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变迁及散文范畴的界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渠晓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3-117,共5页
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的界定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将“散文”这一术语置于古代、现代、西方三维视角来加以观照,散文范畴的界定只能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界定,而这种界定是基于对散文文体作历史流变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散文无论... 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的界定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将“散文”这一术语置于古代、现代、西方三维视角来加以观照,散文范畴的界定只能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界定,而这种界定是基于对散文文体作历史流变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散文无论是骈散之争还是韵散之争,都属于“文”内部的矛盾。无论用什么术语来指称它,它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现代意义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特征的几点看法——在第一届中国古代散文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2
作者 郭预衡 许抄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47-51,共5页
各位老师、各位同志、各位朋友: 大会主席让我来作第一个发言,这两天应该认真地准备,但是没有做到。今天在座的有这么多位同志朋友,而让我先讲,觉得很不合适。但足已经这样定下来了,我也就只好跟大家谈一谈。谈什么问题呢?会议的通知上... 各位老师、各位同志、各位朋友: 大会主席让我来作第一个发言,这两天应该认真地准备,但是没有做到。今天在座的有这么多位同志朋友,而让我先讲,觉得很不合适。但足已经这样定下来了,我也就只好跟大家谈一谈。谈什么问题呢?会议的通知上面列了几个题目。其中第二个题目就是要讨论中国古代散文的艺术特征、文体特征以及发展规律。对于这个叫题,我很感兴趣,也觉得非常重要。我不知道是哪位同志提的,提得很好。都是大家经常考虑的问题,我也是常常考虑的,但没有考虑清楚。所以我想,倒可以借这个机会对这个问题谈一谈我的想法,向大家请教。作为交流,有这样一个机会是很难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学术讨论会 几点看法 美学特征 人的作用 阅江楼 《老子》 《文心雕龙》 艺术特征 文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散文的诗化倾向
3
作者 郑力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42-147,共6页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从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发展来看,一般说诗歌也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之一,就此而言,它对其它各门类文学艺术的影响无疑是极其巨大而深远的。黑格尔就曾经说过:“诗适合美的一切类型,贯串到一切类型里去。”...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炼的语言艺术。从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发展来看,一般说诗歌也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之一,就此而言,它对其它各门类文学艺术的影响无疑是极其巨大而深远的。黑格尔就曾经说过:“诗适合美的一切类型,贯串到一切类型里去。”①虽然黑格尔是仅就诗歌富于创造性想象的特征而言的,似乎还未涵盖它的全部,但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这一论断委实体现了这位西方哲人的睿智卓见,而它,在东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可以说得到了极为完美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王安石 中国古代散文 诗化倾向 中国古典诗歌 孟尝君 清人 唐宋 孔子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古代散文的总结——评张梦新主编的《中国散文发展史》
4
作者 卢敦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129-129,共1页
对中国古代散文的总结——评张梦新主编的《中国散文发展史》□卢敦基近年来,现代散文在市场上盛行,连带着古代的散文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抢手货,比如在书肆上颇可看见古代的笔记小品。但对于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却少有人去加以总结... 对中国古代散文的总结——评张梦新主编的《中国散文发展史》□卢敦基近年来,现代散文在市场上盛行,连带着古代的散文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抢手货,比如在书肆上颇可看见古代的笔记小品。但对于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却少有人去加以总结;笔者孤陋寡闻,仅见民国时期及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散文发展史 元代散文 文学史著 中国文学史 文学作品 魏晋南北朝 现代散文 方东树 民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
5
作者 常亮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0年12月12日—13日,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蒋振华主持,湖南师大党委委员组... 2020年12月12日—13日,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蒋振华主持,湖南师大党委委员组织部长王辉、文学院党委书记李伶俐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名誉会长、武汉大学教授熊礼汇和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致辞表示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全国学术研讨会 湖南师大 党委委员 武汉大学教授 学会名誉会长 文学院教授 学会副会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艺术散文的界域及其审美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苏保华 雷恩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6,共4页
