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瓜曲叶病毒侵染新疆吐鲁番西葫芦的分子检测
1
作者 储天然 廖锴 +9 位作者 罗文芳 何伟 许建军 王少骅 石延霞 谢学文 李磊 范腾飞 李宝聚 柴阿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2023年在新疆吐鲁番部分西葫芦植株上发现叶片卷曲、扭曲、褪绿、黄化等疑似病毒病的症状,为精确鉴定侵染新疆吐鲁番地区西葫芦的病毒种类,利用4对DNA双组分双生病毒引物和10对RNA病毒引物对采集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含有目标条带的扩增产... 2023年在新疆吐鲁番部分西葫芦植株上发现叶片卷曲、扭曲、褪绿、黄化等疑似病毒病的症状,为精确鉴定侵染新疆吐鲁番地区西葫芦的病毒种类,利用4对DNA双组分双生病毒引物和10对RNA病毒引物对采集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含有目标条带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序列提交至NCBI数据库并进行BLAST比对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组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SLCCNV)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出了742 bp和539 bp的特异性目标片段。BLAST比对显示采自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病毒分离物与SLCCNV聚在同一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与数据库中其他病毒分离物存在相对较远的遗传距离,说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西葫芦植株被中国南瓜曲叶病毒所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曲叶病毒 分子鉴定 SLCCNV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诱雌技术研究与杂交种生产应用
2
作者 闵子扬 李勇奇 +1 位作者 韩小霞 胡新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48,共6页
【目的】提高中国南瓜杂交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探索建立了诱雌杂交制种技术。【方法】以中国南瓜高代自交系N213为材料,研究了植株大小和乙烯利对中国南瓜性别分化及父本提前播种时间、母本定植密度、父母本定植比例对杂交制种产量... 【目的】提高中国南瓜杂交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探索建立了诱雌杂交制种技术。【方法】以中国南瓜高代自交系N213为材料,研究了植株大小和乙烯利对中国南瓜性别分化及父本提前播种时间、母本定植密度、父母本定植比例对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在11叶1心苗龄期喷施500 mg/L乙烯利+0.33 g/L甲哌鎓溶液,间隔3 d后重复喷施一次,能够诱导南瓜主蔓在17.16节开始连续形成5.67个雌花且有4.17个能正常开放,达到了理想的诱雌效果,同时诱雌植株出现主蔓节间变短、叶面积变小等表型;通过种子生产实践优化,利用该技术进行中国南瓜杂交种生产,每667 m^(2)产量28 kg,比对照增产8 kg,每667 m^(2)节本增效3700元。【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中国南瓜诱雌技术体系并应用于杂交制种,为中国南瓜杂交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乙烯利 诱雌 杂交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彩霞 李艺 +4 位作者 穆宏秀 林俊轩 白龙强 孙美华 苗妍秀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7,共12页
【目的】基于中国南瓜全基因组数据,鉴定中国南瓜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等,为中国南瓜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NCBI和中国南瓜基因组数据库等对中国南瓜bHLH基因家族进行鉴定... 【目的】基于中国南瓜全基因组数据,鉴定中国南瓜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等,为中国南瓜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NCBI和中国南瓜基因组数据库等对中国南瓜bHLH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利用ExPASy ProtParam tool、DNAMAN和MAGA5.1等软件进行基本理化性质、系统进化、保守基序、启动子作用元件和表达模式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中国南瓜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53个CmobHLHs基因,不均等地分布在20条染色体上。CmobHLH蛋白质含有91-897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介于4.77-10.33;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有139个CmobHLH蛋白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分析将CmobHLH蛋白分为8个亚家族;保守基序(motif)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南瓜共含10条motif,其中motif1和motif2普遍存在于153个bHLH蛋白中。CmobHLHs在中国南瓜的各个部位均有表达,CmobHLH41、CmobHLH5、CmobHLH36和CmobHLH88分别在果实、叶片、茎和根中表达量最高;盐胁迫下,100个CmobHLHs基因表达量上调,49个CmobHLHs基因表达量下调。RT-q PCR结果表明盐胁迫下CmobHLH52和CmobHLH148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而CmobHLH8、CmobHLH83、CmobHLH93和CmobHLH115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与转录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鉴定出153个CmobHLHs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部位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为挖掘南瓜bHLH转录因子在抗盐等方面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BHLH 理化性质 系统进化树 组织表达模式 盐胁迫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CmoAux/IA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广乾 刘正响 +3 位作者 韩圆圆 陈碧华 李新峥 李庆飞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7,共8页
