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
1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3,共1页
著者:刘二永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本书是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通论”的最终成果。著作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立场,从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处发力,界定了“中国古代叙事”概念,强调中国古... 著者:刘二永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2月本书是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通论”的最终成果。著作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立场,从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处发力,界定了“中国古代叙事”概念,强调中国古代史学及文学批评中的“叙事”主要指作者凭借某一种或几种媒介以一定的方式排列、组织事件,创构故事的活动,叙事理论研究一切与叙事以及故事相关的因素;明确了“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基本要素,指出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的批评主要围绕叙事内容、叙事动作、叙事媒介三个基本要素进行。在前人理论史书写方法的基础上,该著探索了以历史为主与以逻辑为主相结合的理论史撰述方法,分上下两编分别对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历史发展以及理论内部基本要素的逻辑演变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 刘二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曲的叙事时空 被引量:4
2
作者 韩丽霞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0-73,39,共5页
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言体叙述形式以及戏曲体制的变化 ,决定了它的叙事时空与西方戏剧相比独具特色。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叙事 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类等级与身份认同研究——以中国古代戏曲为个案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8-184,共7页
文学史上文类之间的关系千姿百态,文类等级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关系"之一。中国古代戏曲的等级形成之由有:情之放肆说、身之低微说、生之晚起说;具体认同之路表现为:戏曲通过与诗文求同策略达到"思齐"之旨,而凭借与... 文学史上文类之间的关系千姿百态,文类等级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关系"之一。中国古代戏曲的等级形成之由有:情之放肆说、身之低微说、生之晚起说;具体认同之路表现为:戏曲通过与诗文求同策略达到"思齐"之旨,而凭借与诗文求异策略达到"出类"之归。"思齐"式认同之路包括:正情论、同源论、更替论;"出类"式认同之路包括:作至难、乐至最、教至深。"思齐"式认同更多着眼于"破",跟从色彩浓厚;"出类"式认同更多倾向于"立",独立意识强烈。中国古代戏曲争取身份认同之举至少产生了三个不可忽视的消极后果:"作至难"说影响下的创作因素对戏曲繁荣的制约;身份认同推动了戏曲的诗文化或阅读化倾向;戏曲身份认同走向了反对反对者自身的自我否定之路,暴露出认同行为的两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类等级 身份认同 中国古代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戏曲目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倪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5,164,共4页
戏曲目录研究无论对戏曲史的发展,或是对于目录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我国目前古代戏曲目录研究的现状进行全面总结,并分析其薄弱之处。
关键词 戏曲目录研究 中国古代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意劝谏: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5
作者 祁志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118,共8页
戏曲理论是对戏曲创作进行理论性思考的结晶。中国古代戏曲经过北齐歌舞戏、唐代参军戏和傀儡戏及宋代杂剧,到元代出现了杂剧创作的繁荣,明代则出现了传奇创作的高潮。与此相伴,戏曲批评在隋唐至宋元之际应运而生,从萌芽走向奠基。... 戏曲理论是对戏曲创作进行理论性思考的结晶。中国古代戏曲经过北齐歌舞戏、唐代参军戏和傀儡戏及宋代杂剧,到元代出现了杂剧创作的繁荣,明代则出现了传奇创作的高潮。与此相伴,戏曲批评在隋唐至宋元之际应运而生,从萌芽走向奠基。到明代出现了本色派、情趣派、折中派的论争,探讨戏曲创作的特殊审美规律,将戏曲理论推向繁盛。清代曲论继承明代戏曲评论的成果,达到中国古代戏曲理论集大成的最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中国古代戏曲 历史演变 劝谏 寓意 戏曲创作 杂剧创作 传奇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史
6
作者 陈维昭 黄霖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1期46-46,共1页
20世纪的戏曲史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戏曲史和戏曲理论史,而他们的视点则立足于他们各自的时代。他们用以批评的武器是由20世纪的批评界所提供的,对于他们的背景问题、思维模式、研究的角度、评价的标准、解决问题的范式等,都应该... 20世纪的戏曲史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戏曲史和戏曲理论史,而他们的视点则立足于他们各自的时代。他们用以批评的武器是由20世纪的批评界所提供的,对于他们的背景问题、思维模式、研究的角度、评价的标准、解决问题的范式等,都应该从20世纪的文化整体背景上进行解释。20世纪的戏曲研究者不仅仅把其研究当成时代语境的注脚。对戏曲创作、表演和理论发展的历史描述甚为广泛,每一种戏曲史专著在进行历史描述时都应用着特定的史述模式,这些史述模式与研究者所处时代的学术范式密切相关。同时将20世纪的戏曲文本批评视为20世纪戏曲研究者与中国古代戏曲文本在价值思考上的视界融合,是中国古代戏曲家与20世纪戏曲研究者在价值思考上的交汇。 20世纪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研究是与20世纪的文学理论建构同脉搏的,“戏曲学”建构的努力几乎贯穿20世纪。同时,20世纪的戏曲理论研究又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对“戏曲”概念的不同理解,20世纪各个历史阶段对于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研究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同时关注到戏曲文物文献研究方面,认为几乎每一次的戏曲文物文献的新发现,都大力地推动了对戏曲史的研究。论文试图描述20世纪戏曲思潮与20世纪文化思潮的内在联系,指出20世纪的戏曲改良运动是20世纪文化改良(或文化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时代思潮对于20世纪的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史 陈维昭 古代戏曲理论 古代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反悲剧倾向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秀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64-69,共6页
