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一个可选项:揭示“技术原理” 被引量:23
1
作者 阎步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4,75,共7页
2018年10月13-14日,主题为“新领域、新问题、新方法与历史学科的发展”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2018年会在浙江大学举办。与会学者就当前中国史学在新的研究领域的拓展、新的研究问题的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的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2018年10月13-14日,主题为“新领域、新问题、新方法与历史学科的发展”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2018年会在浙江大学举办。与会学者就当前中国史学在新的研究领域的拓展、新的研究问题的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的使用等方面的情况展开广泛研讨。通过讨论可以看到,在研究范围上,中国的历史研究正在把中国史研究和世界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研究方法上,史学家尝试把考古学、科技方法、文献学结合在一起研究;此外,概念史、城市史、环境史、科技史、妇女史、公众史学等新领域的研究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正如北京大学教授马克矗在会上所指出的,我们对现有的研究成就和研究现状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不断进行着深刻地反思,在反思中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历史学以及整个人文学科究竟贡献了什么。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时,我们是否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成就。中国学术过去受西学和东(日本)学之冲击,当今天我们试图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时,梳理学术概念的发展理路,究竟是应该以古人之是非为是非去还原古人,还是以今人之是非为是非去评判古人。这里发表几位学者在此次年会上的发言,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科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技术原理 科技方法 概念史 妇女史 中国史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汉代文官制度的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宗桂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3-77,81,共6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官制度始于汉代武帝以后。在此之前的秦和汉初政权,基本上都是由“马上得天下”的军功重臣所掌握。军人把持下的政权,必然表现出军人心态,即崇尚暴力、强权,鄙视知识分子,反对建立礼仪制度,轻视伦理规范的建设,忽视人...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官制度始于汉代武帝以后。在此之前的秦和汉初政权,基本上都是由“马上得天下”的军功重臣所掌握。军人把持下的政权,必然表现出军人心态,即崇尚暴力、强权,鄙视知识分子,反对建立礼仪制度,轻视伦理规范的建设,忽视人才的培养。这些都极大地妨碍了封建国家的政权建设。汉武帝即位后,力图寻求一种真正能使封建社会长治久安的思想体系,他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以仁政思想为特色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重用贤良文学之士,最终改变了汉初为公卿者非行伍出身不行,重臣无军功不任的局面,使官吏选拔制度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察举”和“征辟”取代了秦以来的军功爵位制度。文官制度的确立,对以后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文教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汉民族的人格、心理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起了导向作用,强化了中国封建政权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特征,丰富了“礼乐文化”的色彩,对于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长期延续,起了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官制度 董仲舒 汉武帝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官吏选拔制度 封建社会 窦太后 贤良文学 汉代 长期延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历史教材中结论缺失问题的教学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刚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69,共2页
使用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的老师常常感到困惑:教材对课标前半句解释相对充分,对后半句阐释简单,如,“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岳鹿版新课标历史教材比较完整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但... 使用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的老师常常感到困惑:教材对课标前半句解释相对充分,对后半句阐释简单,如,“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岳鹿版新课标历史教材比较完整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但关于“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教材却只有一句象征性的阐述:“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革命进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又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岳鹿版新课标历史教材对“史实”描述比较完整,对“特点”则没有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材 教学探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人阶级政党 社会变革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朝宦官》评介
4
作者 杨婉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1-161,共1页
宦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部分,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宦官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擅权乱政,及由此而引起的种种后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史时不可回避的课题。宦官的擅权乱政,兆始于春秋战国。秦朝以后... 宦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部分,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宦官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擅权乱政,及由此而引起的种种后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史时不可回避的课题。宦官的擅权乱政,兆始于春秋战国。秦朝以后,它随着中央集权专制皇权的发展而发展。但由于各个时代具体历史条件不同,这发展呈现的不是单向上升的直线,而是象不规则的波涛般起伏向前。其中以汉、唐、明三代为高潮。在这当中,汉唐宦官气势凌厉,废立皇帝如同儿戏,这是明代宦官望尘莫及的。但是,汉、唐这些情况,仅是出现在政治腐败、大势已去的皇朝末代,其影响虽大,但持续时间并不长。明代宦官情况就不同了,即使撇开明初太祖朱元璋对宦官虽日严禁干政,实则日加重用不说,单从在军事、政治、经济、监察、司法、外交等方面,公开全面信用宦官的永乐年间开始,直到宦官总领户、工二部,控制全部军队和京城、皇城城防的崇祯末年,宦官干预或严重干预政治各个方面的时间,竟持续长达二百多年,这却是汉、唐宦官远远不及的。所以在研究宦官问题时,对明代宦官的研究,应占有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明代宦官 专制皇权 中国古代 中国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 中央集权 政治腐败 朱元璋 历史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