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古代采伐渔猎伦理思想探析
- 1
-
-
作者
齐文涛
-
机构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25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农业伦理思想研究”(17CZS048)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政专项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育人功效研究”(SJGSZ202200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国古代针对野生动植物利用逐渐形成系列的伦理规范,是为采伐渔猎伦理思想。采伐要求不伐夭蘖,还要求斩伐以时,即春夏禁砍、九月始伐。狩猎要求不焚林薮、不合围、不掩群、不覆巢,要求不麛不杀胎、不卵不,还要求田猎以时,即春夏禁狩,约九月十月始猎兽、七月八月始猎禽。渔捕要求不涸泽而渔,要求禁鲲鲕、禁孕别,还要求渔捕以时,即夏季禁捕、约十二月正月始渔,也有说十月始渔。总体可用焚涸之禁、童胎之禁、非时之禁进行概括。中国古代采伐渔猎伦理思想以对野生动植物的持续利用为最终旨归。这些思想表明先民对野生动植物利用试图保持比较充分的节制,可以视为先民对生态环境作出文化的生物性适应。挖掘并整理分析先民采伐渔猎伦理思想,能够促进今人野生动植物利用规范的完善和内化。
-
关键词
采伐
渔猎
中国古代农业伦理
文化适应
持续利用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