在前期对中国南瓜败育雌蕊和正常雌蕊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CmoAux/IAA基因可能参与了雌花发育,为进一步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法从中国南瓜中克隆得到全长为600 bp的CmoAux/IAA基因,该基因编码199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结... 在前期对中国南瓜败育雌蕊和正常雌蕊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CmoAux/IAA基因可能参与了雌花发育,为进一步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法从中国南瓜中克隆得到全长为600 bp的CmoAux/IAA基因,该基因编码199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其属于Aux/IAA家族,包含结构域Ⅰ、Ⅲ、Ⅳ;该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CmoAux/IAA氨基酸序列与印度南瓜XP_022986212.1的氨基酸序列、美洲南瓜XP_023513171.1的氨基酸序列亲缘关系较近,相似度高达98.01%、96.50%。拟南芥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moAux/IAA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该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主要在南瓜植株生长点及雌花柱头中表达,柱头中的相对表达量是雄蕊的137倍,在叶和根中不表达,其可能在植株生长点幼嫩组织分化或雌花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AUX/IAA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幼苗低氮耐受性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
5
作者 廖青桂 卢秋晨 +7 位作者 刘英 董佳美 孙雅佩 何亚迪 薄凯亮 王文娇 段颖 王长林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80,共7页
氮肥过量施用是导致土壤退化及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选育低氮耐受性较强的品种对中国南瓜的减肥增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8个中国南瓜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并设置适氮(7.0 mmol·L^(-1))和低氮(0.7 mmol·L^(-1))2个处... 氮肥过量施用是导致土壤退化及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选育低氮耐受性较强的品种对中国南瓜的减肥增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8个中国南瓜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并设置适氮(7.0 mmol·L^(-1))和低氮(0.7 mmol·L^(-1))2个处理,测定苗期18个性状的低氮耐受系数,采用主成分、隶属函数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中国南瓜低氮耐受性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各指标的低氮耐受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一些表征植株生物量和叶片光合作用能力的指标与低氮耐受能力密切相关,其中根部干质量、根部鲜质量、根体积、壮苗指数等4个指标可作为低氮耐受性鉴定指标。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中国南瓜幼苗低氮耐受性预测方程D’=0.9509-0.1212X1-0.2077X2+0.1341X3-0.0782X4(平均估算精度96.5%,R2=0.957),筛选获得1份苗期低氮耐受性较强的种质Cmo19(柿饼南瓜),初步实现中国南瓜幼苗期低氮耐受性种质资源的快速筛选鉴定,为中国南瓜氮高效利用品种选育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低氮胁迫 筛选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RAPD标记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褚盼盼 向长萍 +1 位作者 张称心 刘成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1-446,共6页
本研究利用形态学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同时对70份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中国南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在所观察的56个有差异的农艺性状中,变异系数从6.60%-262.22%,平均变异系数为37.50%。从1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1个进行RAP... 本研究利用形态学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同时对70份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中国南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在所观察的56个有差异的农艺性状中,变异系数从6.60%-262.22%,平均变异系数为37.50%。从1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1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167条带中有130条具有多态性,多态带比率为73.23%;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的条带数多达8条,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268。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将70份中国南瓜种质分为七类。基于RAPD标记的聚类分析将70份中国南瓜种质分为五类,其聚类结果与形态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种聚类结果均无法从地理来源上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RAPD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俊星 刘小茜 +4 位作者 赵钢军 罗剑宁 龚浩 郑晓明 吴海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12-21,共10页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草本植物,起源于美洲大陆,是一类重要的园艺蔬菜作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且栽培面积广泛,是世界南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南瓜主要有3个栽培种被大面积种植,分别为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草本植物,起源于美洲大陆,是一类重要的园艺蔬菜作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且栽培面积广泛,是世界南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南瓜主要有3个栽培种被大面积种植,分别为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其中中国南瓜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肉用中国南瓜包括食用嫩瓜型和食用老瓜型。