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官制文化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22-323,共2页
整理并论述了中国古代官制文化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 ,并对其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溯源和分析。说明了中国古代官制源于传统文化 ,而官制文化又作为文化背景对中医学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为《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理论研究提... 整理并论述了中国古代官制文化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 ,并对其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溯源和分析。说明了中国古代官制源于传统文化 ,而官制文化又作为文化背景对中医学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为《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官制 文化背景 黄帝内经 运气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代官制的有益探索——《中国历代官制(上册)》评介
2
作者 张俊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年第3期128-129,共2页
【正】 我国是一个有着4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古代官制,如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明清时期的内阁制,地方制度的郡县制或省州县... 【正】 我国是一个有着4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古代官制,如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明清时期的内阁制,地方制度的郡县制或省州县三级制,以及培养、考试、选拔、监察、弹劾官吏制度,等等。作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产物,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既有其合理、进步乃至科学的一面,也有其落后、腐败、有害的一面。其进步面表现为:它们对维护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政权建设,改善吏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物质生产,推动文化教育事业,促进朝政清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代 中国古代官制 秦汉时期 官吏制度 明清时期 中央集权制 隋唐时期 上册 文化教育事业 郡县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学士院名物制度志略 被引量:3
3
作者 龚延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52-60,共9页
在唐宋以后的中国封建政治舞台上,翰林学士职官,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因朝代更换,历经变革,“其建置纷殊,名号异同,未可仆数.”翰林学士职官名物制度的复杂,给文史工作者带来了不易区别的困难.即以宋代为例,既有学士院之名,又有翰林... 在唐宋以后的中国封建政治舞台上,翰林学士职官,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因朝代更换,历经变革,“其建置纷殊,名号异同,未可仆数.”翰林学士职官名物制度的复杂,给文史工作者带来了不易区别的困难.即以宋代为例,既有学士院之名,又有翰林院、翰林司之称;官署为学士院,官员却称翰林学士;官印更是独存旧格,沿用五代“翰林院学士印”之六字印文.及元人修《宋史·职官志》,居然误以“翰林学士院”为正式官署名,赫然作为标题,列于正史之中.今人受其影响,在一些有关宋人诗词著作译文中,因而出现了将“翰林院”当作“学士院”的误解.疑似之迹,不可不察.为了避免以讹传讹,贻误后世,笔者于授《中国古代官制史》课程之余,撰成斯篇,谨供讨论.[学士院]一、职源学士院之名,始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故事,驾在大内,则于明福门内置院;驾在兴庆宫,则于金明门内置院;今在右银台门之北第一门东向,榜曰‘翰林之门’,其制高大重复,号为‘朝门’,入门直西为学士院,即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也.”这是唐人李肇所记,当为可信.宋代沿置,学士院为正式官名.有冒称“翰林院”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士院 翰林学士承旨 翰林院 翰林待诏 宋代 职官 中书舍人 宋会要辑稿 中国古代官制 唐玄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