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期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天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9,共11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期依据,不应是哲学理论的变化和古代王朝的兴替,而应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理论即治国富民理论,也就是王道思想的发展变化。以治国理论是否成熟、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分期依据,中国古代思想史应分为五个时期:第一...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分期依据,不应是哲学理论的变化和古代王朝的兴替,而应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理论即治国富民理论,也就是王道思想的发展变化。以治国理论是否成熟、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分期依据,中国古代思想史应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五帝、夏、商、周、春秋九代约3000年,治国思想产生并成熟,主要成果为六经文本,这是“先王之道”时期;第二,春秋战国之交约80年,孔子师徒祖孙继承发展“先王之道”,创造孔学,这是“新王之道”时期;第三,战国子学约300年,两种“王道”均式微,各种新的治国理论竞相创造,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期;第四,汉代至清代约2000年,汉学、理学、心学、朴学兼容并蓄,各有千秋,但始终以“新王之道”为思想理论的核心,这是儒学时期;第五,清末民国约50年,学者痛感国家民族危亡,遂愤而抛弃中国全部传统思想文化,这是全盘西化时期。如此分期,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脉络都十分清晰,学者考察现代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都比较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 分期依据 分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理论特质——从古今学者对孟学的不同定性谈起
2
作者 吴天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古人均视孟学为治国之学,而非今人所认为的哲学。孟子虽有哲学思想,但其核心只是要求恢复井田制“,劳力者”得其食“,劳心者”得世禄,如此而已。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均显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起源于黄帝古城时代,大体与阶级、私有制和国... 古人均视孟学为治国之学,而非今人所认为的哲学。孟子虽有哲学思想,但其核心只是要求恢复井田制“,劳力者”得其食“,劳心者”得世禄,如此而已。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均显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起源于黄帝古城时代,大体与阶级、私有制和国家同源,旨在治国富民,亦让治国君子合理获取有限私利。经五帝夏商周春秋九代发展,春秋时代晚期周朝王官最终将九代的“先王陈迹”定型为六经文本,从而最终形成古人所谓的“先王之道”,今人所谓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之交,孔子师徒祖孙,将六经理论发展为仁学和礼学,从而形成董仲舒所言的“新王之道”。战国诸子细化和分化了先王之道和新王之道,形成百家争鸣的子学。汉至清代的学者反复阐释上述先秦经典,形成经学。总之先王之道、新王之道、战国子学、汉至清代经学,虽千差万别,言人人殊,但本质均为治国富民之学,这才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理论特质。这一理论特质经久不变,主要与中国地理气候、民族融合、文化融合有关,也与古代君子的聪明智慧有关,自有其历史发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儒家 国学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当代价值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杜秀娟 王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66-67,共2页
文章从继承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方法,从教育者"施教"方法的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学相长法、循序渐进法和启示引导法方面以及受教育者的志道与弘毅、自我反省法"、慎独"法以及环境陶冶法... 文章从继承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方法,从教育者"施教"方法的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学相长法、循序渐进法和启示引导法方面以及受教育者的志道与弘毅、自我反省法"、慎独"法以及环境陶冶法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其各自的当代价值,旨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4
4
作者 安丽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05-111,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研究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资源基础。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相一致,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概括说来经历了发轫期、成长期、发展期三个阶段。在... 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研究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资源基础。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相一致,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概括说来经历了发轫期、成长期、发展期三个阶段。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它在学科名称与研究对象、历史起源与历史分期、研究内容与主要特征、历史定位与现代价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也面临着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研究范式有待完善、研究内容有待深化的问题。当前加强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需要加强对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重视,完善其研究范式,深化其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 研究范式 研究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精华例举及其效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岂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7,3,共8页
张岂之教授在该文中,首次从“人学”、“自然”之学、“有对”之学、“会通”之学4个方面,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作了理论概括,指出古代思想文化中关于做人的道理、关于积极探求自然的精神、关于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广泛研究... 张岂之教授在该文中,首次从“人学”、“自然”之学、“有对”之学、“会通”之学4个方面,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作了理论概括,指出古代思想文化中关于做人的道理、关于积极探求自然的精神、关于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广泛研究各种学问的气度都值得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马克思主义 孔子 主体意识 认识论 理论概括 效用 道德修养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围棋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流派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国庆 史国生 《体育文化导刊》 1990年第6期56-59,共4页
围棋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形态显现,其中蕴藏着深厚的内涵,在纹枰纵横的黑白世界里,包孕了中国智慧的基因和复制着中国文化的密码。汉代马融在《弈旨》中说其“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王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 围棋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形态显现,其中蕴藏着深厚的内涵,在纹枰纵横的黑白世界里,包孕了中国智慧的基因和复制着中国文化的密码。汉代马融在《弈旨》中说其“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王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南齐文人沈约说“天下唯有文义,棋书。”元代的虞集则以为:“世道之升降,人事之盛衰,莫不寓是。”清代诗人尤侗更盛赞道:“试观一十九行,胜读二十一史”。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流派 围棋文化 清代诗人 中国古代思想 中国文化 黑白世界 虞集 沈约 尤侗 道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价格十论
