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文化史刍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向仍旦 《文史哲》 1984年第4期29-33,共5页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不仅国人引以自豪,也使国际友人为之惊叹。然而对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在相当长时期内我们未予重视。所以《文史哲》今年第一期刊登一组研究中国文化史的文章,颇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把我的一些粗浅想...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不仅国人引以自豪,也使国际友人为之惊叹。然而对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在相当长时期内我们未予重视。所以《文史哲》今年第一期刊登一组研究中国文化史的文章,颇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把我的一些粗浅想法谈出来,也算是参加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史 文化影响 中国文化史 国际友人 中外文化交流 文史哲 中国民族文化 共同心理素质 中国通史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东方的神秘——评《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
2
作者 阳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58-159,共2页
不管你承认还是否认,现代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剧烈撞击使得当代中国人大都有心灵四处漂泊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心灵的深处甚至是无意识层。淡淡的失落感也许是那些走向崭新文化空间的人们无法回避的普遍心态吧。我们走向怎样的... 不管你承认还是否认,现代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剧烈撞击使得当代中国人大都有心灵四处漂泊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心灵的深处甚至是无意识层。淡淡的失落感也许是那些走向崭新文化空间的人们无法回避的普遍心态吧。我们走向怎样的新文化?大多数有着忧患意识的中国人不能不思索这样的问题。于是,活跃的思想界中,一场关乎中屡向何处去的大讨论应运而生了。有人提出,倘若中国要完成向着现代化的转变,就必须彻底抛却中国的旧有文化。又有人认为,只须在传统中吹进些新鲜的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史 文化 中国本土文化 忧患意识 文化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 无意识层 思想界 个体生命 史料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范围——读《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的思考
3
作者 张首映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80-80,共1页
涂文学、张乐和写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全两册,50余万字,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不仅把中国古代知识文化,诸如思想学术、宗教流派、文学艺术、传统史学、典章制度等呈示以人,而且把非知识文化,诸如礼仪风俗、衣食住行、古代杂技、... 涂文学、张乐和写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全两册,50余万字,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不仅把中国古代知识文化,诸如思想学术、宗教流派、文学艺术、传统史学、典章制度等呈示以人,而且把非知识文化,诸如礼仪风俗、衣食住行、古代杂技、茶道盆景等予以勾勒,使之在百题之中占有比例,表明了两位作者在把知识文化与非知识文化结合起来把握中国古代文化轮廓的设想。这种设想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找到大量例证,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基本面貌的梳理,因而它是可以受到肯定的。我以为,文化即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集合形态。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不仅呈示在知识文化方面,而且还表现在非知识文化方面。在知识文化中,非知识文化也充盈其中,如婚配,如饮食,如交际,如社会活动,如游乐。如果说知识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生和人类文化发展,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史 文化知识 中国文化史 研究范围 本质力量对象化 文化发展 社会活动 思想学术 礼仪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荜路蓝缕 以启山林——读张正明著《楚文化史》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玉堂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5期37-39,共3页
如果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象征着楚人的开拓锐意和创新精神,那么,《楚文化史》本身,就不愧为一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之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正明的近作《楚文化史》,以楚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经,以楚文化的内涵为纬... 如果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象征着楚人的开拓锐意和创新精神,那么,《楚文化史》本身,就不愧为一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之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正明的近作《楚文化史》,以楚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经,以楚文化的内涵为纬,相互交织,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清晰展示出楚文化千姿百态的历史风貌,成为盛开在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园地一枝领异标新的奇葩。作为国内外第一部跨学科、全方位、多层面研究楚文化的专著,《楚文化史》的开创性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最能体现《楚文化史》开创精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史 文化 文化发展 上海人 创新精神 文化研究 多层面 考古资料 山林 历史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酒文化”
5
作者 武复兴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5-21,3,共8页
古城西安十月份举办了首届中国酒文化节。如何理解“酒文化”,如何看“酒文化”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武复兴的文章也将给你增添别开生面的知识和趣味。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唐代长安 曹操 诗经 饮酒 中国传统文化 礼仪 陶渊明 当权者 中国古代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犁牛之子騂且角”辨析
6
作者 姚德昌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第4期355-358,共4页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向以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著称于世。他也很留意博物知识,例如曾告诫弟子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论语·阳货》里所说的"性相近也"的"性&qu...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向以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著称于世。他也很留意博物知识,例如曾告诫弟子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论语·阳货》里所说的"性相近也"的"性",被认为指的是遗传。如此等等,学术界早已人所共鉴。至于孔子还提到过一种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动物遗传现象,除了田中义(?)(1934)之外,迄今仍未引起东西方生物学史家的注意。然而,田中的说法似欠妥当,因此有加以辨析和探讨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黑色 中国古代文化史 辨析 回交法 遗传现象 动物 遗传因子 黄牛 生物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昀前期的诗和诗论 被引量:3
7
作者 魏明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90-96,共7页
