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目录学学术价值之反思 被引量:6
1
作者 傅荣贤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51,共5页
本文反省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基本旨趣的中国古代目录在具体学术考辨中的缺陷,重点指出,古代书目囿于"著录一批文献"的刻板形式,与它所反映的学术之间并不存在严谨的并列关系,两者之间只是点与面的对应,目录... 本文反省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基本旨趣的中国古代目录在具体学术考辨中的缺陷,重点指出,古代书目囿于"著录一批文献"的刻板形式,与它所反映的学术之间并不存在严谨的并列关系,两者之间只是点与面的对应,目录在考辨学术时的错位甚至无能随处可见。此外,古代目录通过文献整序实现对学术的反思,作为反思结果的目录系统又会反过来影响学术的接受和认识,目录对于学术的这种反作用尚未引起足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目录学 学术价值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本位视域下的古典目录学理论建构——傅荣贤《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读后 被引量:2
2
作者 温庆新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以"回归民族文化本位和自我身份立场"为编纂指导,从中国古代目录产生与衍变的"历史语境"切入,深入分析中国古代目录的内容旨趣、形式结构、文献标引、文献组织等内容,试图揭示中国古代目...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以"回归民族文化本位和自我身份立场"为编纂指导,从中国古代目录产生与衍变的"历史语境"切入,深入分析中国古代目录的内容旨趣、形式结构、文献标引、文献组织等内容,试图揭示中国古代目录兼具知识论与价值论的双重本质,从而建构民族文化本位视域下的古典目录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本位 中国古代目录学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之我见 被引量:5
3
作者 傅荣贤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
迄今为止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方法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本文在反思的层次上 。
关键词 中国古代目录学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端临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贡献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振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6-,45,共2页
马端临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贡献刘振华马端监(1254-1323)字贵与,宋未元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元灭南宋后,端临拒绝元廷的多次诏请,隐居不仕,以保存故国文献为己任,倾全力于历代典章制度等的研究,用20余年的时... 马端临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贡献刘振华马端监(1254-1323)字贵与,宋未元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元灭南宋后,端临拒绝元廷的多次诏请,隐居不仕,以保存故国文献为己任,倾全力于历代典章制度等的研究,用20余年的时间,至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目录学 马端临 辑录体 《文献通考·经籍考》 “互著” 《郡斋读书志》 《隋书·经籍志》 《七志》 四部法 《直斋书录解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的学术创新
5
作者 唐黎明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6,共6页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以学术创新为导向,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研究专著。书中的学术创新既包括言说对象的创新,也包括言说内容的创新。前者体现在积极发现未被学界当作问题进行有意识研究的内容,如对古代书目分类线性次序的分析、对同一...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以学术创新为导向,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研究专著。书中的学术创新既包括言说对象的创新,也包括言说内容的创新。前者体现在积极发现未被学界当作问题进行有意识研究的内容,如对古代书目分类线性次序的分析、对同一类目中典型文献和非典型文献的区隔;后者体现在对固有问题的重新解读,如对刘向叙录"上行文书"性质的定位、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义的重新界定等。而无论何种创新,都以古代目录和传统文化的互相映照和彼此对读为前提,因而应该说,《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是一部基于传统文化的对古代目录学学理体系进行解构和重建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荣贤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 目录学 学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中国目录学史》 被引量:1
6
作者 傅立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16-117,共2页
1992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乔好勤先生积10年之功力撰成的专著《中国目录学史》。该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引起了港台出版发行界有关人士的重视。乔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社会效应?我们不妨从其理论和方法上的成就... 1992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乔好勤先生积10年之功力撰成的专著《中国目录学史》。该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引起了港台出版发行界有关人士的重视。乔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社会效应?我们不妨从其理论和方法上的成就与特色方面来寻找答案。通读全书,发现乔著的第一个特色是创造性的见解和真知灼见颇多。该书善于在指出前人失误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譬如,过去人们常根据《隋志》的一些评述,如“世相祖述,无所变革”等,就断定魏晋南北朝目录学“发展缓慢”,处于低谷。乔著不为成见所囿,大胆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目类型,书目体例、书目分类都有所创新和变革,目录学思想也极其活跃,它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时期 集大成 中国古代目录学 书目分类 目录学思想 出版发行
全文增补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目录学研究的正确指导
7
作者 曾主陶 《图书馆论坛》 1988年第2期15-17,9,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能帮助我们认识错综复杂的事物,能为目录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所以有的学者把它作为目录学的基础理论,是可以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目录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能帮助我们认识错综复杂的事物,能为目录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所以有的学者把它作为目录学的基础理论,是可以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目录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们懂得,目录学所研究的书目运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书目运动的客观存在,使目录学研究者们有可能找到固定的研究对象,也是目录学成为一门真正科学的依据。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如此纷繁复杂的书目现象,是书目运动本质的反映。书目运动的本质和书目运动的规律性完全是等同概念。这种规律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受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古代目录学 目录学研究 基础理论 书目工作 运动规律 运动本质 表现形式 信息理论 规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仆及其《兵录》
8
作者 柏森 山岩 《图书与情报》 1983年第4期89-,32,共2页
研究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论著,大都提到杨仆的《兵录》,认为它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完整目录形式的兵书目录。至于杨仆其人,则介绍得很少。杨仆(生卒年不详),宜阳(今陕西弘农)人。唐文宗开成四年(839)。
关键词 中国古代目录学 李商隐 目录形式 生卒年 兵书 南越 唐文宗 汉武帝 赵佗 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