近5年来,我国南瓜研究者围绕中国南瓜产业发展新需求开展了系列工作,在基础研究、育种技术以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从中国南瓜重要性状功能基因定位、克隆及分子机理研究、品质性状评价指标及检测技术研究、单倍体、种间杂交等育种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过去5年我国南瓜研究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中国南瓜育种技术和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关键难点,并对未来育种工作进行展望,提出未来育种研究的重点方向,为中国南瓜育种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功能基因 品质性状 育种技术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中国南瓜杂交种成株期根系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俊国 朱月林 +2 位作者 刘正鲁 张古文 王建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52-2058,共7页
以中国南瓜360-3×112-2杂交种和黑籽南瓜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成株期NaCl胁迫对其植株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NaCl胁迫对2材料的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主蔓长度和功能叶单叶面积都有不同程度抑制,而黑籽... 以中国南瓜360-3×112-2杂交种和黑籽南瓜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成株期NaCl胁迫对其植株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NaCl胁迫对2材料的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主蔓长度和功能叶单叶面积都有不同程度抑制,而黑籽南瓜所受抑制更强,并以功能叶单叶面积受抑制程度最大.(2)NaCl处理能显著提高杂交种的根系活力,却对黑籽南瓜植株根系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3)随NaCl胁迫延续,2材料根系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且杂交种植株的上升幅度较大而下降的幅度较小并始终显著高于同期黑籽南瓜.(4)2材料根系O2·-产生速率随NaCl胁迫延续而倍增,但杂交种上升幅度逐渐减小,而黑籽南瓜上升幅度持续增加;MDA含量在杂交种根系中先升后降,而在黑籽南瓜中持续上升,且同期黑籽南瓜增加幅度明显大于杂交种;黑籽南瓜根系的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始终显著高于同期其它处理.(5)NaCl胁迫使2材料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变化趋势有异,且杂交种的酶活性增幅均大于同时期黑籽南瓜.研究发现,成株期的中国南瓜杂交种360-3×112-2在NaCl胁迫下生长抑制率较低,根系活力、渗透调节能力和活性氧平衡调节能力较强,耐盐性优于黑籽南瓜,可望作为耐盐瓜类砧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杂交种 黑籽南瓜 NACL胁迫 根系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郑道君 云天海 +2 位作者 张治礼 邓长智 谢良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877,共9页
为系统评价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资源,通过表型变异结合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表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观察的农艺性状中,除蔓性、生长势、果柄、果肉质地等4个性状外,其他性状... 为系统评价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资源,通过表型变异结合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表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观察的农艺性状中,除蔓性、生长势、果柄、果肉质地等4个性状外,其他性状在不同品种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34.88%,其中果形的变异最大,部分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使用UPGMA法聚类分析可依据叶片大小、叶色和叶尖将28份材料划分为2个类群。ISSR标记和SRAP标记所揭示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基本一致,均表明供试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基于ISSR标记,所有供试品种间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43,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62.90%;基于SRAP标记,H=0.2258,PPB=61.50%;2种标记的UPGMA聚类结果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均可将供试品种分为5类,但是其聚类结果与表型分析结果之间相关性较低。综合2种标记的扩增结果,各品种间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GS值为0.7741,海13和海17亲缘关系最近,而海30与海18遗传基础差异最大。供试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ISSR和SRAP标记均能有效应用于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研究结果为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保护和创新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海南农家品种 表型变异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对嫁接黄瓜产量与风味影响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0
