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协商民主主持人制度建构的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关振国 朱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27,共4页
协商民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协商主持人制度的建构可以有效推进协商民主健康、有序运转,实现高效协商,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此,研究主持人制度建构的路径,从主持人制度的生成、主持人的培训、监督评价与考核、主持人的保障... 协商民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协商主持人制度的建构可以有效推进协商民主健康、有序运转,实现高效协商,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此,研究主持人制度建构的路径,从主持人制度的生成、主持人的培训、监督评价与考核、主持人的保障制度和主持人监督制度的建构几个方面来探讨建构我国协商主持人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协商民主 主持人制度 建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协商:中国协商民主建设的新途径和新策略 被引量:8
2
作者 董石桃 蒋鸽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微信协商的途径包括政务微信、个人微信,它具有便捷性、平等性、针对性、强关系性和群体年轻化等特征。微信协商为协商民主提供了新途径,扩大了协商民主的参与群体,有利于提高协商民主的质量。但微信协商也存在非理性舆论、普及程度在... 微信协商的途径包括政务微信、个人微信,它具有便捷性、平等性、针对性、强关系性和群体年轻化等特征。微信协商为协商民主提供了新途径,扩大了协商民主的参与群体,有利于提高协商民主的质量。但微信协商也存在非理性舆论、普及程度在年龄和地域方面不平衡、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等问题。推进微信协商的健康发展,须加强对微信协商的宣传、打造特色的微信平台、提高协商主体素质、加强运营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协商民主 微信协商 网络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 被引量:6
3
作者 董树彬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共5页
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进行了长期而丰富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赋予了中国协商民主独具中国特色的无与伦比的内在优势。但是,中国协商民主仍然缺乏与其长期而丰富的实践相匹配的理论构建,尤其是随着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广... 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进行了长期而丰富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赋予了中国协商民主独具中国特色的无与伦比的内在优势。但是,中国协商民主仍然缺乏与其长期而丰富的实践相匹配的理论构建,尤其是随着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使得西方学术话语体系日趋掌握中国协商民主诠释的学术话语权。这就倒逼着从事中国协商民主研究或相关研究的每一个理论工作者都应该担当起研究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涵、抓住中国协商民主的本质、彰显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基础上,真正掌握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协商民主 马克思主义 学术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建军 唐娟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
借助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可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加强党的领导是我国协商民主制度... 借助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可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加强党的领导是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根本保证,法制化是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途径,公共理性的培育是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在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继续推进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协商民主 制度建设 历史演进 公共理性 党的领导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是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黎晖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22-25,共4页
西方协商民主在当代西方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正确评价和正确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西方协商民主 中国协商民主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主体: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三维主体逻辑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怀平 赵芮 何宇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3,共4页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体现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民主政治实践模式,是超越资产阶级狭隘性的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优势。权力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形成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人民性的三维结构。权力主体的人民性要求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体现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民主政治实践模式,是超越资产阶级狭隘性的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优势。权力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形成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人民性的三维结构。权力主体的人民性要求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必须坚持"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察";实践主体的人民性强调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主体,强调协商民主实践参与主体的广泛多元性、参与层次和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及参与过程的真实性;价值主体的人民性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的利益和价值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人民在协商民主实践中的价值创造主体、价值评判主体和价值共享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逻辑形成 被引量:1
7
作者 段治文 杨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3,共6页
中国式协商民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创造的成果,它的形成是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理论背景为线索的。这一线索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之中;蕴含在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影响之中;更蕴含在马克... 中国式协商民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创造的成果,它的形成是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理论背景为线索的。这一线索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之中;蕴含在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影响之中;更蕴含在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决定性影响之中。可以说,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形成是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在影响、西方民主思想传播的历史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的决定性影响等三者共同构成的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并沿着从统一战线到多党合作、从群众路线到人民民主、并在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以及借鉴和创新等特定发展道路中不断演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协商民主 传统文化资源 资本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治理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 被引量:7
8
作者 林怀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1,共6页
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任务。国家治理是对国家统治、国家管理及西方治理的扬弃,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则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内生性产物,同时... 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任务。国家治理是对国家统治、国家管理及西方治理的扬弃,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则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内生性产物,同时与西方协商民主又有相通之处。国家治理对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对国家治理又具有政治上和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话语建构的学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德海 方世南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62,共7页
国内学界对协商民主的研究经历了从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介绍、评析和借鉴,到对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的探索、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研究的问题导向意识不强;话语表达形式单调;理性学术争鸣... 国内学界对协商民主的研究经历了从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介绍、评析和借鉴,到对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的探索、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研究的问题导向意识不强;话语表达形式单调;理性学术争鸣缺失;在某些重大问题上出现观点迥异甚至针锋相对的情形。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造。因此,必须从历史与逻辑的维度提炼中国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质,从传承与创新的维度夯实中国协商民主的文化根基,从比较与借鉴的维度彰显中国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从解析与建构的维度推进中国协商民主的学术创造,才能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 话语建构 学理分析 研究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健全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被引量:3
10
