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爱情诗翻译选本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1
作者 李松 舒萌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近两百年以来西方世界翻译和出版了不少中国古代爱情诗。西方编选者以自己的诗学标准对中国诗歌文本进行选择、翻译和阐释,以翻译选本的方式呈现,使其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爱情诗翻译选本在西方世界的译介、传播和接受涉及如... 近两百年以来西方世界翻译和出版了不少中国古代爱情诗。西方编选者以自己的诗学标准对中国诗歌文本进行选择、翻译和阐释,以翻译选本的方式呈现,使其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爱情诗翻译选本在西方世界的译介、传播和接受涉及如下问题:输入者的时代环境、编选者的情感差异、接受者的美学取向、中西方的伦理歧异以及不同文化系统的性别认同。分析编选者主体对中国古代爱情诗的阐释依据,剖析具体文学文本与文化现象背后的跨文化传播机理,可以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阐释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爱情诗 翻译选本 性别认同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犀一点情无限 蓬山万重梦难圆——论中国古代爱情诗的缺憾美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4-118,共5页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然而,在我国“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时代,爱情从未获得过应有的地位,反映爱情的诗歌也因此受压抑被扭曲。“男弱女强”的爱情模式,“男子作闺音”的主体错位,“好梦难圆”的悲剧情...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然而,在我国“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时代,爱情从未获得过应有的地位,反映爱情的诗歌也因此受压抑被扭曲。“男弱女强”的爱情模式,“男子作闺音”的主体错位,“好梦难圆”的悲剧情结,这些独有的特征为我国古代爱情诗带来一种特有的缺憾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爱情诗 爱情模式 主体错位 悲剧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