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生逻辑 |
朱泽渊
庞虎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5 |
|
|
2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体育哲学的出场语境与理论路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阐释 |
刘欣然
林雯慧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3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向互动 |
陈燕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野下“两论”的新时代启示 |
徐佳佳
刘锋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价值重估”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中国化”思考 |
刘怀玉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6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功能定位与价值选择 |
朱荣英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7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自觉与文明憧憬 |
庞立生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 |
白萍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9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形成与突破——兼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当代美学价值 |
周维山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去认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 |
郝晓光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1
|
何以可能,何以实现:论概念史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李冉
郭小凡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界域的哲学厘定 |
谭培文
汤志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3
|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条基本路径 |
范贤超
范湘涛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4
|
反对教条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汪信砚
陈立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5
|
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合的价值向度 |
侯菲菲
林柏成
陈树文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6
|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论要 |
文正邦
文培阳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7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
潘绍龙
李洵
司凤德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8
|
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谭群玉
周兵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9
|
科玄论战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李白鹤
王丹桂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0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问题与视野 |
何萍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