7
作者 何炼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99-104,共6页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价格理论十分丰富,仅从有文字可考者来说,不下数十种之多。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我们很好的总结。这里仅就我所掌握的材料,提出价格十论,就其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其演变过程,作一简略的介评。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 基本观点 演变过程 我国古代 古代思想 价值概念 代表人物 重要方面 商品经济 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俄译本“中国古代思想史”
8
作者 维诺格拉多娃 郭威白 《学术研究》 1958年第9期43-44,共2页
杨荣国所著的“中国古代思想史”是第一本译成俄文的、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说明中国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至三百年间古代思想的变革、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论著。杨荣国这本著作描写了古代中国文化生活和思想发展的情形。他用真凭实据证明资产阶... 杨荣国所著的“中国古代思想史”是第一本译成俄文的、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说明中国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至三百年间古代思想的变革、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论著。杨荣国这本著作描写了古代中国文化生活和思想发展的情形。他用真凭实据证明资产阶级的西方中心理论的毫无根据。依照这种西方中心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 古代中国 唯心主义 思想发展 哲学史 唯物主义 哲学范畴 文化生活 中心理论 俄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楊荣国著“中国古代思想史”俄譯本序言
9
作者 楊兴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1期262-269,共8页
六亿中国人民在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之下,在共产党及其領袖毛澤东領导之下,摆脫了帝國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压迫,目前正在順利地进行偉大的社会主义建設。中国人民的敌人拚命想阻撓历史上这种进程,并且不择手段和方法来破坏社会主义建設。在... 六亿中国人民在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之下,在共产党及其領袖毛澤东領导之下,摆脫了帝國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压迫,目前正在順利地进行偉大的社会主义建設。中国人民的敌人拚命想阻撓历史上这种进程,并且不择手段和方法来破坏社会主义建設。在忠实于馬克思列宁主义掩飾之下,进行反动的資产阶級思想的宣傳就是这些手段和方法之一。例如,通过批判俞平伯歪曲古典小說“紅楼夢”的有害作品,揭露出胡适实用主义的反动本質,就可以証明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中国古代思想 中国人民 主观唯心主义 中国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 古代中国 社会主义 列宁主义旗帜 公元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情报思想研究反思:现状、问题与进路
10
作者 刘忠 郑嘉蕾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27,共8页
[研究目的]中国古代情报思想是中国情报学理论发展的源头,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情报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根脉。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和再研究,有助于廓清相关理论认识,厘清研究的思路和重点,进而为实现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 [研究目的]中国古代情报思想是中国情报学理论发展的源头,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情报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根脉。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分析和再研究,有助于廓清相关理论认识,厘清研究的思路和重点,进而为实现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精细化目标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梳理中国古代情报思想的研究现状,反思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症结,进而探索未来该领域研究的推进路径。[研究结果/结论]中国古代情报思想研究需要以国家安全情报为目标导向,突破单纯历史挖掘和文本分析的窠臼,加强对情报思想史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并注重与现代情报理论相结合,与现行学术话语表达体系相融合,全面提升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情报思想 情报理论 军事情报 国家安全情报 情报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儒道思想中的具身认知观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黎晓丹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2-710,共9页
身心合一论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基本观念。身是以"气"为根基,并通过"修身-修心"与"修心-修身"可至天人合一的身体。本文选取中国古代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儒道两家思想,融合现象学视角来诠释中国古代儒道思想... 身心合一论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基本观念。身是以"气"为根基,并通过"修身-修心"与"修心-修身"可至天人合一的身体。本文选取中国古代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儒道两家思想,融合现象学视角来诠释中国古代儒道思想中的身体观对身体主体性的生动凸显,以及从"身-心-世界"三者互为交涉的层次上所建构的特有的认知观。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具身认知观的日益关注,结合中国古代思想视角开展的具身认知研究可在促进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同时促进具身认知研究范式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中国古代儒道思想 身体主体 现象学 体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刍议 被引量:20
12
作者 潘菽 《心理学报》 1984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这里所说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是指中国古代思想中具有科学性的心理学思想。因此所谓心理学思想不是指仅仅和心理学沾上边或有所联系的思想而是指具有科学特点或符合于科学要求的心理学思想。心理学现在已被认为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关键词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 唯物论 古代思想 认识问题 唯心论 科学心理学 天人关系 王廷相 知行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对待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晓芒 郑立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40,共6页
在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持有三个理念:一是"温情与敬意"的态度;二是"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的统一;三是"决定论"与"互动论"的融贯。通过严谨而认真的研究,增强对... 在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持有三个理念:一是"温情与敬意"的态度;二是"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的统一;三是"决定论"与"互动论"的融贯。通过严谨而认真的研究,增强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理论原则、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了解,增强对传统思维方法论意义、文化认同意义的感受,不断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逻辑思想 比较研究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起源与产生 被引量:8
14