相互隔膜了两千多年的中西戏剧文化的见面和交流,始于十八世纪。之后两百多年,同交流一起开始的关于中国戏曲悲剧问题的讼争,不断地出现于打开国门、解放思想、振兴民族之时,于今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纷纭众口之中,不外两种意见:中国古... 相互隔膜了两千多年的中西戏剧文化的见面和交流,始于十八世纪。之后两百多年,同交流一起开始的关于中国戏曲悲剧问题的讼争,不断地出现于打开国门、解放思想、振兴民族之时,于今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纷纭众口之中,不外两种意见:中国古代戏曲有悲剧;无悲剧。我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既然存在着如此之久、如此之对立的争议,它本身就证明中国古代戏曲与西方悲剧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并不是民族特征一词概括得了的,因为其中有些是根本性的差异。我认为,中国古代戏曲从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反悲剧的倾向,这种倾向从戏曲的起源和形成时起既已存在,并伴随着戏曲的发展,体现在戏曲的题材与人物、冲突与情感结构、结局及审美特征等戏剧诸构成要素和部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西方悲剧 情感结构 戏曲理论 中国戏曲 形成过程 十八世纪 审美特征 戏剧冲突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综述
8
作者 靳启 《中州学刊》 1985年第4期88-91,共4页
首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12日至17日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五十多名从事中国古代戏曲教学、研究和编辑出版工作的同志参加了大会。会议收到论文92篇。这些论文选题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近年... 首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12日至17日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五十多名从事中国古代戏曲教学、研究和编辑出版工作的同志参加了大会。会议收到论文92篇。这些论文选题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古代戏曲研究方面的成就,不少论文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材料,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会议上,代表们除阐述自己的论文观点外,还着重就中国古代戏曲史和戏曲理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就古代戏曲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及戏曲研究方法的革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简述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西厢记》 学术讨论会 杨潮观 戏曲美学 神仙道化剧 马致远 中国古典悲剧 王实甫 明清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古代戏曲学会成立大会在郑州举行
9
《中州学刊》 1985年第3期130-130,共1页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在河南郑州举行首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古代戏曲学会成立大会。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古代戏曲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一百五十余人。这次会议是一年前开始筹备的,由中...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在河南郑州举行首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古代戏曲学会成立大会。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古代戏曲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一百五十余人。这次会议是一年前开始筹备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河南省文学学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共同发起的。会议得到各省学术界及戏曲爱好者的热情支持。 会议分两阶段举行。四月十二日至十四日举行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学术讨论会 河南郑州 文学研究 文学遗产 文学学 河南省 我国古代 社会科学院 古代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吴敢 马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0-131,共2页
由中国文化报社、文化艺术出版社、《文学遗产》编辑部、徐州教育学院共同发起并筹备召开的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讨会,于1998年10月19日至10月21日在徐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广州、苏州、郑州、徐州等地的专家及戏... 由中国文化报社、文化艺术出版社、《文学遗产》编辑部、徐州教育学院共同发起并筹备召开的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讨会,于1998年10月19日至10月21日在徐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广州、苏州、郑州、徐州等地的专家及戏曲研究工作者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研讨会综述 戏曲选本 戏曲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 新方法 中国文化 《宋元戏曲史》 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在郑州举行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在会上成立
11
作者 王永健 《江苏社会科学》 1985年第6期54-55,共2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文学遗产》编辑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河南省文学学会联合主持的首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于4月12日——18日在郑州举行。会议是由去年4月在洛阳举行的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文学遗产》编辑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河南省文学学会联合主持的首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于4月12日——18日在郑州举行。会议是由去年4月在洛阳举行的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上,三十多个单位的四十多位同志倡议和发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学术讨论会 河南省 三国演义 古代文学研究 文学遗产 学会 新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思维的发展序貌及基本特征
12
作者 胡天成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3期9-15,共7页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它虽然不象西方剧论那样具有庞大完整、思辨入奥、论证缜密的体系,但它却以独特的风姿屹立在世界戏剧理论之林,为戏剧界学入所景仰。中国这种独特戏曲理论样式的形成和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它虽然不象西方剧论那样具有庞大完整、思辨入奥、论证缜密的体系,但它却以独特的风姿屹立在世界戏剧理论之林,为戏剧界学入所景仰。中国这种独特戏曲理论样式的形成和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戏曲理论家的思维结构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思维方式的研讨,或许可以拓宽我们研究者的视野,从另一视角方位窥探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精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中国古代戏曲 理论思维方式 思维结构 整体思维 戏曲艺术 戏曲创作 曲论 基本特征 朱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曲学会
