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个重要维度 |
韩振峰
程刘畅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四重逻辑 |
路克利
王俊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
3
|
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
颜晓峰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
4
|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进路 |
李宗建
董健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5
|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内涵与现实向度 |
白茂峰
傅慧芳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5
|
|
|
6
|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新时代逻辑 |
王永贵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7
|
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基础 |
付洪
侯耀宗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8
|
“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 |
唐正东
|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明形态追求 |
陈晓斌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新时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逻辑 |
张士海
袁明月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
|
|
11
|
深刻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创性贡献——评《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项久雨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
刘先春
李琦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
13
|
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先驱——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向度的考察 |
李安增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4
|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
季水河
季念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5
|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维”定位 |
黄显中
|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问题域的历史性创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种视角 |
陈高华
赵文钰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7
|
吴玉章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求索及贡献 |
黄书光
|
《学术界》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 |
李西建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9
|
马克思主义文艺典型理论中国化回顾与省思 |
杨旭
|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理论标识 |
普布次仁
|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