作者 祁海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8,共8页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美育传统,西周初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发了“敬德”思想的提出和天命观念理性化、宗教祭祀礼仪的人文化... 对于中国美育思想来说,判断美育思想产生的关键在于是否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艺术来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先王乐教”是早期不自觉的美育传统,西周初期人文精神的觉醒引发了“敬德”思想的提出和天命观念理性化、宗教祭祀礼仪的人文化转向,从而使这个美育传统发展到自觉阶段。因此,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产生于西周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乐教 礼乐 西周 敬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的智慧——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论纲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李砚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32,80,共7页
本文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的发展进行了宏观描述,第一次提出了中国设计思想史的源头是:《周易》对远古设计的描述与认知,并分析了远古设计的两大方面:图像的和物质的。指出《易传》对"卦象"类图像设计解析的意义。本文认为,... 本文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的发展进行了宏观描述,第一次提出了中国设计思想史的源头是:《周易》对远古设计的描述与认知,并分析了远古设计的两大方面:图像的和物质的。指出《易传》对"卦象"类图像设计解析的意义。本文认为,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中国设计的发展和世界对中国设计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源头 发展脉络 《周易》解析 思想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经典联盟思想论纲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鸿石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6期38-56,151,共19页
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思想家对诸侯国之间频繁的联盟行为进行了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这些思考构成中国古代经典联盟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经典联盟思想既有在有关联盟功能、联盟生成等方面与现代西方联盟理论相一致的地方,又有在联盟的... 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思想家对诸侯国之间频繁的联盟行为进行了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这些思考构成中国古代经典联盟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经典联盟思想既有在有关联盟功能、联盟生成等方面与现代西方联盟理论相一致的地方,又有在联盟的目的性以及"非"联盟思想方面显示着中国文化特性和价值追求的独到认识。与现代西方联盟理论相比较,前者赋予联盟行为以极强的道德意味,并已高度内化于中国的联盟实践中;后者则更重视联盟对"均势"的影响。前者主要从抽象的道德角度论述联盟的目的和价值,后者则是用工具理性去看待联盟行为与联盟现象的;前者虽然提出"非"联盟的思想观念,但并未给出除"自强"与"中立"之外其他更具想象力的实践方案,后者虽没有实质性地论及该问题,但却在理论上给出了有可能超越联盟政治的某种实践路径。中国古代经典联盟思想最终虽未像西方联盟思想那样发展成完备的理论形态,但依然以丰富的思想性和对后世中国的深刻影响彰显了自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经典思想 联盟思想 春秋战国 道德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颜光华 刘震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我国古代战略管理思想已经包含着现代企业战略构成的各种要素。它的最大特征是追求战略整体或系统的优势而非局部优势,并且这种优势不是静止的,而是在动态中形成的。衡量战略成功的标准是战略能否使所做的事情获得成功。最为可贵的是我... 我国古代战略管理思想已经包含着现代企业战略构成的各种要素。它的最大特征是追求战略整体或系统的优势而非局部优势,并且这种优势不是静止的,而是在动态中形成的。衡量战略成功的标准是战略能否使所做的事情获得成功。最为可贵的是我国古代战略管理思想最早提出了战略的好坏是由战略的制定以及实施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后果所带来的成本、风险、代价的高低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乐教思想与当代音乐教育哲学构建 被引量:12
18
作者 褚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3期45-50,共6页
自近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理论工作者多从西方教育哲学思想中寻找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支撑,忽略从中国古代乐教思想中挖掘构建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根基。本文梳理了中国传统乐教思想的核心及两大脉络的分、合嬗变过程,剖析了中国... 自近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理论工作者多从西方教育哲学思想中寻找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支撑,忽略从中国古代乐教思想中挖掘构建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根基。本文梳理了中国传统乐教思想的核心及两大脉络的分、合嬗变过程,剖析了中国古代乐教思想中蕴涵的主要哲学问题,认为:在古人看来,"和"与"乐"是音乐教育最根本的性质,而"致和"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和目的,这应该成为构建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乐教思想 当代音乐教育哲学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异化思想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国柱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4期19-25,共7页
“异化”这个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中,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在卢梭的社会学说中,在英国古典经济学中,就已经出现了。特别是黑格尔把“异化”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因此,“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中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所谓“异化”是指主体发展到... “异化”这个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中,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在卢梭的社会学说中,在英国古典经济学中,就已经出现了。特别是黑格尔把“异化”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因此,“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中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所谓“异化”是指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从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出客体,这个客体又作为一种外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 上帝 人格化 宗教 统治者 神学唯心主义 中国古代思想 破除迷信 有神论 富贵在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中正统观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文光 文卫霞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70,共8页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从未中断。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上有一个强大的内生动力存在,这个内生动力,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一统思想。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政治家都把追求国家的大一统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且不断实践。...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从未中断。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上有一个强大的内生动力存在,这个内生动力,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一统思想。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政治家都把追求国家的大一统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且不断实践。大一统思想中包含着正统观念,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所具有的合法性。在多民族中国处于多个政权同时并立的历史时期,正统观念的实践是十分丰富的。正统观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凝聚力之一,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 正统观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