作者 苗丽 段颖 +2 位作者 王长林 高媛 于贤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49-1958,共10页
为探讨中国南瓜砧木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筛选同时具有较高产量和较优风味品质嫁接黄瓜的中国南瓜砧用种质,本研究以国内外102份中国南瓜高代自交系种质为砧木,以黄瓜品种新泰密刺为接穗进行嫁接,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 为探讨中国南瓜砧木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筛选同时具有较高产量和较优风味品质嫁接黄瓜的中国南瓜砧用种质,本研究以国内外102份中国南瓜高代自交系种质为砧木,以黄瓜品种新泰密刺为接穗进行嫁接,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嫁接黄瓜形态学和农艺性状等13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新泰密刺相比,102份嫁接组合的各项指标存在广泛变异,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226%,其中植株产量因子、雌花因子、果实风味因子是构成嫁接组合性状差异的主要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将102个嫁接组合划分为4个类群,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柿饼南瓜5Bb636-3(N67)和三禾13-s08z13-3(N91)等7份砧木的嫁接组合产量和口感等各项指标表现突出,可作为南瓜砧木品种选育的优异亲本材料。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南瓜砧木的评价体系,为选育嫁接黄瓜性状良好的中国南瓜砧木品种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黄瓜 中国南瓜 砧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有性杂交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程永安 张恩慧 +2 位作者 许忠民 王妍妮 付巧玲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3-344,共2页
为提供用中国南瓜改良印度南瓜的理论依据 ,选用印度南瓜的 3个栽培品种与中国南瓜的 4个栽培品种进行人工杂交 ,观察其杂交亲和性表现 .结果表明 :印度南瓜 P6 ,P7等品种与中国南瓜 P2 ,P3,P4 ,P5等品种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 ,印度南瓜 ... 为提供用中国南瓜改良印度南瓜的理论依据 ,选用印度南瓜的 3个栽培品种与中国南瓜的 4个栽培品种进行人工杂交 ,观察其杂交亲和性表现 .结果表明 :印度南瓜 P6 ,P7等品种与中国南瓜 P2 ,P3,P4 ,P5等品种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 ,印度南瓜 P1 与中国南瓜 P4 ,P5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 ,而与 P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南瓜 中国南瓜 有性杂交 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种间有性杂交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程永安 张恩慧 +1 位作者 许忠民 王妍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7-100,共4页
 以印度南瓜3个栽培品种为母本,分别与4个中国南瓜品种杂交,观察其间的亲和性、远缘杂交后代F1、F2及亲本的早熟性,果实的植物学性状,对病毒病、白粉病的抗性和某些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以了解用中国南瓜改良西洋南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以印度南瓜3个栽培品种为母本,分别与4个中国南瓜品种杂交,观察其间的亲和性、远缘杂交后代F1、F2及亲本的早熟性,果实的植物学性状,对病毒病、白粉病的抗性和某些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以了解用中国南瓜改良西洋南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印度南瓜P1与中国南瓜P2,P3之间不存在杂交不亲和性,印度南瓜P1与中国南瓜P4,P5之间、印度南瓜P6,P7与中国南瓜P2,P3,P4,P5之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杂交后代的早熟性、营养品质表现受母本影响较大,杂交后代的抗病性受父本影响较大。用中国南瓜改良西洋南瓜成败的关键在于双亲间的杂交亲和性及其亲本所具有性状的优良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南瓜 中国南瓜 种间有性杂交 远缘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下中国南瓜杂交种和黑籽南瓜植株离子吸收与积累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俊国 朱月林 +2 位作者 杨立飞 刘正鲁 张古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6-551,共6页
营养液栽培条件下,在成株期以80mmol/L NaCl胁迫中国南瓜360-3×112-2 F1和黑籽南瓜植株,10d后,测定了植株的生长量和不同器官中Na^+、K^+、Ca^(2+)、Mg^(2+)的含量。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两种材料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60-3×11... 营养液栽培条件下,在成株期以80mmol/L NaCl胁迫中国南瓜360-3×112-2 F1和黑籽南瓜植株,10d后,测定了植株的生长量和不同器官中Na^+、K^+、Ca^(2+)、Mg^(2+)的含量。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两种材料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60-3×112-2杂交种的生长抑制比黑籽南瓜植株较轻。NaCl胁迫后两种南瓜植株体内Na^+含量升高,360-3×112-2杂交种的Na^+主要累积在根部,黑籽南瓜主要积累在茎中;K^+、Ca^(2+)、Mg^(2+)的含量在植株体内呈下降的趋势,但360-3×112-2杂交种的上位叶中的含量却上升。NaCl胁迫下,因Na^+的积累抑制了K^+的吸收,植株各器官的K^+/Na^+普遍降低,但黑籽南瓜比360-3×112-2杂交种的K^+/Na^+下降明显。这些结果说明,两种南瓜受到盐胁迫后Na^+的主要积累器官不同,致使地上部各器官有不同的K^+、Ca^(2+)、Mg^(2+)吸收和积累特性,K^+/Na^+降低幅度也不同,从而影响了植株的生长,产生了耐盐性的差异。