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造性阐释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其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3,共7页
中国古代优秀史著不仅记载了丰富详确的史实,寓含着高度的民族智慧,而且体现了精深的构思和编纂技巧,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史书体例精心安排,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发掘和总结的重要课题。体例精当是为了更加恰当地再现客观历史... 中国古代优秀史著不仅记载了丰富详确的史实,寓含着高度的民族智慧,而且体现了精深的构思和编纂技巧,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史书体例精心安排,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发掘和总结的重要课题。体例精当是为了更加恰当地再现客观历史,是古代杰出史家编纂思想的组成部分;不同时代的史学名著在体例上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了史家的创新精神;精当运用体例又催生出史书在布局和结构上的协调、和谐之美。因此,体例精当具有思想性、创新性和审美价值的意义,对此进行专题探讨是推进中国历史编纂学研究值得重视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编纂学 史书体例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司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山事业”:史家强烈的使命意识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其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6,共6页
古代史家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著史,是中国先民历史意识高度发达的突出体现。司马迁著《史记》以"通古今之变";杜佑为寻找"匡拯之方"而著成《通典》;司马光以"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作为主编《资治通鉴》的宗旨;班固父子、李延寿父... 古代史家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著史,是中国先民历史意识高度发达的突出体现。司马迁著《史记》以"通古今之变";杜佑为寻找"匡拯之方"而著成《通典》;司马光以"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作为主编《资治通鉴》的宗旨;班固父子、李延寿父子等两代人呕心沥血著史;近代史家魏源等人满怀爱国义愤,把著史与御侮图强事业结合起来:这一切无不为推进中国史学的高度发达和丰富中华文化优良传统作出重要建树,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深入发掘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山事业” 史家使命意识 中国历史编纂学优良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