探讨中国古代散文的形成和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散文是个极其广泛的概念。散文和骈文并存;再往前追溯,就是“文”的概念,文与笔、文与言对举。而我们所讲的艺术散文又与“大散文”的概念不同。艺术散文是文学艺术的一个分支,它的... 探讨中国古代散文的形成和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散文是个极其广泛的概念。散文和骈文并存;再往前追溯,就是“文”的概念,文与笔、文与言对举。而我们所讲的艺术散文又与“大散文”的概念不同。艺术散文是文学艺术的一个分支,它的本质就是艺术性。当我们从这一美学特质出发,从艺术散文生成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来进行考察和研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艺术散文 界域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研究的一座精神“丰碑”——评《中国散文百家谭》
7
作者 沈爱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6-77,共2页
摆在面前的这本装帧精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百家谭》,是一部一百四十万字的巨编,它凝聚着编者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贮满了编者、作家、评论家对于文学、社会、人生的深情厚意,主编曾绍义先生及其同仁们费去八年的时光,为中... 摆在面前的这本装帧精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百家谭》,是一部一百四十万字的巨编,它凝聚着编者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贮满了编者、作家、评论家对于文学、社会、人生的深情厚意,主编曾绍义先生及其同仁们费去八年的时光,为中国现当代散文编织祝福与希望。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深为编者高尚的情操所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文 散文研究 中国古代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作家作品 散文创作 评论家 散文文本 审美特征 新时期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善相兼 刚柔互济——我国古代散文民族特色论略
8
作者 郑力戎 《齐鲁学刊》 CSSCI 1993年第6期39-45,共7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散文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特别是从宏观角度对其民族特色的研讨,尤显不足。笔者试图从汉语言文字的影响和哲学、伦理等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这两个层面,来探讨我国古代散文的民族特色.一文学是以语言符号为媒介来...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散文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特别是从宏观角度对其民族特色的研讨,尤显不足。笔者试图从汉语言文字的影响和哲学、伦理等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这两个层面,来探讨我国古代散文的民族特色.一文学是以语言符号为媒介来塑造艺术形象、再现现实生活、传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就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 先秦散文 传统思想文化 文学特色 文学特点 语言艺术 美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首届古代散文学术讨论会在我校举行
9
作者 单文惠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57-57,共1页
由我校中文系、语言文学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古代散文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9月23日至25日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回顾了古代散文的研究历程,充分肯定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学术成果。郭预衡、谭家健两位先... 由我校中文系、语言文学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古代散文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9月23日至25日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回顾了古代散文的研究历程,充分肯定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学术成果。郭预衡、谭家健两位先生做了大会主题发言。会议收到论文30余篇,涉及到古代散文的概念与界域、文体特征及分类、审美观与发展规律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等各个方面。其中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如不能以现代散文的概念看待古代散文,对先秦两汉宜宽,魏晋以后宜严;赋体之文的发展完全与散文同步,赋应当属于散文范畴;讲庸俗社会学不行,但是社会学不能不讲,个人对散文的发展可以起重要作用;“以文为戏”的文章比载道的文章更有美学兴味,而且这类文章贯穿于整个散文史。学者们就古代散文是否是“封闭性的结构(或系统)”和儒家对古代散文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论争。在作家作品研究方面,有的论文如对桐城派和明人“山水趣尚”的研究,也有新的突破。关于古代散文研究的前瞻,会议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散文史不要千篇一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学术讨论会 文体特征 作家作品研究 庸俗社会学 研究历程 现代散文 古典散文 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之部”如何教?——兼评王媛《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单元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褚树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古代散文如何欣赏和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如何教,内涵不完全相同。前者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是什么。一是所欣赏的那篇文章的特点是什么。欣赏时结合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了,可... 古代散文如何欣赏和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如何教,内涵不完全相同。前者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是什么。一是所欣赏的那篇文章的特点是什么。欣赏时结合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了,可以是课程行为也可以不是课程行为。后者首先是一个课程行为,那就要考虑到学生关于古代散文的知识基础,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意图.教学计划和时间,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课型和过程的设计等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设计 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散文 形象 诗文 中国古代诗歌 选修教材 文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文为戏”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52-61,共10页
