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
1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3,共1页
著者:刘二永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本书是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通论”的最终成果。著作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立场,从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处发力,界定了“中国古代叙事”概念,强调中国古... 著者:刘二永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本书是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通论”的最终成果。著作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立场,从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处发力,界定了“中国古代叙事”概念,强调中国古代史学及文学批评中的“叙事”主要指作者凭借某一种或几种媒介以一定的方式排列、组织事件,创构故事的活动,叙事理论研究一切与叙事以及故事相关的因素;明确了“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基本要素,指出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的批评主要围绕叙事内容、叙事动作、叙事媒介三个基本要素进行。在前人理论史书写方法的基础上,该著探索了以历史为主与以逻辑为主相结合的理论史撰述方法,分上下两编分别对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历史发展以及理论内部基本要素的逻辑演变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 刘二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意劝谏: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祁志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118,共8页
戏曲理论是对戏曲创作进行理论性思考的结晶。中国古代戏曲经过北齐歌舞戏、唐代参军戏和傀儡戏及宋代杂剧,到元代出现了杂剧创作的繁荣,明代则出现了传奇创作的高潮。与此相伴,戏曲批评在隋唐至宋元之际应运而生,从萌芽走向奠基。... 戏曲理论是对戏曲创作进行理论性思考的结晶。中国古代戏曲经过北齐歌舞戏、唐代参军戏和傀儡戏及宋代杂剧,到元代出现了杂剧创作的繁荣,明代则出现了传奇创作的高潮。与此相伴,戏曲批评在隋唐至宋元之际应运而生,从萌芽走向奠基。到明代出现了本色派、情趣派、折中派的论争,探讨戏曲创作的特殊审美规律,将戏曲理论推向繁盛。清代曲论继承明代戏曲评论的成果,达到中国古代戏曲理论集大成的最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中国古代戏曲 演变 劝谏 寓意 戏曲创作 杂剧创作 传奇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大思精宏纤毕贯的煌煌巨著——评俞为民、孙蓉蓉教授著《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
3
作者 伏涤修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2-264,268,共4页
俞为民教授、孙蓉蓉教授继15册700万字的《历代曲话汇编》在黄山书社问世之后,煌煌180万言的《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上下册)2016年也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和《历代曲话汇编》一样,均是两位学者探骊曲海数... 俞为民教授、孙蓉蓉教授继15册700万字的《历代曲话汇编》在黄山书社问世之后,煌煌180万言的《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上下册)2016年也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和《历代曲话汇编》一样,均是两位学者探骊曲海数十年的呕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俞为民 中国 教授 黄山书社 中华书局 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曲的叙事时空 被引量:4
4
作者 韩丽霞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0-73,39,共5页
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言体叙述形式以及戏曲体制的变化 ,决定了它的叙事时空与西方戏剧相比独具特色。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叙事 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史
5
作者 陈维昭 黄霖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1期46-46,共1页
20世纪的戏曲史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戏曲史和戏曲理论史,而他们的视点则立足于他们各自的时代。他们用以批评的武器是由20世纪的批评界所提供的,对于他们的背景问题、思维模式、研究的角度、评价的标准、解决问题的范式等,都应该... 20世纪的戏曲史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戏曲史和戏曲理论史,而他们的视点则立足于他们各自的时代。他们用以批评的武器是由20世纪的批评界所提供的,对于他们的背景问题、思维模式、研究的角度、评价的标准、解决问题的范式等,都应该从20世纪的文化整体背景上进行解释。20世纪的戏曲研究者不仅仅把其研究当成时代语境的注脚。对戏曲创作、表演和理论发展的历史描述甚为广泛,每一种戏曲史专著在进行历史描述时都应用着特定的史述模式,这些史述模式与研究者所处时代的学术范式密切相关。同时将20世纪的戏曲文本批评视为20世纪戏曲研究者与中国古代戏曲文本在价值思考上的视界融合,是中国古代戏曲家与20世纪戏曲研究者在价值思考上的交汇。 20世纪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研究是与20世纪的文学理论建构同脉搏的,“戏曲学”建构的努力几乎贯穿20世纪。同时,20世纪的戏曲理论研究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对“戏曲”概念的不同理解,20世纪各个历史阶段对于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研究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同时关注到戏曲文物文献研究方面,认为几乎每一次的戏曲文物文献的新发现,都大力地推动了对戏曲史的研究。论文试图描述20世纪戏曲思潮与20世纪文化思潮的内在联系,指出20世纪的戏曲改良运动是20世纪文化改良(或文化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时代思潮对于20世纪的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 陈维昭 古代戏曲理论 古代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研究刍议 被引量:9
