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宏观地貌的发育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耀光 严宝文 靳世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7-141,共5页
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宏观地貌的基本特征、地质构造背景和地貌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形成对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特征及农业发展基础条件的深刻认识,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区域农业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貌 发育特征 生态环境 地质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93
2
作者 董玉祥 康国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该文通过比较选择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计算公式,利用233个台(站)的气候资料,首次计算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以此阐述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基本特征,并就与风蚀气候... 该文通过比较选择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计算公式,利用233个台(站)的气候资料,首次计算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以此阐述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基本特征,并就与风蚀气候因子有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 地区 风蚀 侵蚀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干旱化趋势与防御对策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郭建平 高素华 毛飞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6,共5页
利用最新的气象资料,计算并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与干旱有关的气象因素(可能蒸散量、水面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区域分布及其20世纪90年代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的干旱程度略轻于前30年的平均水平,... 利用最新的气象资料,计算并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与干旱有关的气象因素(可能蒸散量、水面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区域分布及其20世纪90年代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的干旱程度略轻于前30年的平均水平,但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内蒙古东部地区、京津冀地区干旱有所缓解,山西大部分地区、陕南、宁夏南部、甘南及青海部分地区,则干旱有所发展,其它大部分地区的干旱程度几乎没有变化。最后,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干旱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方地区 干旱 气象因素 降水量 防御对策 蒸散量 水面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5年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进程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晓峰 张明明 +3 位作者 尹礼唱 黄鹏程 勒斯木初 周潮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8-957,共10页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连接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严峻的土地沙漠化形势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沙漠化进程及驱动机制对防治沙漠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年和2015年两期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气象数据、人口、GDP、DE...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连接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严峻的土地沙漠化形势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沙漠化进程及驱动机制对防治沙漠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年和2015年两期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气象数据、人口、GDP、DEM、土壤类型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研究了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进程驱动力。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沙漠化面积减少了97 700 km^2,其中轻度、极重度沙漠化面积分别减少了62 000 km^2和130 600 km^2,而中度和重度沙漠化面积分别增加了21 500 km^2和73 400 km^2。整体上,沙漠化逆转面积为386 300 km^2,其中明显逆转239 000 km^2,不明显逆转147 300 km^2,而沙漠化发展面积为421 800 km^2,其中明显发展142 200 km^2,不明显发展279 600 km^2。(2)2000-2015年,沙漠化进程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自然因素为主要驱动力,其中沙漠化对气候因素响应尤为敏感,而降水量对沙漠化进程影响最大,平均相对湿度的影响次之。(3)气候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沙漠化进程影响显著,而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与其他气候因素的交互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 沙漠化进程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半干旱地区棕壤总磷流失特点试验研究
5
作者 霍太英 陆桂华 薛联青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63,71,共4页
采用直接套取土柱的方法采集原状棕壤土,通过模拟降雨和灌溉试验,分析了棕壤总磷流失的特点。结果表明:下渗率是影响总磷流失量的最主要因素;疏松性棕壤总磷主要通过下渗方式流失,密实型棕壤主要通过径流方式流失;灌溉条件下棕壤总磷流... 采用直接套取土柱的方法采集原状棕壤土,通过模拟降雨和灌溉试验,分析了棕壤总磷流失的特点。结果表明:下渗率是影响总磷流失量的最主要因素;疏松性棕壤总磷主要通过下渗方式流失,密实型棕壤主要通过径流方式流失;灌溉条件下棕壤总磷流失量与时间成指数函数关系,累计流失量与时间成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流失特点 棕壤土 模拟试验 北方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元1000—2000年中国北方地区极端干旱事件序列重建与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健夫 杨煜达 满志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5-684,共10页
利用历史文献记录重建了公元1000—2000年中国北方地区极端干旱事件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特征与规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极端干旱事件在公元1000—2000年中存在200年左右的周期波动。在15世纪中期、17世纪初期和18... 利用历史文献记录重建了公元1000—2000年中国北方地区极端干旱事件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特征与规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极端干旱事件在公元1000—2000年中存在200年左右的周期波动。在15世纪中期、17世纪初期和18世纪末期存在3次极端干旱事件高发期。(2)极端干旱事件的变动与中国东部地区干湿变化相一致,在偏干的时期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次数上升,在偏湿时则下降。(3)在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温度愈高,极端干旱事件偏多;而在小冰期,则温度偏低的时期极端干旱事件多发。(4)西风带影响下的非季风区,干湿变化与极端干旱事件的关系与华北季风区相反,这可能与所谓的“丝绸之路遥相关”和NAO(NorthAtlanticOscillation,北大西洋涛动)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献 中国北方地区 极端干旱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区轮牧还是连续放牧?——基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地放牧试验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智起 姜明栋 冯天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366-2373,共8页