对中国古代文化史,作了巨大的总结工作,煌煌二百卷的《四书全书总目》为昀一手所成。研究《总目》的学术成就,需要专书探讨。但是在研究纪昀(1724—1805)的众多专题之中,他的诗歌创作和诗论被置於一书或一论中加以讨论,迄今尚未获读。... 对中国古代文化史,作了巨大的总结工作,煌煌二百卷的《四书全书总目》为昀一手所成。研究《总目》的学术成就,需要专书探讨。但是在研究纪昀(1724—1805)的众多专题之中,他的诗歌创作和诗论被置於一书或一论中加以讨论,迄今尚未获读。本文试图从纪昀受命校勘秘籍前(即五十岁前学诗、写诗、评论诗歌的一系列活动中认识他的理论水平和审美鉴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诗论 诗歌创作 乾隆皇帝 李商隐诗 中国古代文化史 唐宋诗 十七年 学术成就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东方艺人的泥土风范--谈吉祥物“山东虎娃”
8
作者 张跃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9-160,共2页
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曾经有过"龙文化"、"虎文化"、"羊文化"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曾经有过"龙虎并存"的时代,它们都对中华民族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虎、
关键词 吉祥物 中国古代文化史 山东 泥土 艺人 东方 民间 民族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传》、《国语》中的重民思潮 被引量:2
9
作者 伍星明 黄生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22-25,共4页
《左传》、《国语》中的重民思潮伍星明,黄生文在《左传》和《国语》中可以看出,春秋存在着一股重民的社会思潮。所以称为重民思潮,而不叫做重民思想,是因为重民的观念虽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却仅是散见于诸多人的言论中,尚无... 《左传》、《国语》中的重民思潮伍星明,黄生文在《左传》和《国语》中可以看出,春秋存在着一股重民的社会思潮。所以称为重民思潮,而不叫做重民思想,是因为重民的观念虽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却仅是散见于诸多人的言论中,尚无较为系统的理论、然而,这股重民的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民思想 社会思潮 《左传》 《国语》 中国古代文化史 先秦儒家 普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与黄庭坚行谊考
10
作者 杨庆存 《齐鲁学刊》 CSSCI 1993年第4期12-17,共6页
苏轼与黄庭坚建立的友谊,曾对促进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发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故明人查仲道称苏黄“风节行谊,铿轰一时,炳耀千古”(《山谷全书书后》)。考察苏黄行谊及其文化影响,将有益于探寻宋代文... 苏轼与黄庭坚建立的友谊,曾对促进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发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故明人查仲道称苏黄“风节行谊,铿轰一时,炳耀千古”(《山谷全书书后》)。考察苏黄行谊及其文化影响,将有益于探寻宋代文化的发展轨迹,有益于研究宋代文化模式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史 黄氏 黄庭坚 苏轼 湖州 熙宁 孙觉 人言 文化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在植物育种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孟小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3-I0004,共2页
《说文解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汉字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也为后世的汉字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该书系统地对汉字的形体、音韵、义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解释,记录了许多植物的名称和起... 《说文解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汉字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也为后世的汉字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该书系统地对汉字的形体、音韵、义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解释,记录了许多植物的名称和起源,因此对深刻理解植物育种学的相关概念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植物育种学 汉字学 发展和演变 中国古代文化史 教学中的应用 相关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与传统
12
作者 邓鸿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唐代的韩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特别是在哲学史和文学史上,他都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苏轼歌颂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①。作为哲学家,他的“道统’’论可以说开宋代理学的先河;作为文坛上的一代宗师...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唐代的韩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特别是在哲学史和文学史上,他都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苏轼歌颂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①。作为哲学家,他的“道统’’论可以说开宋代理学的先河;作为文坛上的一代宗师,他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冲破了六朝旧规的束缚,创立了新的文体规范,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巍峨矗立的丰碑。正因为如此,韩愈与传统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任何一种传统都是与既定的社会生活状况相依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古文运动 中国文学史 文体规范 传统认同 唐代 存在价值 中国古代文化史 冲破传统 道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嵘诗歌美学》评介
13
作者 屹然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27-127,共1页
【正】 罗立乾同志著的《钟嵘诗歌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古代文论界首次从美学角度,对钟嵘《诗品》作新探讨的学术著作,其中颇有令人瞩目的新探创获.首先,本书从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宏观角度,既考察了建立在儒家伦理道德学说... 【正】 罗立乾同志著的《钟嵘诗歌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古代文论界首次从美学角度,对钟嵘《诗品》作新探讨的学术著作,其中颇有令人瞩目的新探创获.首先,本书从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宏观角度,既考察了建立在儒家伦理道德学说基础上的先秦两汉诗学,其根本宗旨是把《诗三百》作为宗法制的伦理道德教科书,使诗歌沦为儒家经学的附庸;又考察了魏晋六朝进入鲁迅称之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原因,以及'文学自觉'的主题,与钟嵘建立诗歌'滋味'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诗歌美学 诗品 文学自觉 审美中心论 诗歌创作 中国古代文化史 古代文论 新探讨 伦理道德 诗三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法哲学价倩观探微
14
作者 公丕祥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21-25,20,共6页
庄周是先秦道家的中心人物,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与儒墨相抗衡的一个学派的重要思想家,①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反映在《庄子》一书中。《庄子》涉猎的思想领域十分广泛,本文着重探讨它的丰富法哲学思想,... 庄周是先秦道家的中心人物,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与儒墨相抗衡的一个学派的重要思想家,①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反映在《庄子》一书中。《庄子》涉猎的思想领域十分广泛,本文着重探讨它的丰富法哲学思想,特别是《庒子》的法哲学价值观。在《庄子》那里,“道”有深刻的一层涵义。它不是象老子那样,把“道”简单地归之于“自然”并推及人生的虚静无为,而是力图从作为宇宙本体的“遭”出发,扩及人世,把人类生活放到无限的宇宙世界中去加以观察,把人作为本体提到无限宇宙的高度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哲学思想 《庄子》 中国古代文化史 宇宙本体 先秦道家 哲学价值观 中心人物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