6
作者 赵炎秋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对“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研究”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包含的叙事理论成份,一种是指通过研究古代的叙事作品,总结出古代的叙事思想,提炼出相关的叙事理论。本文标题的含义包括上述两个方面。自然,标题中的“叙... 对“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研究”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包含的叙事理论成份,一种是指通过研究古代的叙事作品,总结出古代的叙事思想,提炼出相关的叙事理论。本文标题的含义包括上述两个方面。自然,标题中的“叙事理论”只是一个借用的说法,并不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理论 中国古代 叙事思想 文艺思想 叙事文学 叙事作品 小说评点 《文心雕龙》 古代文论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虚构与中国古代叙事 被引量:2
7
作者 毛宣国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1期6-8,共3页
浦安迪先生说:“任何对中国叙事之性质的探原,其出发点必须承认历史编纂学以及某种意义文化大成的‘历史主义’的巨大重要性。事实上,如何界定中国文学叙事范畴的问题最终归结在传统文明之间是否的确存在其两种主要形式——历史编纂... 浦安迪先生说:“任何对中国叙事之性质的探原,其出发点必须承认历史编纂学以及某种意义文化大成的‘历史主义’的巨大重要性。事实上,如何界定中国文学叙事范畴的问题最终归结在传统文明之间是否的确存在其两种主要形式——历史编纂学与小说——的内在可比性。”①浦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叙事 小说虚构 虚构叙事 小说叙事 叙事观念 叙事理论 编纂学 中国文化 小说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思维的发展序貌及基本特征
8
作者 胡天成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3期9-15,共7页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它虽然不象西方剧论那样具有庞大完整、思辨入奥、论证缜密的体系,但它却以独特的风姿屹立在世界戏剧理论之林,为戏剧界学入所景仰。中国这种独特戏曲理论样式的形成和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它虽然不象西方剧论那样具有庞大完整、思辨入奥、论证缜密的体系,但它却以独特的风姿屹立在世界戏剧理论之林,为戏剧界学入所景仰。中国这种独特戏曲理论样式的形成和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戏曲理论家的思维结构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思维方式的研讨,或许可以拓宽我们研究者的视野,从另一视角方位窥探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精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中国古代戏曲 理论思维方式 思维结构 整体思维 戏曲艺术 戏曲创作 曲论 基本特征 朱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国家安全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跃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125,共5页
国家安全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主题,治国安邦之论是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的重要内容。运用当代国家安全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家在构成国家安全的诸多要素中,始终把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切以维护统治者的政权安全为转移;... 国家安全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主题,治国安邦之论是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的重要内容。运用当代国家安全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家在构成国家安全的诸多要素中,始终把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切以维护统治者的政权安全为转移;在思考影响和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时,既重人祸也讲天灾,既讲外患更重内忧;在思考国家安全保障问题时,非常重视一些重要关系的处理,例如在备与患、预与立的关系上重视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有预而立;在文与武、礼与兵的关系上强调文武并举,更倡导先礼后兵,个别情况下还走向了修文偃武的极端;在安内与攘外的关系上注意内外兼顾,但也有"守内虚外"的传统;在进攻与防御的关系上具有以防御为主导的特征;在用兵与用间的关系上强调军事行动要知己知彼,重视情报的运用;在刚柔、软硬、宽猛等关系上,既讲究刚柔相济、软硬兼施、宽猛交用,更强调礼治、仁治、德治等柔性政策的根本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理论 中国古代 思想 国家安全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6,共15页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以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人们反思、评析史学家们的史学活动、史学成果为研究对象;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清朝中叶,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活动经历了两千五六百年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前后衔接、...