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参政党的政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勇 董树彬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5-137,共3页
衡量一个政党的政党性,主要依据于这个政党是否具有阶级或阶层性并且能够代表这些阶级或阶层利益,同时,是否具备必要党员、纲领、组织机构以及是否围绕着取得政权或者参与政权而存在。显然,中国参政党都符合这些标准,具有名副其实的政... 衡量一个政党的政党性,主要依据于这个政党是否具有阶级或阶层性并且能够代表这些阶级或阶层利益,同时,是否具备必要党员、纲领、组织机构以及是否围绕着取得政权或者参与政权而存在。显然,中国参政党都符合这些标准,具有名副其实的政党性。尽管如此,部分不明事理或别有用心的人仍然对中国参政党所具有的阶级基础的历史性转变、不以夺取政权而存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些特性提出了质疑。对这些问题作出强有力的理论回应,是一个理论工作者应该承担的理论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参政党 政党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路径选择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彦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199,共3页
政党政治是当代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整合和凝聚社会各阶层的组合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国强民富,是中国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共同使命,在加强执... 政党政治是当代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整合和凝聚社会各阶层的组合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国强民富,是中国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共同使命,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同时,必须不断增强参政能力建设。因此,站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研究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的路径和对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参政党 参政能力建设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参政党的基本特性及其主要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志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86,共3页
目前,世界上的政党政治主要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两种形式。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两种形式,即对中国共产党而言的执政党政治和对中国各民主党派而言的参政党政... 目前,世界上的政党政治主要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两种形式。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两种形式,即对中国共产党而言的执政党政治和对中国各民主党派而言的参政党政治。中国参政党的基本特性是政治目标的趋同性、治国理政的参与性、成员构成的精英性和基层组织的松散性;中国参政党的主要作用是合力作用、协商作用、监督作用和纽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政党政治 中国参政党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中国参政党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建东 《理论月刊》 2008年第2期25-27,共3页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已形成共识,在此大背景下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十七大的最新精神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国参政党建设的科学指南,为适应这...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已形成共识,在此大背景下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十七大的最新精神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国参政党建设的科学指南,为适应这种划时代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参政党必须在内部组织建设和民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民主化建设和相应的程序化法制化建设,做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文明与和谐的先锋和促进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参政党 民主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对政党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许奕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8,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新型政党类型,也是中国的政党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各类型政党的显著特征。参政党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作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政治主体,实现了民主党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新型政党类型,也是中国的政党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各类型政党的显著特征。参政党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作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政治主体,实现了民主党派性质及其政治地位的科学定位,一定意义上也解决了民主党派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为构建我国政党政治理论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我国政党政治生活中以其独特的政党属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实践,丰富了对政党属性、政党关系、民主形式等方面的认识,为世界政党政治增添了新的内涵。这也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中西方政党政治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积极构建更为广义的政党政治理论,拓展新的民主政治理论研究空间,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政党政治 多党合作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与共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钱再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11,共9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自身建设中,思想政治建设是核心和根本。换句话说,思想政治建设是带动参政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机关建设的根本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主题是同心。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同心是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自身建设中,思想政治建设是核心和根本。换句话说,思想政治建设是带动参政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机关建设的根本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主题是同心。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同心是源于共同政治文化背景的思想政治认同,是在广泛的政治联盟中始终坚守的思想政治底线,是基于共同政治价值取向形塑的思想政治意识。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其与执政党的政治共识是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理论建设、践行政治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过程之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在政治方向上引领同心、增进认同,在政治文化中涵育同心、扩大共识,在政治协商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党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统一战线 思想政治建设 新型政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党派的影响力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守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
民主党派影响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主要包括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等。民主党派的影响力由其代表性决定,并反作用于代表性,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民主党派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反映参政党与执政党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否牢固,群众基础和社会... 民主党派影响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主要包括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等。民主党派的影响力由其代表性决定,并反作用于代表性,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民主党派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反映参政党与执政党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否牢固,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是否扎实的问题,并直接制约着参政党功能的充分实现,更影响到建设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扩大民主党派的影响力既是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加强和促进政党协商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党派 政党协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