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谈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
燕国材
|
《心理学探新》
|
1984 |
1
|
|
2
|
王充心理学思想新论——兼议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研究方法 |
尹文清
|
《心理学报》
|
1988 |
2
|
|
3
|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刍议 |
潘菽
|
《心理学报》
|
1984 |
20
|
|
4
|
文艺心理学应重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资料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5
|
组织起来,挖掘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宝藏 |
潘菽
高觉敷
|
《心理学报》
|
1983 |
16
|
|
6
|
研究中国心理学史刍议 |
杨鑫辉
|
《心理学报》
|
1983 |
8
|
|
7
|
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新进展 |
杨鑫辉
|
《心理学报》
|
1988 |
3
|
|
8
|
论潘菽教授对中国心理学史的贡献 |
杨鑫辉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9
|
十年来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进展与反思 |
朱永新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0
|
高觉敷心理学思想的当代启示与价值 |
贾林祥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1
|
试论中国心理学史中的身心关系问题 |
汪青
|
《心理学探新》
|
1985 |
2
|
|
12
|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分册 心理学史 |
|
《应用心理学》
|
1984 |
0 |
|
13
|
高觉敷教授在心理学史上的贡献 |
马文驹
|
《心理科学进展》
|
1987 |
2
|
|
14
|
庆祝潘菽教授从事心理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六十年 |
赵莉如
李令节
|
《心理学报》
|
1987 |
1
|
|
15
|
立足批判 锐意探新——读潘菽教授《心理学简札》 |
陈沛霖
|
《心理学探新》
|
1984 |
2
|
|
16
|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学思考 |
杨鑫辉
|
《心理学探新》
|
1986 |
3
|
|
17
|
中国古代若干个性理论 |
杨鑫辉
陈启筠
|
《心理学探新》
|
1984 |
0 |
|
18
|
学贯中西 桃李满园——庆祝高觉敷教授从教六十三周年 |
马文驹
|
《心理学探新》
|
1987 |
2
|
|
19
|
对“生之谓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
武任恒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0 |
0 |
|
20
|
用行动纪念潘菽先生逝世三十周年 |
张凯丽
汪凤炎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