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以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人们反思、评析史学家们的史学活动、史学成果为研究对象;从春秋时期开始,到清朝中叶,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活动经历了两千五六百年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前后衔接、上下贯通的七个阶段,以揭示其发生、发展、兴盛、拓展和高峰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史学批评家,撰写了大量的史学批评著作,创造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和观念,为形成中国史学传统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爬梳并分析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发展中提出的重要问题,阐发它在沟通史学与社会的联系、史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史学理论的积累、生成和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史学批评史上有关的概念、观念作出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可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学科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扎实的文献根据和深刻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学批评 中国古代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10届年会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会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5-95,共11页
关键词 古代文论 现代转换 中国古代 文学理论 《文心雕龙》 国际学术研讨会 当代文论 批评 中国文学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组缃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60,共9页
1980年2月至7月,由于各大学开始普设“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研究古代文论,逐渐受到重视。为培养师资,教育部委托华东师范大学与武汉大学两校中文系在上海合办为期半年的师训班,由徐中玉、王文生两教授主其事。以聘请专家讲学为主... 1980年2月至7月,由于各大学开始普设“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研究古代文论,逐渐受到重视。为培养师资,教育部委托华东师范大学与武汉大学两校中文系在上海合办为期半年的师训班,由徐中玉、王文生两教授主其事。以聘请专家讲学为主,组织学员共同讨论为辅。承郭绍虞、朱东润、施蛰存、程千帆、钱仲联、吴组缃、马茂元、吴调公、舒芜、程应霮、吴奔 星、叶玉华诸先生都允来讲课,受到学员们极大欢迎,一时称盛。开始本应每讲仔细录音,却疏忽未行,后才一一录下,得以整理油印出来,但又多未及遍请讲者审看。学员近五十人,来自近四十所各地主要大学的中、青年讲师及副教授,油印件随出随发。时距二十二年,保存完整者已极少。近才搜求到一部分,或后已公开由讲者审看发表,部分则未经审看。著名小说作家,小说研究专家组缃先生此文即属此类。原讲共两次,合为此稿。吴先生已逝世有年,此稿不知已否成文发表?此稿全据当时口头所讲录音,通达平易,深有特色。特为刊出,既有它本身的价值、特色,也谨表我们对老友名师大力支持的感谢与怀念,未经他本人审定,不妥处当是整理者之责任。敬希读者的鉴谅。文中小题目为编者所加。(徐中玉附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小说 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 文学作品 进步意义 哲学思潮 精神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序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承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 序言 蒋述卓 叙述策略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理论史》谈话录
14
作者 叶世昌 苗欣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7-20,共4页
《中国货币理论史》谈话录叶世昌,苗欣宇叶世昌教授长期浸淫于中国经济思想史和货币史的研究。今年,他和李宝金、钟祥财合著的《中国货币理论史》下册(近代部分)终于得与读者见面,距离上册(古代部分)的出版已过去了八个年头。一... 《中国货币理论史》谈话录叶世昌,苗欣宇叶世昌教授长期浸淫于中国经济思想史和货币史的研究。今年,他和李宝金、钟祥财合著的《中国货币理论史》下册(近代部分)终于得与读者见面,距离上册(古代部分)的出版已过去了八个年头。一部终于臻于完整、系统的专著蕴含着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理论 中国货币 理论 中国经济思想学会 中国近代 货币思想 中国古代 货币学说 金属主义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西例律中国古代小说之典型——读《聊斋志异叙事研究》
15
作者 周小娉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5-65,共1页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叙事传统和叙事理论,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当代叙事学首先产生于西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叙事学研究逐渐发展成国内的一门显学,中国学者亦尝试以西方叙事学理论来展开对中国小说的研究批评。刘绍信教授撰写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叙事传统和叙事理论,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当代叙事学首先产生于西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叙事学研究逐渐发展成国内的一门显学,中国学者亦尝试以西方叙事学理论来展开对中国小说的研究批评。刘绍信教授撰写的《聊斋志异叙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就是以西例律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典范。下面从此书的选题、理论应用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略作推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叙事研究 聊斋志异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叙事理论 叙事理论 叙事传统 中国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还原,还是重建?——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价值取向
