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我国历史时期编辑劳动形态的发展阶段
被引量:
3
1
作者
许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3-128,共6页
编辑学在我国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是 2 0世纪 80年代后才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 ,但编辑劳动作为人类自古至今的一项文化活动却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且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种劳动形态亦不断发展变化。这种变化在我国大致可分作四个时...
编辑学在我国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是 2 0世纪 80年代后才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 ,但编辑劳动作为人类自古至今的一项文化活动却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且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种劳动形态亦不断发展变化。这种变化在我国大致可分作四个时期 :一、殷商至西汉 ;二、东汉至宋代 ;三、元代至清朝末年 ;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时期
编辑劳动形态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7
2
作者
文焕然
何业恒
+1 位作者
江应樑
高耀亭
《思想战线》
1979年第6期43-57,共15页
一、引言关于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研究,前人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当时作者的着眼点不同,因此对野象在历史时期分布的范围、野象分布变迁的情况及其原因,看法还有差别。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试从历史动物地理的角...
一、引言关于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研究,前人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当时作者的着眼点不同,因此对野象在历史时期分布的范围、野象分布变迁的情况及其原因,看法还有差别。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试从历史动物地理的角度出发,初步整理分析了历史文献,结合地理、动物、考古、文物、甲骨文、金石等方面的资料,辅以云南西南部等地的调查访问,着重探讨近六、七千年来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及其原因,也许不是无益的。限于水平,错误恐所难免,敬希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时期
甲骨文
历史
文献
少数民族
淮河以南
黄河流域
云南
岭南地区
十七世纪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周期性与中国地震活动期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1
3
作者
于希贤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2期70-81,共12页
在人类历史时期,气候有没有变迁、气候是按怎样的形式来变迁的?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过去的一些世纪里,以德国汉芬和法国阿拉哥为代表所持的“气候一成不变”论破产了。后来欧洲又有人提出“气候直...
在人类历史时期,气候有没有变迁、气候是按怎样的形式来变迁的?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过去的一些世纪里,以德国汉芬和法国阿拉哥为代表所持的“气候一成不变”论破产了。后来欧洲又有人提出“气候直进变化”论,认为地中海会一个劲地干涸下去。现在这一理论也被人们抛弃了。近些年来,气候(?)周期论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气候是以怎样的周期来变迁的呢?大家的认识并不一致。一般都把气候变迁的周期仅仅理解为只有固定周期,如1800年周期;1000年周期;510年周期;260年周期;242年周期;170年周期;88年周期等。但是,所提出来的不少固定周期,有的只在局部地方出现过,有的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而下一次的周期则大大缩短了。于是又有人把长短复杂的周期,“彼此重叠”,而“实际表现的结果并不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迁
地震活动期
中国历史时期
年周期
周期性
固定周期
变化周期
寒冷期
螺旋曲线
十七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打破王朝体系问题的看法
4
作者
尚同
《学术研究》
1959年第4期15-16,共2页
有组织地发挥集体力量编篡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中国通史,是当前我们史学界一个极为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在研究中国通史的编写方法时,首先接触到的便是关于王朝体系问题。
关键词
中国
通史
王朝
历史
内容
体系
符号
中国历史时期
时代
唯物史观
史学界
具体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历史时期编辑劳动形态的发展阶段
被引量:
3
1
作者
许正文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3-128,共6页
文摘
编辑学在我国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是 2 0世纪 80年代后才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 ,但编辑劳动作为人类自古至今的一项文化活动却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且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种劳动形态亦不断发展变化。这种变化在我国大致可分作四个时期 :一、殷商至西汉 ;二、东汉至宋代 ;三、元代至清朝末年 ;四。
关键词
中国历史时期
编辑劳动形态
发展阶段
Keywords
different periods of China's history
patterns of editing work
phases of development
分类号
G239.29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7
2
作者
文焕然
何业恒
江应樑
高耀亭
出处
《思想战线》
1979年第6期43-57,共15页
文摘
一、引言关于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研究,前人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当时作者的着眼点不同,因此对野象在历史时期分布的范围、野象分布变迁的情况及其原因,看法还有差别。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试从历史动物地理的角度出发,初步整理分析了历史文献,结合地理、动物、考古、文物、甲骨文、金石等方面的资料,辅以云南西南部等地的调查访问,着重探讨近六、七千年来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及其原因,也许不是无益的。限于水平,错误恐所难免,敬希指正。
关键词
中国历史时期
甲骨文
历史
文献
少数民族
淮河以南
黄河流域
云南
岭南地区
十七世纪
十三年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周期性与中国地震活动期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1
3
作者
于希贤
机构
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2期70-81,共12页
文摘
在人类历史时期,气候有没有变迁、气候是按怎样的形式来变迁的?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过去的一些世纪里,以德国汉芬和法国阿拉哥为代表所持的“气候一成不变”论破产了。后来欧洲又有人提出“气候直进变化”论,认为地中海会一个劲地干涸下去。现在这一理论也被人们抛弃了。近些年来,气候(?)周期论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气候是以怎样的周期来变迁的呢?大家的认识并不一致。一般都把气候变迁的周期仅仅理解为只有固定周期,如1800年周期;1000年周期;510年周期;260年周期;242年周期;170年周期;88年周期等。但是,所提出来的不少固定周期,有的只在局部地方出现过,有的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而下一次的周期则大大缩短了。于是又有人把长短复杂的周期,“彼此重叠”,而“实际表现的结果并不十分明显。”
关键词
气候变迁
地震活动期
中国历史时期
年周期
周期性
固定周期
变化周期
寒冷期
螺旋曲线
十七世纪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打破王朝体系问题的看法
4
作者
尚同
出处
《学术研究》
1959年第4期15-16,共2页
文摘
有组织地发挥集体力量编篡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中国通史,是当前我们史学界一个极为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在研究中国通史的编写方法时,首先接触到的便是关于王朝体系问题。
关键词
中国
通史
王朝
历史
内容
体系
符号
中国历史时期
时代
唯物史观
史学界
具体内容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我国历史时期编辑劳动形态的发展阶段
许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
文焕然
何业恒
江应樑
高耀亭
《思想战线》
1979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周期性与中国地震活动期问题的探讨
于希贤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打破王朝体系问题的看法
尚同
《学术研究》
195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