合理的放牧制度对于有效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划区轮牧在草原生态保护和牲畜生产方面是否优于连续放牧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收集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地38个放牧试验的结果,采用整合分析方法对比划区轮牧和连续放牧对草原牧草... 合理的放牧制度对于有效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划区轮牧在草原生态保护和牲畜生产方面是否优于连续放牧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收集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地38个放牧试验的结果,采用整合分析方法对比划区轮牧和连续放牧对草原牧草产量、牧草质量和牧畜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划区轮牧更有利于草原生态保护和牲畜生产。进一步联系生产实践的分析发现,由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地过度放牧、生长季持续时间短、旱灾频发和轮牧成本相对较高等原因,划区轮牧制度很少为该地区牧民采用。据此,本研究建议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地合理推广并优化划区轮牧制度,具体措施应包括控制放牧压力、提高划区轮牧收益和因地、因时推广划区轮牧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草地 中国北方 划区轮牧 连续放牧 实验 整合分析 生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关键性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赫琳 《内蒙古林业》 2009年第4期14-14,共1页
水热条件是森林赖以生存的主要气候因素。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空气干燥,光照充足,温度高、降水量集中的季节,正是植物生长的季节。但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发展困难、林木生长量低的主导因素,既不是生长季的热量不足,也不是生... 水热条件是森林赖以生存的主要气候因素。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空气干燥,光照充足,温度高、降水量集中的季节,正是植物生长的季节。但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发展困难、林木生长量低的主导因素,既不是生长季的热量不足,也不是生长季的辐射总量欠缺,而是受水分条件的限制。因此,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发展林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造林 北方 干旱半干旱地区 技术 林业发展 林木生长量 气候因素 水热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九黍1号糜子丰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董丽敏 王世强 《农村科学实验》 2013年第8期14-14,共1页
九黍1号糜子具有耐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生育期短等特点。可以作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地区的灾后补救作物,更适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是贫瘠土地上的稳产作物和抗灾作物。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丰产栽培技术 北方 糜子 发生地区 自然灾害 耐瘠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北方半干旱地区有机蔬菜种植及其经营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景仰平 霍艳飞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0期143-143,共1页
对于北方半干旱区小规模农户来说,开展多功能有机蔬菜种植可以有效改善目前经济状况。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的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发展为例,通过实验设计的方式,探讨了北方半干旱地区有机蔬菜种植及其经营效果评价方式。
关键词 北方半干旱地区 有机蔬菜种植 经营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干旱化年代际特征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被引量:84
11
作者 李新周 马柱国 刘晓东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84,共8页
用CRU和ECMWF资料分析了近代中国北方干湿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干旱化具有显著的年际、年代际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干湿发生显著转变,西北东部和华北地区变干趋势明显,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现象严... 用CRU和ECMWF资料分析了近代中国北方干湿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干旱化具有显著的年际、年代际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干湿发生显著转变,西北东部和华北地区变干趋势明显,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现象严重;中国北方地区当前的干旱化时空格局与东亚夏季风异常特征密切相关,夏季风减弱以及由此造成水汽输送量减少是导致干旱化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低层大气反气旋环流增强和气旋性环流减弱是引起干旱化的异常环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水汽输送 东亚夏季风 中国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雷廷武 邵明安 杨培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水资源短缺将是制约我国特别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就土地资源而言,幅员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将势必成为我国农业21 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该文叙述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利因... 水资源短缺将是制约我国特别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就土地资源而言,幅员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将势必成为我国农业21 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该文叙述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关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业 持续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中纬度半干旱草原生产力影响机理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2
13
作者 季劲钧 黄玫 刘青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66,共10页
