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19,共7页
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类型、整体直觉感悟的思维方式、以道为根本的哲学观念、方块字这一传承工具,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了鲜明的特殊性。正是这种文化上的特殊性,从根本上造就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独具特色的基本形态。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特殊性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文艺理论中“虚静”范畴的哲学探赜
2
作者 韩聃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3-206,共4页
"虚静"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理论中颇具特色。它具有中国古典美学中特有的整体直觉思维特征。"虚静"的深刻意义在于:老子、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 "虚静"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理论中颇具特色。它具有中国古典美学中特有的整体直觉思维特征。"虚静"的深刻意义在于:老子、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他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道",从而使虚静、本、道、自然、天道无为一脉相承,浑然一体。虚静本作为体道的人格修养功夫出现,但对后来的文艺创作主体却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静 体道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标准中国范式之刍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巍 李诺亚方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文学批评的内涵是批评者基于个人的前经验对文本进行体验性理解,基于自身的理论素养,对文本中的价值、意义进行识别和判断的过程。它作为运动性美学活动和批判性反思活动,对文艺创作具有指引和疏导的作用。在整体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中国... 文学批评的内涵是批评者基于个人的前经验对文本进行体验性理解,基于自身的理论素养,对文本中的价值、意义进行识别和判断的过程。它作为运动性美学活动和批判性反思活动,对文艺创作具有指引和疏导的作用。在整体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中国文学批评标准有其独特范式,同时也处于有待建立和完善的重要阶段。文学批评的中国范式首先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长期以来,西方文艺理论占据着现代文艺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的主导地位。相比之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现当代文艺理论思想略显黯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艺理论 文艺创作 中国范式 文学批评标准 文学评价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批判性反思 体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动态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志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144,共4页
意境是一个由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的整体,同时,意境又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作为过程,意境随每一个子系统(即意境再生状态)的生成而发展、丰富;每一个子系统的生成则是从创作到文本到接受的过程。意境子系统的生成过程,是原初状态、静... 意境是一个由各要素相互关联构成的整体,同时,意境又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作为过程,意境随每一个子系统(即意境再生状态)的生成而发展、丰富;每一个子系统的生成则是从创作到文本到接受的过程。意境子系统的生成过程,是原初状态、静态、再生状态三种状态的历时态集合;对于作品的意义系统而言,这又形成一个共同的意义空间,使各个子系统构成一个具有丰富意义的有机的整体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古典诗歌 意境 原初状态 静态 再生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