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建世界一流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为什么要研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10
1
作者 葛剑雄 周筱赟 《东南学术》 2002年第4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人物访谈 葛剑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沙区城市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岳耀杰 王静爱 +3 位作者 易湘生 史培军 邹学勇 张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0,共6页
开展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研究,对促进中国北方沙区城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城市风沙灾害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北方沙区城市风沙灾害危险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沙区风沙灾害高危城市主要... 开展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研究,对促进中国北方沙区城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城市风沙灾害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北方沙区城市风沙灾害危险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沙区风沙灾害高危城市主要分布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和古尔班通特沙漠南缘、甘肃省以及宁—陕—蒙3省区接壤区。重度危险以上的城市共计35个,占参评城市的51%,其中,极度危险的城市有12个,由西向东依次为乌鲁木齐、和田、中卫、乌海、包头、榆林、通辽等。近邻沙源是城市风沙灾害的主要诱因,应该加以重点治理;经济发达城市应该重点保护。减轻土壤风蚀的城市周边沙化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的方法与技术应是防治城市风沙灾害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沙区 城市风沙灾害 危险度评价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中国耕地面积空间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党安荣 田青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50,共6页
本文以1985年与1994年我国各县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地理信息(GIS)为分析手段;从空间变化特征、变化成因及变化趋势三个方面,着重对1984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
关键词 中国 耕地面积 空间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回顾 被引量:7
4
作者 秦其明 袁胜元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2-16,共5页
从地理数据库的建设、GIS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GIS应用、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和产业化、人员培训及学术交流等几个方面对 GIS在中国的发展作一历史回顾。我国的 GIS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 ,但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 GIS已在我国许多... 从地理数据库的建设、GIS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GIS应用、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和产业化、人员培训及学术交流等几个方面对 GIS在中国的发展作一历史回顾。我国的 GIS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 ,但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 GIS已在我国许多领域与部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显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广阔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历史回顾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边缘海新生代沉积盆地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潮汕坳陷区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许惠平 王家林 陈华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系统设计了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库结构并制订了各种资料分类、编码和命名等规定 ,为整个中国边缘海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基底特征及其构造格局研究提供一致的标准 ,便于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在ArcInfo下以潮汕坳陷区为例 ,建立了包括重磁异常及... 系统设计了信息系统包括数据库结构并制订了各种资料分类、编码和命名等规定 ,为整个中国边缘海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基底特征及其构造格局研究提供一致的标准 ,便于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在ArcInfo下以潮汕坳陷区为例 ,建立了包括重磁异常及其处理结果、海底地形图、海水深度资料、断裂分布 ,重磁基底深度、中生界厚度、火成岩分布等的地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生代 沉积盆地 地理信息系统 潮汕坳陷区 数据库 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四历史文化街区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伯钢 张保钢 冯仲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205-207,共3页
为保护和复兴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基于MapObject 2.2和Access数据库,应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北京市西四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历史文化街区西四北头条到西四北八条四合院包括院落位置及分布的图形图片、基本情... 为保护和复兴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基于MapObject 2.2和Access数据库,应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北京市西四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历史文化街区西四北头条到西四北八条四合院包括院落位置及分布的图形图片、基本情况汇总、房产地籍、户籍在内的各类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查询、编辑更新.系统具有数据量大、查询快捷、更新方便、图文表一体化存储管理显示及开发成本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四 地理信息系统 历史文化街区 数据更新 二进制大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以近代北京城市分区研究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鲍宁 赵寰熹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65,共7页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历史地理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GIS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其中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小尺度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GIS的应用状...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历史地理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GIS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其中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小尺度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GIS的应用状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并以民国时期北京城内学校格局研究和学校集中指数的计算为例,尝试将量化分析方法应用于城市分区研究当中,并探讨其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地理 地理信息系统(GIS) 分区研究 民国北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极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其在互联网上的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清华 陈能成 +1 位作者 鄂栋臣 温家洪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利用GeoStar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 ,结合我国近 2 0年来的南极考察测绘资料 ,建立了中国南极地理信息系统 ,并在互联网上发布。本文简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基本功能 ,在此基础上 ,对其今后更好地为我国南极考察、科研和管理提供服务... 利用GeoStar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 ,结合我国近 2 0年来的南极考察测绘资料 ,建立了中国南极地理信息系统 ,并在互联网上发布。本文简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基本功能 ,在此基础上 ,对其今后更好地为我国南极考察、科研和管理提供服务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地理信息系统 互联网 GEOSTAR 中国 GIS 设计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国前寒武纪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赵玉灵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1年第4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 前寒武纪 地理 同位素年代学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10
作者 米红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城市 信息系统集成 软硬件系统 计划 规定 能力 内容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第五次人口普查 人口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燃煤电厂SO_2总量控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奔 赵文晋 +2 位作者 董德明 李海生 于正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0-362,共3页