360-3×112-2杂交种耐盐性比黑籽南瓜强,可望作为耐盐砧木在瓜类生产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黑籽南瓜 NACL胁迫 无机离子 吸收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主要性状遗传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新峥 杨鹏鸣 +1 位作者 刘振威 杜晓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4个中国南瓜自交系和由这些自交系所组配的杂交组合作样本,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相关性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瓜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较为复杂,同一性状,有些南瓜表现为质量性状,有些南瓜表现为数量性状...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4个中国南瓜自交系和由这些自交系所组配的杂交组合作样本,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相关性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瓜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较为复杂,同一性状,有些南瓜表现为质量性状,有些南瓜表现为数量性状.中国南瓜7种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果形指数、白粉病病情指数、病毒病病情指数、单果质量、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第1坐果节位.产量和白粉病病情指数具有较明显的离中优势,可溶性固形物的离中优势较低.果形指数与第1坐果节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果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与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病毒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病毒病病情指数与南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在供试的中国南瓜中,84.4%抗病毒病,81.3%不抗白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自交系 离中优势 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主要经济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新峥 杜晓华 +2 位作者 孙涌栋 孙丽 李晓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8-42,共5页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129份中国南瓜F1代品系的10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瓜重关联度最大的为第一雌花节位和蔓粗;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关联度较大的是节间长度、瓜横径、蔓粗;而与第一雌花节位关联度最大的是蔓...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129份中国南瓜F1代品系的10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瓜重关联度最大的为第一雌花节位和蔓粗;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关联度较大的是节间长度、瓜横径、蔓粗;而与第一雌花节位关联度最大的是蔓粗;与果形指数关联度最大的是瓜纵径。最后文章讨论了蔓粗在南瓜目标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经济性状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间的遗传特异性分析和DNA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9
16
作者 云天海 郑道君 +1 位作者 谢良商 邓长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9-685,共7页
在收集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的基础上,应用ISSR和SRAP标记技术对28份海南农家品种间的遗传特异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为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鉴定、评价、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所供试的品种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特异性... 在收集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的基础上,应用ISSR和SRAP标记技术对28份海南农家品种间的遗传特异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为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鉴定、评价、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所供试的品种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特异性,具有特殊的遗传基础或背景,所筛选的6个ISSR引物和11对SRAP引物共产生了10个特异标记和11条唯一缺失带;应用ISSR引物组合UBC807/UBC814/UBC844/UBC868和UBC808/UBC814/UBC844/UBC868,以及SRAP引物组合Me1/Em2+Me1/Em10+Me2/Em3和Me1/Em1+Me1/Em10+Me8/Em3分别绘制了4个28份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所构建的DNA指纹图谱直观、简单。ISSR标记和SRAP标记技术可有效应用于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和遗传特异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海南农家品种 DNA指纹图谱 遗传特异性 ISSR标记 SRA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内参基因18S rRNA的克隆及其引物开发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海生 王彬 +6 位作者 陈敏氡 李永平 张前荣 刘建汀 李大忠 吴卫东 温庆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8-125,共8页