应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模拟了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敏感性控制试验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无论是降水或温度的变化对草地的生产力都有显著... 应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模拟了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敏感性控制试验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无论是降水或温度的变化对草地的生产力都有显著影响。降水增加,生产力增加。而温度增加,生产力下降。气候变化对生产力影响的机理是:降水增加改善了土壤的水分供给条件,增强了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了生产力。温度增高,一方面可以增加光合速率,另一方面却使蒸散加强,土壤变干,光合速率下降,而后一作用过程在半干旱地区大于前者,因而温度增高使生产力下降。单一气候因子敏感性试验表明,温度增高或降低2℃,年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约20%,中纬度半干旱草地地上生物量可以改变30%以上。降水量变化50%,年NPP改变37%,地上生物量将改变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影响机理 中纬度 草原生产力 模拟研究 净初级生产力 地上生物量 中国 相互作用模式 光合速率 半干旱草原 半干旱地区 敏感性试验 降水量变化 控制试验 降水变化 作用过程 气候因子 干旱草地 温度 内蒙古 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状与发展前景论坛”会议通知
14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属农业后备战略基地,发展潜力很大,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当前主要由于干旱缺水,该地区的农业面临许多困难,今后如何加速发展,需及早确定整体方略,并付诸实施。我国的国情与国外的干... 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属农业后备战略基地,发展潜力很大,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当前主要由于干旱缺水,该地区的农业面临许多困难,今后如何加速发展,需及早确定整体方略,并付诸实施。我国的国情与国外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需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农业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业现状 发展前景 工程科技 论坛 中国 生态屏障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金芳 邓振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229-14231,14359,共4页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目前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采用的几项关键适用技术,为进一步防旱减灾、保证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北方 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防旱减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干旱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李久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51,共10页
以气象干旱给农业带来的危害为出发点 ,对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区 1 5个省(市、自治区 )建国以来的历年受旱面积、成灾面积、受旱率、成灾率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5 0~ 90年代 ,干旱对农业的危害程度呈增加趋势 ,东北区尤为明显 ,... 以气象干旱给农业带来的危害为出发点 ,对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区 1 5个省(市、自治区 )建国以来的历年受旱面积、成灾面积、受旱率、成灾率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5 0~ 90年代 ,干旱对农业的危害程度呈增加趋势 ,东北区尤为明显 ,受旱率增大 4.7倍 ,成灾率增大 3.8倍。研究结果还表明 ,灌溉对减轻旱灾损失起着重要作用 ,旱灾发生频率、受旱率和成灾率都随灌溉率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受旱率 成灾率 中国 北方地区 变化趋势 灌溉 农业生产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沙地综合治理项目”被推选为2007中国生态小康建设“十大重点推荐生态技术”
17
作者 张幼军 《内蒙古林业》 2007年第9期48-48,共1页
8月22日,由《求是》杂志社《小康》杂志,国家林业局新闻办和内蒙古沙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07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在呼和浩特开坛。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半干旱地区沙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在论坛上被推选为... 8月22日,由《求是》杂志社《小康》杂志,国家林业局新闻办和内蒙古沙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07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在呼和浩特开坛。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半干旱地区沙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在论坛上被推选为2007中国生态小康建设“十大重点推荐生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技术 半干旱地区 小康建设 综合治理项目 中国 沙地 林业科学研究院 综合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覆盖影响中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桃果实生长第三阶段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18
作者 周洲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第10期54-54,共1页
据《Scientia Horticuh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8.012),来自甘肃农业大学的Chenbing Wang等人研究了地面覆盖对中国半干旱黄土高原桃果实生长第三阶段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据《Scientia Horticuh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8.012),来自甘肃农业大学的Chenbing Wang等人研究了地面覆盖对中国半干旱黄土高原桃果实生长第三阶段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于2011年和2012年比较了塑料薄膜覆盖(PFM)、秸秆覆盖(SM)和无覆盖(CT)桃果园果实快速生长阶段(第三阶段)的土壤含水量,分析了快速叶绿素荧光(ChlF)、光合性能、果实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特性 半干旱黄土高原 果实生长 地面覆盖 光合性能 黄土高原地区 三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半干旱农区农业如何应对入世
19
作者 刘万荣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半干旱农区 农业 入世 中国 北方地区 种植业结构 节水农业 信息体系 农业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20
作者 山仑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8期1-1,共1页
半干旱地区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类型和重要的农业区域,其区域特征可归结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干旱同时发生;天然植被、人工草地与旱作农业并存,农业与牧业结合是其成功的经营模式;降水总量仍处在允许从事正常农田生... 半干旱地区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类型和重要的农业区域,其区域特征可归结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干旱同时发生;天然植被、人工草地与旱作农业并存,农业与牧业结合是其成功的经营模式;降水总量仍处在允许从事正常农田生产范围之内,但由于不均多变,致使产量低而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半干旱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类型 农业区域 区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