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创造性阐释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 |
陈其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2
|
发扬目录学的优良传统开拓目录学研究新领域 |
韩承铎
|
《图书与情报》
|
1984 |
1
|
|
3
|
梁启超与历史编纂学的近代转型 |
刘永祥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4
|
史学“求真”内涵的演变与历史编纂学的发展 |
罗炳良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5
|
历史编纂之体的思考与传统史家的求真追求 |
向燕南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6
|
关于维吾尔族历史编纂学的若干问题 |
魏良弢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7
|
论中国史学的起源 |
李颖科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8
|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学叙述 |
赵朝峰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9
|
白寿彝先生论历史编纂的创新 |
张峰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0
|
历史、虚构与中国古代叙事 |
毛宣国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8 |
2
|
|
11
|
广东历史学会关于中国史学史的范围、内容与分期问题的讨论 |
|
《学术研究》
|
1963 |
3
|
|
12
|
古籍整理和通史编纂 |
白寿彝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3
|
|
13
|
刘耿生:政府决策要借鉴历史智慧 |
王天泉(整理)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4
|
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根本目的何在?——对《简论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史学史》一文的商榷 |
林迅
|
《文史哲》
|
1965 |
0 |
|
15
|
论秦汉时期史学的成长(上) |
邹贤俊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16
|
“名山事业”:史家强烈的使命意识 |
陈其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7
|
论古代史家的信史追求 |
陈其泰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8
|
略论孔子治史的原因与条件 |
李汉林
|
《湖湘论坛》
|
1994 |
0 |
|
19
|
从师始末 |
王勋敏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