【目的】克隆获得中国南瓜18SrRNA,并设计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内参,为开展中国南瓜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中国南瓜‘密本’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中国南瓜18SrRNA基因序列,再利用Prim... 【目的】克隆获得中国南瓜18SrRNA,并设计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内参,为开展中国南瓜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中国南瓜‘密本’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中国南瓜18SrRNA基因序列,再利用Primer Premier软件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对该内参基因在中国南瓜不同组织、生长阶段及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首次克隆得到中国南瓜18SrRNA基因序列,其长度为1 857bp,GenBank登录号为KM979454,该基因与西瓜、西葫芦等瓜类蔬菜18SrRNA基因同源性大都在90%以上;以中国南瓜内参基因18SrRNA核苷酸全长序列为基础设计1对荧光定量PCR引物,以中国南瓜果肉总RNA逆转录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该引物扩增的片段大小为132bp,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18SrRNA基因在中国南瓜不同组织、生长发育阶段及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均能稳定表达。【结论】克隆获得中国南瓜18SrRNA基因,该基因适合在中国南瓜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18S RRNA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培条件下中国南瓜杂交种耐盐材料的筛选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俊国 朱月林 +1 位作者 刘正鲁 王建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在组培条件下以69份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杂交种和4份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中国南瓜杂交种的耐盐状况,确定筛选耐盐材料的适当NaCl浓度。结果表明,中国南瓜杂交种在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存在明显的耐盐性差异,69份杂交种在1... 在组培条件下以69份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杂交种和4份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中国南瓜杂交种的耐盐状况,确定筛选耐盐材料的适当NaCl浓度。结果表明,中国南瓜杂交种在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存在明显的耐盐性差异,69份杂交种在120mmol/L NaCl浓度处理下的盐胁迫指数介于29.94~100之间,呈正态分布,有6份杂交种表现出较高的耐盐性,其中360-3×112-2杂交种最耐盐。认为在组培条件下采用120mmol/LNaCl浓度处理中国南瓜幼苗是一种有效筛选耐盐材料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培 中国南瓜杂交种 耐盐材料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CmHSP7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敏氡 王彬 +1 位作者 朱海生 温庆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6-1023,共8页
为了探究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热激蛋白70基因的功能,该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从中国南瓜中分离获得3个HSP7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分别命名为CmHSP70-1、CmHSP70-2和CmHSP70-3,三者的序列长度分别为1 998、1 94... 为了探究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热激蛋白70基因的功能,该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从中国南瓜中分离获得3个HSP7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分别命名为CmHSP70-1、CmHSP70-2和CmHSP70-3,三者的序列长度分别为1 998、1 941和2 118 bp,编码666、647和706个氨基酸。蛋白序列分析显示,3个CmHSP70蛋白均属于亲水性蛋白,都含有典型的NBD和SBD保守结构域;CmHSP70-1蛋白含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亚细胞主要定位于内质网;CmHSP70-2蛋白和CmHSP70-3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叶绿体。同源比对和进化分析发现,3个CmHSP70蛋白与苦瓜、甜瓜和黄瓜的HSP70蛋白的相似性最高且遗传距离最近。qRT-PCR分析显示,42℃处理能够诱导3个CmHSP70基因在根、茎、嫩叶和成熟叶中表达,并且表达量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成熟叶中基因的表达量最高;高温条件下,成熟叶中3个CmHSP70基因均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0~2 h)响应热胁迫而大量表达,尤其是CmHSP70-2基因,推测该基因可能在中国南瓜热胁迫过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HSP70基因功能以及阐明中国南瓜的耐热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CmHSP70基因 热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瓜F_1砧木对黄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俊国 扈惠灵 +2 位作者 赵润洲 吴航 谢振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用前期试验筛选出的较耐盐的中国南瓜F1360-3×112-2、077-2×112-2、360-3×635-1为黄瓜砧木,用生产上常用的黄瓜砧木黑籽南瓜作对照,以津春2号黄瓜品种为接穗,采用靠接法和插接法在温室营养钵育苗条件下,研究中国南瓜F1... 用前期试验筛选出的较耐盐的中国南瓜F1360-3×112-2、077-2×112-2、360-3×635-1为黄瓜砧木,用生产上常用的黄瓜砧木黑籽南瓜作对照,以津春2号黄瓜品种为接穗,采用靠接法和插接法在温室营养钵育苗条件下,研究中国南瓜F1作为黄瓜砧木的嫁接亲合性和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南瓜F1幼苗由于下胚轴较细,嫁接成活率比黑籽南瓜低,采用插接法嫁接成活率优于靠接法。嫁接20 d后360-3×112-2和360-3×635-1作砧木的嫁接苗单株叶片数、最大叶片面积、根系和地上部鲜质量不低于黑籽南瓜嫁接苗,因此具备作为黄瓜砧木的基本条件,其中360-3×112-2嫁接苗根冠比较高,幼苗健壮,适宜作为黄瓜砧木在生产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黄瓜 砧木 嫁接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