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述论 被引量:4
1
作者 汪效驷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9,共6页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思想界矛盾斗争的产物,是在陈翰笙领导的农村调查的基础上产生的,还与陈在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受阻有关。它从1933年成立到1951年解散,工作重心和会址数度变迁,在各地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该会...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思想界矛盾斗争的产物,是在陈翰笙领导的农村调查的基础上产生的,还与陈在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受阻有关。它从1933年成立到1951年解散,工作重心和会址数度变迁,在各地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该会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保持"合法性"是其在国统区生存的基本策略;中共对该会的政治指导是通过在其中工作的中共党员的自觉行动实现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是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陈翰笙 中国农村 左翼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农村派”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颜敏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5,共5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农村社会的动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深入农村,进行调查,使用新的理论方法研究农村问题。其中,以陈翰笙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派"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他们以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农村社会的动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深入农村,进行调查,使用新的理论方法研究农村问题。其中,以陈翰笙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派"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他们以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为载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生产关系入手研究农村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陈翰笙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的历史和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池子华 倪东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0-73,共4页
《中国农村》的历史和思想池子华,倪东升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一次政变,即“四·一二”政变.这次政变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失败.中共领导的革命开始转人上地革命时期.中共要进行全国范围的土地革命,当然是国民党政府... 《中国农村》的历史和思想池子华,倪东升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一次政变,即“四·一二”政变.这次政变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失败.中共领导的革命开始转人上地革命时期.中共要进行全国范围的土地革命,当然是国民党政府当局坚决反对的,因而对工农革命群众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薛暮桥 “四·一二”政变 国民政府 土地革命 农村问题 现代化思想 资本主义 民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新书屋”与并非“现代派”的陈翰笙
4
作者 郭汾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71-73,共3页
1927年7月,上海、广东、武汉“清共”前后,鲁迅说:“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在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后,除排遣“防暗箭,淘闲气”和血腥气带来的郁闷悲恸而埋首整理《小约翰》的译稿外,他考虑要离开这“革命的策源地”和“革命的后... 1927年7月,上海、广东、武汉“清共”前后,鲁迅说:“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在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后,除排遣“防暗箭,淘闲气”和血腥气带来的郁闷悲恸而埋首整理《小约翰》的译稿外,他考虑要离开这“革命的策源地”和“革命的后方”的广东。此前离厦赴穗,中山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 《现代评论》 鲁迅日记 钟敬文 顾颉刚 傅斯年 李大钊 第三国际 孙伏园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为文化作干城──谈痰《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
5
作者 俞筱尧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9-71,共3页
要为文化作干城──谈痰《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俞筱尧《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最近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这是令人高兴的好消息。新知书店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文委决定建立并直接领导的宣传出版机构,在第二次国内革... 要为文化作干城──谈痰《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俞筱尧《新知书店的战斗历程》最近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这是令人高兴的好消息。新知书店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文委决定建立并直接领导的宣传出版机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1935年8月创办于上海。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知 书店 国民党 出版物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皖南事变 侯外庐 老同志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哲学家罗克汀教授逝世
6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5-45,共1页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山大学罗克汀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4月3日在广州逝世,享年75岁。 罗教授原名邓焯华,1921年11月出生于广州。1939年考入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社会教育系,在张栗原、郭大力指导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学期...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山大学罗克汀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4月3日在广州逝世,享年75岁。 罗教授原名邓焯华,1921年11月出生于广州。1939年考入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社会教育系,在张栗原、郭大力指导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学期间他先后发表了《数学史的考察》、《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迟滞的原因》等学术论文。1943年赴桂林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工作,并完成《科学新论》一书的初稿。该书分三卷即《科学总论》、《科学史论》及《科学方法论》,共30多万字,后来分为两书出版,即《自然科学讲话》(1946年新知书店)、《自然哲学概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西方哲学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家 现象学 科学方法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 学术论文 现代外国哲学 自然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