13
《中文自学指导》 2008年第2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学术年会 周华斌 徐朔方 杜桂萍 现任会长 郭汉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中国戏曲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延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63-67,共5页
古代中国戏曲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宋延平古代中国戏曲对日本的影响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隋唐时期为前段,内容主要是乐舞的流传及影响;宋元明清为后段,内容主要是杂剧和传奇的流传及影响。隋唐阶段是“孕育”中日本对中国的“吸收”;... 古代中国戏曲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宋延平古代中国戏曲对日本的影响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隋唐时期为前段,内容主要是乐舞的流传及影响;宋元明清为后段,内容主要是杂剧和传奇的流传及影响。隋唐阶段是“孕育”中日本对中国的“吸收”;宋元明清阶段是“成熟”后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日本 中国古代戏曲 歌舞伎 《西厢记》 元杂剧 戏剧交流 古代戏剧 古典戏剧 北杂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全面、厚实、新颖的古代戏曲统论——读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
15
作者 许金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12-113,共2页
一部全面、厚实、新颖的古代戏曲统论——读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许金榜在中国古代,恐怕没有任何一种文艺形式像戏曲那样拥有那么多的观众,从文人雅士到妇人孺子,没有看过戏曲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但封建统治阶级却视戏曲为小道... 一部全面、厚实、新颖的古代戏曲统论——读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许金榜在中国古代,恐怕没有任何一种文艺形式像戏曲那样拥有那么多的观众,从文人雅士到妇人孺子,没有看过戏曲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但封建统治阶级却视戏曲为小道末技,史书中没有戏曲作家的传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中国古代戏剧 徐振贵 中国戏曲 统论 艺术形式 民族特色 戏剧发展 特征论 团圆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戏曲文献的目录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倪莉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8年第1期123-127,共5页
文章从目录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戏曲及戏曲目录的发展史,重点梳理各阶段重要的戏曲目录,并探讨了戏曲目录对目录学史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戏曲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旧体出新意 为戏曲写编年——评王永宽先生新著《中国戏曲通鉴》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红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编年体史书 中国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 新意 先生 王永 时间序列 历史记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曲的形成及其晚出的原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续赓 《艺术百家》 1987年第3期88-96,共9页
关于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问题,自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问世已来,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与探讨。但是,迄今为止,仍是众说纷纭,没有得出个一致的结论。其所以如此,我认为主要是由于论者往往在戏剧的概念及其形成的标志上兜圈子,因此,只... 关于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问题,自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问世已来,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与探讨。但是,迄今为止,仍是众说纷纭,没有得出个一致的结论。其所以如此,我认为主要是由于论者往往在戏剧的概念及其形成的标志上兜圈子,因此,只能见仁见智,各持一端了。我们必须另辟蹊径,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一下戏剧艺术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社会条件和内部规律,也许会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的。因此,我不揣浅陋,愿略述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 戏剧艺术 王国维 宋元戏曲 学术界 古希腊戏剧 社会条件 内部规律 印度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
19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共1页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山东省高校“八五”重点学科,我校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7人。1980年以来共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50余名,授予硕士学位37人。本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山东省高校“八五”重点学科,我校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7人。1980年以来共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50余名,授予硕士学位37人。本学科专门图书室收藏《四库全书》等各类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学科 学位授予点 重点学科 文学研究 本学科 中国古代戏曲 中国古代小说 研究生教学 聊斋志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戏曲研究工作者的盛会
20
作者 晓文 《艺术百家》 1985年第1期134-134,共1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季刊)编辑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河南文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讨论会,于四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在郑州举行。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河南文学 学术讨论 文学遗产 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河南省 编辑部 戏曲研究 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