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献之溯源、流布与影响(1736-1921)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烟朦 孙显斌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149,共9页
文章基于甄选的《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选目,梳理1921年前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早期英译文献。根据爬梳到的36种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55部英译文献,相关英译肇始于1736年,翻译重心呈现出从注重科学性到人文性,再到科学性的回归,又表征为... 文章基于甄选的《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选目,梳理1921年前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早期英译文献。根据爬梳到的36种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55部英译文献,相关英译肇始于1736年,翻译重心呈现出从注重科学性到人文性,再到科学性的回归,又表征为版本考究不足、传教士译者主导、在中国与英国及其殖民地集中出版的特征。这些英译文献助推了欧洲近代科学和社会变革、东学西渐和英美汉学的发展,为李约瑟及其之后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者提供了知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 英译文献 溯源 流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性峰 王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8-78,共11页
当前语境下,国家大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是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将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视为一个整体,作科学系统的研究。本文依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事实、翻译学的发展规... 当前语境下,国家大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是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将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视为一个整体,作科学系统的研究。本文依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事实、翻译学的发展规律及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尝试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论、目的论以及应用论等方面构建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理论框架,助推中国优秀古代科技文化有效地“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 翻译研究 理论框架 中国传统文化外译 “走出去”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