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红娟 靳书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25,共6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自建构伊始从概念术语到框架方法便不断受到外来话语的侵扰。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首先需要追踪溯源,厘清语义,剥离苏联话语与西方话语背后的思想与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下建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自建构伊始从概念术语到框架方法便不断受到外来话语的侵扰。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首先需要追踪溯源,厘清语义,剥离苏联话语与西方话语背后的思想与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下建构新的概念、范畴与术语,创建新的理论框架与逻辑体系。批判与清理"苏联话语"与"西方话语"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前提;中国语境中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是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创新的根基;提炼中国现代化的经验与规律是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创新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 苏联话语 西方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三大体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
作者 刘永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共9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即确立了科学主体的地位,并在20世纪40年代确立了其民族科学大众的根本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三大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三大体系”有...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即确立了科学主体的地位,并在20世纪40年代确立了其民族科学大众的根本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三大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三大体系”有其丰富的内涵但三者发展并不平衡“;三大体系”建设具有开创性和范式性,对后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早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士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77-184,共8页
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既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这一时代课题,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问题。... 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既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这一时代课题,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问题。一是要从理论上回答现代化进程中当代中国如何摆脱“挨骂”的问题;二是要从理论上回答何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如何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对中国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与意义等问题。在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还要防止走入无视问题以及有关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误区,才有可能在国际上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话语体系 话语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哲学话语体系构建
4
作者 吴昕炜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哲学话语体系构建问题是当前我国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不仅是对现有哲学内容的更好总结和表述,而且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是更新哲学范式,重构哲学逻辑,在充... 哲学话语体系构建问题是当前我国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不仅是对现有哲学内容的更好总结和表述,而且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是更新哲学范式,重构哲学逻辑,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哲学话语体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介、争竞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表达史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红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50,共8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内容中国化,一是形式中国化,即话语中国化。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首先通过译介产生,译介话语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初始形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与国民革命话语、苏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内容中国化,一是形式中国化,即话语中国化。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首先通过译介产生,译介话语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初始形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与国民革命话语、苏联话语的争竞,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革命"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第一次理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经验",用"建设"、"发展"代替了"革命",逐渐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话语表达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简论 被引量:10
6
作者 梅荣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共3页
话语体系是一个阶级、民族、国家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赖以确立话语权的前提、基础和表达形式的概念系统,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色。只有厘清话语体系的内涵,弄清当前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才能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 话语体系是一个阶级、民族、国家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赖以确立话语权的前提、基础和表达形式的概念系统,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色。只有厘清话语体系的内涵,弄清当前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才能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研究 学术话语体系 构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的四大转换
7
作者 董良 蒋晓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9-33,共5页
毛泽东思想用中国话语解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实际,以新的概念、新的范畴、新的表达,第一次构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的四大转换:从社会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转换,从暴力没收到... 毛泽东思想用中国话语解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实际,以新的概念、新的范畴、新的表达,第一次构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的四大转换:从社会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转换,从暴力没收到和平改造话语体系的转换,从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话语体系的转换,从走苏联的路到走自己建设道路话语体系的转换。这四大话语体系转换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话语体系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 话语体系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成功道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转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28,共4页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和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础和前提。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文化为底色,推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大众、贴近大众和教育大众,促使...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和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础和前提。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文化为底色,推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大众、贴近大众和教育大众,促使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坚持借鉴世界文明的有益成分,勇于打破西方话语的垄断地位,促使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世界视野相结合,从而在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历程中,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中国化 大众化 时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科书体系改革"到"学术体系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9
作者 白刚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02-116,共14页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大致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苏联模式的"教科书体系形成"——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到80年代"教科书体系改革"——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qu...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大致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苏联模式的"教科书体系形成"——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到80年代"教科书体系改革"——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教学体系",再到21世纪"后教科书体系"——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不但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构,更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的变革.这一体系重构和观念变革,既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创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科书体系改革 学术体系构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简介
1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于2019年3月正式揭牌运行,12月获批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中心总面积1000余平方,分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展室、毛泽东思想成果展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果展室等主展厅和入党宣誓...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于2019年3月正式揭牌运行,12月获批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中心总面积1000余平方,分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展室、毛泽东思想成果展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果展室等主展厅和入党宣誓厅、学术沙龙室、珍品储藏室等功能区,藏有《红藏》《马藏》等近2万册经典著作及文献、音视频资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播、党员党性教育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党宣誓 党员党性 学术沙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主展厅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话语体系高端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