作者 韦幼苏 《江淮论坛》 CSSCI 2013年第5期80-84,共5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命题。协商民主的概念与理论本身源自西方,是西方学者在反思代议民主不足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强调的是普通公民及其代表对于公共...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命题。协商民主的概念与理论本身源自西方,是西方学者在反思代议民主不足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强调的是普通公民及其代表对于公共政策形成过程的普遍而平等的参与。尽管协商民主在西方还只是一种民主理想,但以公民普遍参与决策过程的充分讨论、努力寻求最大限度的共识、以促进决策的合法性为主旨的协商民主在中国则不仅早已制度化,而且还有了多种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报告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区别与联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小聪 代凯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6,共6页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西方民主理论研究的新转向,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开展了大量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学者所探讨的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制度层面的协商民主并非同一对象。本文回顾了西方协商民主与中国协商民主概念提出的...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西方民主理论研究的新转向,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开展了大量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学者所探讨的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制度层面的协商民主并非同一对象。本文回顾了西方协商民主与中国协商民主概念提出的过程,认为中西方协商民主在概念内涵、兴起的实践基础、理论地位、协商的制度与形式以及参与主体的平等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二者在价值追求与实践功能等方面也有契合之处。针对中国协商民主的现状,提出了推动中国协商民主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协商民主 中国协商民主 区别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及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弘 肖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3,共4页
公共理性和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公共理性的建立与诉求的不成功,加之西方文化传统所导致的物质与文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价值分离,导致了西方协商民主的实际运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建... 公共理性和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公共理性的建立与诉求的不成功,加之西方文化传统所导致的物质与文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价值分离,导致了西方协商民主的实际运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建构的逻辑基础决定了其理论的特点和表现形态。中国协商民主的建设和发展应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确立其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和合之道 和谐社会 公共理性 中国协商民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性视角下的协商民主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石桃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1,共8页
“嵌入性”理论不仅适用于经济行为分析,对于民主政治建设分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价值导向是坚持社会本位,深深嵌入社会网络之中,而不是脱嵌于社会。中国协商民主的嵌入性发展具有社会结构性和耦合拓展性特... “嵌入性”理论不仅适用于经济行为分析,对于民主政治建设分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价值导向是坚持社会本位,深深嵌入社会网络之中,而不是脱嵌于社会。中国协商民主的嵌入性发展具有社会结构性和耦合拓展性特征。未来中国协商民主嵌入性发展的重点还需突出社会阶层整合的协商嵌入,强化社会基层治理的协商嵌入,提升协商民主嵌入性发展的制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协商民主 嵌入性 社会结构 民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协商民主同构异质的学理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德海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6,共7页
协商民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新型民主形态,自20世纪中期起,在中西方国家都有实践上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思考。但由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制度基础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协商民主在中西方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本质性的区别。在比较视域下,... 协商民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新型民主形态,自20世纪中期起,在中西方国家都有实践上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思考。但由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制度基础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协商民主在中西方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本质性的区别。在比较视域下,从学理上深入剖析中西方协商民主起源上的路径差异、机理上的异曲同工、价值上的交流互鉴和本质上的同构异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实现我国协商民主实践上的追根溯源和理论上的正本清源,有利于全面厘清中西方协商民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科学认知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自觉增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协商民主 西方协商民主 同构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国内协商民主研究:回眸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聂平平 王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9-166,35,共9页
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确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并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后,愈来愈多的国内学者加入协商民主这一研究行列,重点围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这一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确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并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后,愈来愈多的国内学者加入协商民主这一研究行列,重点围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这一核心问题开展研究。本文通过从研究总体概况、研究基本主题、研究主要视角三个层面回顾和透视十八大以来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的现状和实践,总结概述国内学界关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研究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存在不足和发展新趋向,从而清晰地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研究发展的景观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 研究主题 研究视角 研究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建构、进化到嵌入:民主制度建设的认知模式及其发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石桃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9,共13页
认知模式是民主制度建设的认识论基础。理论界关于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解,主要存在"建构论","进化论"、"嵌入论"三种模式。"建构论"强调民主制度建设中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但具有"... 认知模式是民主制度建设的认识论基础。理论界关于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解,主要存在"建构论","进化论"、"嵌入论"三种模式。"建构论"强调民主制度建设中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但具有"完美化"色彩和"工程技术"倾向;"进化论"强调民主制度建设的客观性、自发性、持续性,但具有"宿命论"色彩和"机械唯物主义"倾向。"嵌入论"将社会关系网络分析和社会情境变量引入到民主制度建设的分析中,凸显民主制度建设的主体间性和关系互动性,具有一定的范式变革意义。"嵌入论"的应用分析表明:中国协商民主发展并不是简单"建构"和"进化"的,而是作为嵌入性的内容存在。"协商"的原则和机制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结合中国自身民主政治发展的自主创新和独特实践,不断嵌入到多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制度建设 认知模式 “建构论” “进化论” “嵌入论” 中国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怀艺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66,共5页
协商民主的发展促成了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诞生。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新时期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与之前的双周座谈会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折射出后者是对前者的扬弃。在未来的征程中,双周协商座谈会应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协商民主的发展促成了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诞生。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新时期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与之前的双周座谈会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折射出后者是对前者的扬弃。在未来的征程中,双周协商座谈会应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专题协商,搞好"上层"与"下层"的互动,大力加强协商文化建设,突破全国政协,在更大的范围付诸实践,善于吸收西方协商民主的有益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 “双周协商”座谈会 人民政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界荐书
18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4-245,共2页
李君如著:《协商民主在中国》,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本书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协商民主和选举(票决)民主相结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之所在。协商民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 李君如著:《协商民主在中国》,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本书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协商民主和选举(票决)民主相结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之所在。协商民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中国 李君如 书刊 内容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