“以文为戏“本是唐代裴度对韩愈散文创作中一种倾向的否定批评.本文首先为韩愈的“以文为戏”正名,指出它是一种艺术创新,朝愈用“以文为戏”的笔法写作《毛颖传》等作品是发其积郁,是以戏谑的形式和笔法表达严肃的内容.继而,论证《庄... “以文为戏“本是唐代裴度对韩愈散文创作中一种倾向的否定批评.本文首先为韩愈的“以文为戏”正名,指出它是一种艺术创新,朝愈用“以文为戏”的笔法写作《毛颖传》等作品是发其积郁,是以戏谑的形式和笔法表达严肃的内容.继而,论证《庄子》是它的艺术源头.然后,梳理了“以文为戏”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表现及规律,归纳出几种基本的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散文批评 以文为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庸雍淡定,以理节情——评《兰亭集序》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绍振 孙彦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1-54,共4页
《兰亭集序》是一篇奇文。首先,奇在它本是散文,但其稿本还是个草稿,尚未正式誊清,颇有错字和涂改,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其次,它本是当时一群名人、贵人如谢安、孙绰、王羲之及其亲属王徽之、王玄之等... 《兰亭集序》是一篇奇文。首先,奇在它本是散文,但其稿本还是个草稿,尚未正式誊清,颇有错字和涂改,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其次,它本是当时一群名人、贵人如谢安、孙绰、王羲之及其亲属王徽之、王玄之等人聚会所作三十余首诗歌的序言。其目的本是引导阅读诗歌的兴趣。但是,那些诗歌却得不到后世读者的青睐,几乎无人问津,而这篇序言却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集序》 中国古代散文 引导阅读 书法史 王羲之 诗歌 序言 稿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的女儿”的痴情告白——杜国玲的游记解读
13
作者 范培松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6期52-56,共5页
中国文人历来钟爱山水,游记兴盛。山水游记的远祖从谢灵运始,至唐代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就耸起了一座高峰。后到明末,《徐霞客游记》大放光彩,公安的三袁,竞陵的钟惺,谭元春之外的张岱,钱谦益等都有经典的游记篇章面世。中国... 中国文人历来钟爱山水,游记兴盛。山水游记的远祖从谢灵运始,至唐代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就耸起了一座高峰。后到明末,《徐霞客游记》大放光彩,公安的三袁,竞陵的钟惺,谭元春之外的张岱,钱谦益等都有经典的游记篇章面世。中国古代散文的精华,在游记中处处可觅。但之后的发展,用余光中的话说是“山水游记的成就,清人不如明人,民国初年的作家更不如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游记 《徐霞客游记》 解读 痴情 女儿 《永州八记》 中国古代散文 中国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文
14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89年第S1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鲁迅杂文 鲁迅研究 美学特征 中国古代散文 传统文化心态 语言艺术 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历史联系 感情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传统的思维形式也在“自变”
15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6期92-93,共2页
徐中玉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4期)发表《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与美学思维形式问题》一文,其中指出:常有人诟责中国传统思维形式“落后”于西方,据说便由于“单向”、“线性”、“直感”、“经验”、“印象”、“没有系统”、“缺... 徐中玉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4期)发表《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与美学思维形式问题》一文,其中指出:常有人诟责中国传统思维形式“落后”于西方,据说便由于“单向”、“线性”、“直感”、“经验”、“印象”、“没有系统”、“缺乏哲理深度”等等,言及西方、现代,则满口“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富于哲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维 思维形式 中国古代散文 中国传统 西方 徐中玉 逻辑严密 大学学报 哲理 师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人风采
16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蒋振华,男,1964年生,湖南新邵人,1985年大学毕业,1988年考入西南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9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考入南开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在中国... 蒋振华,男,1964年生,湖南新邵人,1985年大学毕业,1988年考入西南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9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考入南开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文学院学术委员、学位委员。兼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寓言学会常务理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湖南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中国古代散文 硕士学位 常务理事 文学思想史 文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根结柢”的“柢”
17
作者 李克全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归根结柢” “柢” 高中 语文 第三册 章培恒 中国古代散文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