1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79,共1页
2018年10月19-21日,由《学术界》杂志社和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举办的“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话语体系高端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30多位与会嘉宾围绕新型传播形态、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政治传播等重点议题进行了研讨... 2018年10月19-21日,由《学术界》杂志社和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举办的“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话语体系高端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30多位与会嘉宾围绕新型传播形态、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政治传播等重点议题进行了研讨。武汉大学罗以澄提出应该建设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南京大学丁柏铨阐述了关于延安时期新闻思想的称谓、内涵、特色等三个问题;中国传媒大学隋岩论述了信息生产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行生产等问题;苏州大学陈龙指出未来传播形态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传播;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解释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话语体系的原因,呼吁用世界话语讲中国故事,用中国话语讲世界故事;中国传媒大学荆学民概述了政治传播的基本形态和中国政治传播的发展历程,讲述了党和国家及社会民间两个层面、两个领域、两个话语体系;杭州师大施旭指出安全与传播,辩证相连,搞好体系建设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实践,开辟国际传播研究。南京师大骆正林分析了美国密苏里职业教育模式和苏联共产主义新闻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影响;上海大学郝雨揭示了在社交媒体大环境下,技术因素引起的新闻价值观的混乱;暨南大学申启武指出了我国新闻传播研究出现的学术含量不足,前瞻性不够,学术西化等问题;陕西师大朱清河强调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应警惕新闻消费主义;福建师大王金礼认为,在强调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等根本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对新闻作出了更有解释力的判断;《现代传播》刘俊提出传媒艺术的研究及学科发展的融合趋势,并分析了媒介融合对人类产生的深刻持久的影响;安徽师大沈正赋认为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中国语境中的自我演进与变化,也有接受西方语境中舆论的输入性传播与影响,更有对马克思主义舆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科 中国特色 话语体系 学术论坛 中国传媒大学 职业教育模式 新闻与传播学院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劳动幸福 彰显社会主义精神——第三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12
《云梦学刊》 2018年第3期126-126,共1页
为了推动劳动权、劳动幸福权以及幸福劳动权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话语体系的深入研究,形成独树一帜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话语体系,2018年4月13-15日,以“保障劳动幸福,彰显社会主义精神”为主题的“第三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2018’关... 为了推动劳动权、劳动幸福权以及幸福劳动权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话语体系的深入研究,形成独树一帜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话语体系,2018年4月13-15日,以“保障劳动幸福,彰显社会主义精神”为主题的“第三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2018’关于劳动的哲学、伦理学及跨学科研究高端学术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 上海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精神 劳动人权 学术论坛 幸福 保障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与使命:建构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述卓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共5页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的构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至少形成了五个方面的理论内容: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文艺观,植根真实、塑造典型的文艺创作论,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文艺传达论,历史...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的构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至少形成了五个方面的理论内容: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文艺观,植根真实、塑造典型的文艺创作论,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文艺传达论,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文艺评论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艺理想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新时代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涵要义、历史生成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姗 田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30,共9页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的时代境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通过追溯梳理体育现代化以及体育话语体系等相关理论研究的渊源,探寻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涵要义、历史生成与体系构建。研究发现:历史生成包括自觉、自强、自信...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的时代境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通过追溯梳理体育现代化以及体育话语体系等相关理论研究的渊源,探寻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涵要义、历史生成与体系构建。研究发现:历史生成包括自觉、自强、自信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内在统一于马克思主义“能、好、行”的辩证关系。内涵要义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口规模为群众体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话语本质要求,以体育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相协调为话语构建原则,以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人类体育文明新形态为话语时代主题,以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为话语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不断谱写体育话语新篇章。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为体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语境,话语体系的建构包含话语理论、话语宗旨、话语主题与话语归宿四个维度,为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完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路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体育话语体系 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三要素 被引量:6
15
作者 岳亮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0-20,共1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必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创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再塑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塑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将马...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必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创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再塑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塑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时代·审美经验——论文艺美学学科的话语体系建设
16
作者 曹成竹 《百家评论》 2016年第4期4-7,共4页
近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起了学界热议,其中一个观点是"建构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一观点,特别是对话语体系的强调,对于文艺学的发展成熟以及文艺美学学科的建设具有重... 近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起了学界热议,其中一个观点是"建构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一观点,特别是对话语体系的强调,对于文艺学的发展成熟以及文艺美学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体系 美学学科 启发价值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中国传统文论 西方文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自身特质 中国文论 学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巡礼 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
17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于2015年9月成立。作为国内首批和第二批以音乐类评论为主的基地,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得到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的有力指导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全力支持。自创立以来,基... 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于2015年9月成立。作为国内首批和第二批以音乐类评论为主的基地,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得到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的有力指导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全力支持。自创立以来,基地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文艺评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构建当代中国音乐评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实现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评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央音乐学院 学术体系 中国文联 音乐评论 话语体系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视野》2011年第1-12期总目录
18
《理论视野》 CSSCI 2011年第12期67-72,共6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列主义 理论视野 党校系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毛泽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 理论研讨会 县委权力 王伟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学术论坛 中央党校 社会管理创新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