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美学思想对古代书法家的影响
1
作者 朱以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庄子脍炙人口的《养生主》一文中形象地描述了庖丁解牛的审美创造之后,他并不是停留在对庖丁高超技艺的欣赏之中,并不仅仅是对高超的解牛技术的赞赏,他要得出的是“养生”的道理。中国古代书法家利用书法艺术技巧的掌握和发挥,来达到一... 庄子脍炙人口的《养生主》一文中形象地描述了庖丁解牛的审美创造之后,他并不是停留在对庖丁高超技艺的欣赏之中,并不仅仅是对高超的解牛技术的赞赏,他要得出的是“养生”的道理。中国古代书法家利用书法艺术技巧的掌握和发挥,来达到一种养生的效果,这是和庄子学说中人生观和本体论契合的。王羲之所谓的“书者,玄妙之使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就是这方面的解释。晋代书坛是庄子学说渗透最深的一个朝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书法 庄子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书法 书法艺术 审美创造 艺术技巧 书法线条 苏东坡 艺术境界 书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时代与书法
2
作者 尹旭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3-97,共5页
熟悉中国书法史的人,大概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中国书法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并不是循着一种美的风格特色直线前进的,而是用不同的风格特色竖立起自己的历史丰碑的。如人们所公认的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元书尚姿、明书尚态... 熟悉中国书法史的人,大概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中国书法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并不是循着一种美的风格特色直线前进的,而是用不同的风格特色竖立起自己的历史丰碑的。如人们所公认的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元书尚姿、明书尚态、清书尚势等。因此,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自晋代至清代的真正美学意义上的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也就是“韵”、“法”、“意”、“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观念意识 中国书法 书法作品 中国古代书法 风格特色 艺术类型 美学意义 艺术史 表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得糊涂”: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
3
作者 赵代君 《社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48-48,共1页
每每见到“难得糊涂”四字作为条幅高悬于文人雅士的客厅、书房,而且还是许多人的口头禅和托词,我便在心里嘀咕:“糊涂即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当今不少人大到时势政治、方针政策,小到家庭琐事,邻里关系已经够糊涂的了,又... 每每见到“难得糊涂”四字作为条幅高悬于文人雅士的客厅、书房,而且还是许多人的口头禅和托词,我便在心里嘀咕:“糊涂即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当今不少人大到时势政治、方针政策,小到家庭琐事,邻里关系已经够糊涂的了,又有何难之有?”端视“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手迹拓印:“难得糊涂”四字,看似歪歪倒倒,实则字体结构错落有致,间架布局疏密相间。倘将这四字作为书法来欣赏,不失为中国古代书法艺苑中难得的精品,但如果作为座右铭,当作人生和行为准则,则大谬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生活 邻里关系 行为准则 政治 中国古代书法 扬州八怪 体结构 郑板桥 逃避 方针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