探讨了中国燃煤电厂SO2总量控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其污染源数据来自我国100MW以上发电机组的电厂。利用空间数据反映其空间位置和几何特征;利用属性数据反映其自然和环境影响特征,并通过共同关键字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 探讨了中国燃煤电厂SO2总量控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其污染源数据来自我国100MW以上发电机组的电厂。利用空间数据反映其空间位置和几何特征;利用属性数据反映其自然和环境影响特征,并通过共同关键字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应用SQL语言实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利用统计图和专题图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各污染源的SO2排放情况及其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燃煤电厂 SO2 总量控制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二氧化硫 排放控制 大气污染 酸雨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视角下野生蕙兰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鑫宇 龙梅 刘志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1272,共12页
【目的】明晰野生蕙兰Cymbidium faberi的分布与演变,有助于探究中国蕙兰自然种群的演替规律,为当代蕙兰自然种群的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ArcGIS平台,构建野生蕙兰历史地理信息数据库,对1368年以来野生蕙兰的时空分布及其... 【目的】明晰野生蕙兰Cymbidium faberi的分布与演变,有助于探究中国蕙兰自然种群的演替规律,为当代蕙兰自然种群的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ArcGIS平台,构建野生蕙兰历史地理信息数据库,对1368年以来野生蕙兰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①自1368年以来,野生蕙兰主要分布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区域,分布中心由28.585°N,113.503°E逐渐向29.365°N,112.675°E迁移。1368—1644年主要聚集于江南、广东、福建和四川、云南交界处。1644—1912年在四川、云南一带聚集程度减弱;1949—1978年四川、重庆地区聚集程度增强;1978年至今,野生蕙兰呈多点聚集,湖北、陕西等地成为新的聚集区;②气温、降水量、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水源缓冲距离等自然因素直接作用于野生蕙兰的分布,其主要分布于年平均气温为15~25℃,pH为5.3~6.2的温热铁铝土区及海拔为620~980 m、坡度为19.9°~25.0°的南坡或东南坡,且离水距离为1000~2000 m内的区域。③农业垦殖以及工业发展等人为活动间接影响野生蕙兰的分布与迁移。【结论】野生蕙兰主要聚集于中国南方地区,并趋于向高纬度地区迁移,其分布受气温和降水量影响显著,人为活动间接导致了其分布数量的减少,应对江南、广东、福建、云南、贵州、陕西、湖北等典型区域的野生蕙兰适生区进行营建或扩建,以加强对野生蕙兰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蕙兰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历史人文地理信息系统”研制取得阶段性进展 被引量:4
13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经过4年艰苦的团队工作和加班加点的奋战,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领衔主持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历史人文地理信息系统”项目,近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关键词 上海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 国际化大都市 人文 历史 制取 团队工作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McMaster R B Lindberg M 赵园春 《导航定位学报》 2004年第1期23-24,共2页
GIS可以有效地获取、存储、分析并显示空间数据及与其相关的空间可寻址的数据集。大量的空间数据都与人口统计有关,包括人口普查局的TIGER文件。TIGER文件指可进行空间分析和制图的地理编码的街道和调查单元的文件。现在。
关键词 国家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人口普查数据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三维断层模型Web展示原型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熙彦 鲁人齐 +3 位作者 张金玉 孙晓 徐芳 陈桂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7,共13页
活动断层的三维结构和模型是地震危险性研究的基础参数和重要数据。随着对接近真实形态的活动断层三维模型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对这类模型数据的共享及研究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数据共享课题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如何构建基于Web的三维断层模... 活动断层的三维结构和模型是地震危险性研究的基础参数和重要数据。随着对接近真实形态的活动断层三维模型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对这类模型数据的共享及研究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数据共享课题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如何构建基于Web的三维断层模型展示平台,提高数据共享水平和用户体验。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川滇地区)三维断层模型Web展示原型系统①是基于Arc GIS 10.6企业版的Web App Builder工具构建的一个实验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基于Web GIS的三维展示系统的基本功能,并成功测试了更适用于地震行业标准的用户交互方式、基本功能、场景数据迁移方案和三维场景设计方案。场景数据从三维断层建模平台到GIS平台的迁移,是实现基于Web GIS三维展示系统的基础。场景中展示的三维数据采用与二维数据标准一致且视觉上融合度高的可视化方案。实践结果表明,三维数据从建模平台迁出后,应结合数据可视化方案,在属性层面上与二维数据相融合,以保证二维和三维数据在视觉上较好地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三维断层模型 WEB 原型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成立十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16
《遥感信息》 CSCD 2004年第4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协会 十周年 信息系统 大会 成立 信息 名誉会长 中国地理 科技工作者 开幕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
17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2期66-66,共1页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定于2005年10月17~18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第九届年会。会议主题是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主要议题: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及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地理空间信息平台融入电子政务的现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共...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定于2005年10月17~18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第九届年会。会议主题是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主要议题: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及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地理空间信息平台融入电子政务的现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与公共服务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模式,电子政务与地理空间信息的整合、标准化、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电子政务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建设的软件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第九届 年会 协会 中国 地理空间信息 电子政务建设 空间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建设 2005年 信息产业化 会议主题 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 平台模式 公共服务 信息共享 信息安全 网络管理 开发应用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
18
作者 诺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周成虎院士,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专家,1964年8月生,江苏省海安县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87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现任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0年以来,历任中国科学院... 周成虎院士,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专家,1964年8月生,江苏省海安县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87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现任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0年以来,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第一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主题号家组专家、国家遥感中心专家、国土资源部特邀名誉号员,《遥感学报》、《地理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国际地理信息科学》(IJGIS)等杂志编委、副主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应用 专家 国家“863”计划 国土资源部 中国地理学会 实验室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中国土壤侵蚀预报信息系统 被引量:43
19
作者 章文波 刘宝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2,共4页
土壤侵蚀预报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动态分析处理土壤侵蚀信息,适时定量预报土壤侵蚀,进行水土保持规划和评价的重要技术基础。系统介绍了中国土壤水蚀预报信息系统的研制目标、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的实际应用评价。
关键词 GIS 中国土壤侵蚀预报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 系统应用 土壤侵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学科的思考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郑贵洲 吴信才 郭际元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9-31,共3页
详细列举了国内外 GIS研究机构、设置 GIS专业的大学及流行的 GIS软件 ,阐述了中国地质大学设置“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专业的意义 ,分析了促进该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学 中国地质大学 课程 GIS专业 GI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