘画理论研究非常深入,他重构的后期中国绘画史对东西方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高居翰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非常感兴趣,中国古代艺术作为世界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蕴含着特有的生命力,其中所包含着的深邃思想和美学意蕴,都令中外许多学者为之痴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绘画 中国美术史 高居翰 中国艺术史 中国研究 绘画理论 西方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绘画研究报刊文章编目(1949—1979)
6
作者 温肇桐 《南艺学报》 1979年第2期118-134,共17页
古代绘画,是我国民族美术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建国三十年来,全国美术工作者,进行了大量挖掘、整理、考证、介绍、讨论、研究、分析和批判工作,写成了许多文章,现将这些文章分类编目,供美术工作者参考。读者如发现有遗漏,以及编排上欠... 古代绘画,是我国民族美术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建国三十年来,全国美术工作者,进行了大量挖掘、整理、考证、介绍、讨论、研究、分析和批判工作,写成了许多文章,现将这些文章分类编目,供美术工作者参考。读者如发现有遗漏,以及编排上欠妥处请来信见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丛刊 《光明日报》 中国画论 徐邦达 新民晚报 美术研究 画家 美术家 中国古代绘画 国画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绘画研究报刊文章编目
7
作者 温肇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79年第2期118-134,共17页
古代绘画,是我国民族美术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建国三十年来,全国美术工作者行了大量挖掘、整理、考证、介绍、讨论、研究、分析和批判工作,写成了许多文章,现将这些章分类编目,供美术工作者参考。读者如发现有遗漏,以及编排上欠妥处请... 古代绘画,是我国民族美术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建国三十年来,全国美术工作者行了大量挖掘、整理、考证、介绍、讨论、研究、分析和批判工作,写成了许多文章,现将这些章分类编目,供美术工作者参考。读者如发现有遗漏,以及编排上欠妥处请来信见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丛刊 参考资料 《光明日报》 参考材料 中国画论 徐邦达 美术研究 新民晚报 美术家 画家 中国古代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蒋孔阳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怀义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9期21-25,共5页
蒋孔阳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先秦音乐美学、中国绘画美学和唐诗美学等三个方面。在研究先秦音乐美学的过程中,蒋孔阳以"和"、"礼"等核心概念为统领,将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统一起来,总结了先秦音乐美学思想... 蒋孔阳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先秦音乐美学、中国绘画美学和唐诗美学等三个方面。在研究先秦音乐美学的过程中,蒋孔阳以"和"、"礼"等核心概念为统领,将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统一起来,总结了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点;在中国绘画美学研究方面,蒋孔阳以动态、历史和比较为视角,考察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特点,凸显了中国古代绘画美学的主体特征和整体意蕴;在唐诗美学研究方面,蒋孔阳将文学赏析和理论概括相结合,将唐诗与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概括了唐诗的音乐美、意境美和个性美及其本体性质。蒋孔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具有中西比较的宏观视野,其方法论价值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蒋孔阳 音乐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绘画 美学研究 绘画美学 思想统一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持人语
9
作者 邵军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4,共1页
“画学”一词是我国古代对绘画研究相关学问的总称,它包涵了关于绘画史传、品评、理法、著录、技法等各种理论和知识,是超越了绘画形迹的理论性学问,也是自宋代以来的绘画著述中使用颇为广泛的专有名词。用“画学”一词来作为中国古代... “画学”一词是我国古代对绘画研究相关学问的总称,它包涵了关于绘画史传、品评、理法、著录、技法等各种理论和知识,是超越了绘画形迹的理论性学问,也是自宋代以来的绘画著述中使用颇为广泛的专有名词。用“画学”一词来作为中国古代绘画诸多学科研究的总名称,阮璞先生认为“没有比沿用‘画学’这个早已约定俗成的现成名目更为合适的了”(《<画学丛证>缘起》)。阮璞先生在中国古代画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高度成就以及其在研究思想方法方面的鲜明特色,无不给予后来的学者深深的启示,并沿着先生所开辟的中国古代画学研究之路不断开拓进取,取得新的成就。“百年阮璞·古代画学研究”专栏的开设,旨在发扬光大先生的学问精神,在中国古代画学研究领域不断推陈出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绘画 画学 绘画研究 专题 多学科研究 专有名词 约定俗成 鲜明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论画
10
作者 卜寿珊 毕斐(译)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5-69,共5页
“苏轼论画”,选自《中国文人论画》第二章。苏轼是对中国早期美术文献贡献卓著的作家之一。这篇文章论及苏轼对文人画家之地位的确立,以及文人画所强调的自然和以“艺”致“道”等观念。译文标题为译者所加。感谢卜寿珊教授惠允发表。
关键词 苏轼论 Chinese 中国古代绘画 美术文献 PRESS Mass 中国早期 文人画家 美国学者 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一原作品
11
作者 范迪安 《中国艺术》 2011年第3期14-15,共2页
刘一原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42年7月生于武汉市。17岁即以仿制中国古代绘画为职业。1979年考取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执教山水画和花鸟画,并从事现代水墨艺术的探索与研究。现潜心致力... 刘一原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42年7月生于武汉市。17岁即以仿制中国古代绘画为职业。1979年考取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执教山水画和花鸟画,并从事现代水墨艺术的探索与研究。现潜心致力于"心象风景"创作。出版《心象风景——刘一原水墨艺术1986-2008》(人民美术出版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美术出版社 原作品 中国画专业 中国古代绘画 美术学院 水墨艺术 文史研究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思胜与现代文人画
12
作者 郑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9年第2期75-77,共3页
一、古今文人画之异同 中国文人画创作思想的根本特征为遣兴抒怀,并往往与命运的坎坷、仕途的失意相联系.业余遣兴、发泄胸中逸气,竟然成为中国绘画史之主流而名家辈出,是世界绘画史上的特异现象.究其原因,乃由于中国文人具有广博的学... 一、古今文人画之异同 中国文人画创作思想的根本特征为遣兴抒怀,并往往与命运的坎坷、仕途的失意相联系.业余遣兴、发泄胸中逸气,竟然成为中国绘画史之主流而名家辈出,是世界绘画史上的特异现象.究其原因,乃由于中国文人具有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有天禀的美性思维、深厚的书法功底.文人画家所欠缺者一般是造型能力,而艺术的最高境界恰恰并不追求外表的形似.这里,文人画家又等于化短为长.故而魏晋南北朝以降直至清代的中国绘画史几乎是一部文人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人画 中国文人画 文人画家 中国绘画 古代文人 中国 魏晋南北朝 创作思想 研究 现代院体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