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的矿物加工技术——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淀佐 姚国成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4期9-13,共5页
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矿物加工技术,包括早期的石器和陶瓦制作,中国先民使用矿物制作器件,古代铁矿的矿冶加工利用,古代的湿法提铜,古代重选淘洗技术的使用和记述,古代的浮选技术,古代铜、铁矿冶生产规模等;也简要阐述了近现代中国选矿工业... 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矿物加工技术,包括早期的石器和陶瓦制作,中国先民使用矿物制作器件,古代铁矿的矿冶加工利用,古代的湿法提铜,古代重选淘洗技术的使用和记述,古代的浮选技术,古代铜、铁矿冶生产规模等;也简要阐述了近现代中国选矿工业的兴起与科技发展,总结归纳了现代矿物加工科学技术的创新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的矿物加工技术 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金矿物的鉴定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本珊 王根元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7年第1期73-81,共9页
人类使用黄金的年代很早,主要的金矿物——自然金是人类最早从自然界发现的矿物之一。在我国,人们认识并利用黄金的年代至迟始于夏代。我国古代采用金银作为货币的制度,司马迁的《史记》推源到夏虞以前,即公元前2000—3000年间,《史记&#... 人类使用黄金的年代很早,主要的金矿物——自然金是人类最早从自然界发现的矿物之一。在我国,人们认识并利用黄金的年代至迟始于夏代。我国古代采用金银作为货币的制度,司马迁的《史记》推源到夏虞以前,即公元前2000—3000年间,《史记·平准书》中有"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的记载,并明确指出:"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集解》引《汉书音义》曰:"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鉴定技术 自然金 我国古代 黄铁矿 中国古代 黄金 现代矿物 银金矿 试金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肉类加工著述略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锡铎 《肉类研究》 2005年第9期7-11,共5页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没有饮食,人类就不可能存在。因此,研究人类文明史,就不可能忽略饮食文化。而中国饮食文化,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堪称中国文化史上一颗最值得骄傲的璀灿明珠。中国肉类加工技术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没有饮食,人类就不可能存在。因此,研究人类文明史,就不可能忽略饮食文化。而中国饮食文化,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堪称中国文化史上一颗最值得骄傲的璀灿明珠。中国肉类加工技术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又是世界肉类加工文化百花园中最绚丽的奇葩。本文试从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全面介绍我国古代肉类加工与技术古藉,以全面系统地展示民族历史风采,以励后人,进一步明确我国肉类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肉类加工 饮食文化 保鲜技术 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旋压技术应用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适先 熊宪明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5年第4期342-344,391,共4页
普通旋压,又称擀形,是一种使薄壁迴转体零件成形的工艺方法。此法的操作方式是使板料或预制坯随芯模旋转,借擀棒或旋轮将坯料成形或光整校形(图1)。由于旋压技术所需工艺设备较为简单,生产准备周期较短和便于更换品种,
关键词 旋压技术 中国古代 旋压加工 技术应用 光整 零件成形 普通旋压 工艺设备 工艺方法 尺寸简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种无损测试技术综合研究中国古代玉器 被引量:1
5
作者 谷娴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2期7-8,共2页
过去十年里,无损测试技术研究古代玉器主要着重于矿物鉴定、玉石来源、加工工艺、加热处理和埋藏变化的分析。本实验样品的挑选以颜色为基础,从半透明的白色到近乎黑色。包括七块现代已知产地来源的透闪石样品,以及芝加哥艺术学院博物... 过去十年里,无损测试技术研究古代玉器主要着重于矿物鉴定、玉石来源、加工工艺、加热处理和埋藏变化的分析。本实验样品的挑选以颜色为基础,从半透明的白色到近乎黑色。包括七块现代已知产地来源的透闪石样品,以及芝加哥艺术学院博物馆收藏的三件古代玉器(一件象牙白色新石器时代玉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玉器 测试技术 技术综合 中国 利用 新石器时代 加工工艺 加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茶叶贮藏技术考略 被引量:3
6
作者 胡长春 《农业考古》 1994年第2期259-262,共4页
我国古代茶叶贮藏技术考略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胡长春古人饮茶,着眼于一个"品"字,但茶叶的采制,岁有定时,非随时随地可得而尝之。如果对茶叶保存不善,致使其真味尽失,那么,即使是最上等的极品茶,也无法从品饮中体味到优雅情趣,... 我国古代茶叶贮藏技术考略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胡长春古人饮茶,着眼于一个"品"字,但茶叶的采制,岁有定时,非随时随地可得而尝之。如果对茶叶保存不善,致使其真味尽失,那么,即使是最上等的极品茶,也无法从品饮中体味到优雅情趣,获得精神享受和美感。这就涉及到成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技术 我国古代 贮藏方法 《茶录》 《茶经》 中国茶文化 加工工艺 明清时期 茶方 贮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农业科学
7
作者 冉隆松 《生物学教学》 1995年第1期41-41,共1页
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需向学生讲授我 国先进丰富的古代农业科学成就。这对于加强 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提 高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大有帮助的。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生物学 古代农业 农业生产技术 《夏小正》 农产品加工 科学成就 《南方草木状》 民族自豪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统粮食科学技术的量化考察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汪大器 张聚元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对我国古代粮食科学技术分别从粮食储藏、粮食加工、食品加工和造曲酿酒等四方面进行了量化考察,并作了综合分析,确认量化程度由高到低的序列为:造曲酿酒——食品加工——粮食加工——粮食储藏。在量化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古... 本文对我国古代粮食科学技术分别从粮食储藏、粮食加工、食品加工和造曲酿酒等四方面进行了量化考察,并作了综合分析,确认量化程度由高到低的序列为:造曲酿酒——食品加工——粮食加工——粮食储藏。在量化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古代粮食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教训是,在已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没有从“数量化”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因而没有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使得已有的科学技术成就无法突破并继续提高。文章最后指出了古代粮食科学技术未能实现数学化的三条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粮食科学技术 考察 数量化 中国 粮食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未来碳酸钙工业前景光明
9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1-51,共1页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未来碳酸钙工业前景光明,其理由有3个。第一,地球中最丰富的矿产资源即是石灰石。目前全球碳酸钙的生产,不论合成的或天然矿物加工的工业碳酸钙产品,以生命全循环的观点来分析,是始于碳酸钙、终于碳酸钙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未来碳酸钙工业前景光明,其理由有3个。第一,地球中最丰富的矿产资源即是石灰石。目前全球碳酸钙的生产,不论合成的或天然矿物加工的工业碳酸钙产品,以生命全循环的观点来分析,是始于碳酸钙、终于碳酸钙的,理论上不会对生态造成人为改变,符合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新潮流。因此,碳酸钙工业在21世纪仍将持续发展。第二,高新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为碳酸钙高技术附加价值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可靠手段。环保、绿色世界的大趋势为新型碳酸钙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工业 工业前景 中国 高新技术 矿产资源 矿物加工 产业发展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