16
作者 欧宗启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3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还原 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批评 比较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 化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学学史:中国古代诗学之新学科创建——评周兴陆著《中国分体文学学史·诗学卷》
17
作者 吴建民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6-128,共3页
诗学作为支撑三千年古代文学批评史的主流理论在近百年来的古代各体文学理论研究中最受重视,研究成果也最为显赫。陈伯海主编的七册本诗论史、陆耀东主编的七册本历代诗论、袁行霈等著《中国诗学通论》及李壮鹰、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学 文学理论研究 学科创建 文学批评 研究成果 中国诗学 陈伯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纯电影”新论:从中国电影史上戏剧与电影关系出发的考察
18
作者 魏容 王霞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4,共5页
“非纯电影”是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家巴赞首先提出的概念,他将那些在创作过程中不完全忠实于文学原著,而是有所改编的电影作品称为“非纯电影”,并在艺术地位上给予了它们积极的辩护。^([1])巴赞的这一理论为人们理解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 “非纯电影”是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家巴赞首先提出的概念,他将那些在创作过程中不完全忠实于文学原著,而是有所改编的电影作品称为“非纯电影”,并在艺术地位上给予了它们积极的辩护。^([1])巴赞的这一理论为人们理解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和艺术规律形成提供了全新视角。从“非纯电影”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影史中的戏剧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样的。在中国电影早期阶段,戏剧与电影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中国电影在诞生之初被认为吸收借鉴了诸多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理论 纯电影 中国传统戏曲 电影作品 中国早期电影 文学原著 巴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反悲剧倾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秀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64-69,共6页
相互隔膜了两千多年的中西戏剧文化的见面和交流,始于十八世纪。之后两百多年,同交流一起开始的关于中国戏曲悲剧问题的讼争,不断地出现于打开国门、解放思想、振兴民族之时,于今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纷纭众口之中,不外两种意见:中国古... 相互隔膜了两千多年的中西戏剧文化的见面和交流,始于十八世纪。之后两百多年,同交流一起开始的关于中国戏曲悲剧问题的讼争,不断地出现于打开国门、解放思想、振兴民族之时,于今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纷纭众口之中,不外两种意见:中国古代戏曲有悲剧;无悲剧。我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既然存在着如此之久、如此之对立的争议,它本身就证明中国古代戏曲与西方悲剧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并不是民族特征一词概括得了的,因为其中有些是根本性的差异。我认为,中国古代戏曲从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反悲剧的倾向,这种倾向从戏曲的起源和形成时起既已存在,并伴随着戏曲的发展,体现在戏曲的题材与人物、冲突与情感结构、结局及审美特征等戏剧诸构成要素和部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西方悲剧 情感结构 戏曲理论 中国戏曲 形成过程 十八世纪 审美特征 戏剧冲突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出手眼 自成一家─—评张少康等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20
作者 晓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40-141,共2页
别出手眼 自成一家─—评张少康等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晓明张少康、刘三富先生合著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册除少数章节为二人合作外,其余均为张少康先生撰写。以下简称《发展史》)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别出手眼 自成一家─—评张少康等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晓明张少康、刘三富先生合著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册除少数章节为二人合作外,其余均为张少康先生撰写。以下简称《发展史》)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一个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中国文学 文学理论批评 中国古代 儒家文学观 戏曲小说 文学创作论 诗文理论 文学批评 《二十四诗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