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对农地有偿流转的影响机制研究——来自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9
1
作者 朋文欢 李寒凝 +1 位作者 傅琳琳 莫秋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68,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农地供给方和需求方双重视角剖析新型经营主体发育对农地有偿流转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双重差分方法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农地... 研究目的:基于农地供给方和需求方双重视角剖析新型经营主体发育对农地有偿流转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双重差分方法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农地需求方能显著促进农地流转有偿化。(2)这一影响的实现基于两种机制:一是直接效应,即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外部需求主体打破了以熟人网络为主的封闭市场,通过引入市场化的交易规则订立合理租金;二是通过间接的示范效应与竞争机制,激励熟人间的非正式交易向市场化、有偿化靠拢。(3)新型经营主体发育对农地有偿流转的影响以农地产权的稳定为前提,但并不因农村非正式制度的介入而被削弱。研究结论:在继续稳定农地产权的前提下,引入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其市场化行为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对促进租金有偿合理、健全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地有偿流转 新型经营主体 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乡视角测度与分解多维相对贫困——基于双界限法分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2
作者 刘丽影 钱铖 +2 位作者 芮东升 毛璐 刘思佟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31-135,共5页
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双界限法分别对城市和农村地区贫困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从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来看,2018年全国受教育年限、慢性病以及自评健康状况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成为除收入外影响贫困的重要因... 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双界限法分别对城市和农村地区贫困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从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来看,2018年全国受教育年限、慢性病以及自评健康状况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成为除收入外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随着k值增加,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与多维贫困指数呈下降趋势,平均剥夺份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k=3/9为例,农村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56.60%,平均剥夺份额及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0.473 0和0.267 7,城市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30.91%,平均剥夺份额及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0.483 2和0.149 4;从指标分解来看,城市多维贫困中贡献率排前三位的为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收入以及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7.50%、24.43%、6.65%,农村多维贫困中贡献率排前三位的为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收入以及做饭燃料,分别为51.56%、14.41%、11.69%。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多维相对贫困的深度和广度均高于城市家庭,不同维度指标对城乡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各有差异。由此可得,教育的不平等最容易导致家庭多维相对贫困,要解决城乡多维贫困的核心问题,应优先解决教育致贫问题。收入依旧是影响城乡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双界限(AF)法 多维贫困指数 测度与分解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城乡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退役军人保险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莉莉 吕采霏 《上海保险》 2023年第5期33-41,共9页
一、引言退役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服役时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退役军人保障的相关工作。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 一、引言退役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服役时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退役军人保障的相关工作。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的意见》指出,要解决退役士兵未能及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或因各种原因中途断缴等在享受养老、医疗保障待遇时面临的困境。同年7月5日,财政部等印发的《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士兵 退役军人 国防和军队建设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基本医疗保险 参与意愿 医疗保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驱动下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被引量:36
4
作者 张莉娜 吕祥伟 倪志良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5,共12页
立足于数字经济深刻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互联网+"驱动下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研究表明,"互联网+"驱动下的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该结论在运用Heckman... 立足于数字经济深刻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互联网+"驱动下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研究表明,"互联网+"驱动下的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该结论在运用Heckman模型、处理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等实证策略纠正潜在内生性问题及通过一系列检验后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城市家庭,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家庭的增收效果更显著;中间收入阶层是数字经济的最大受益者,对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影响相对较小。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互联网+"驱动下的数字经济通过提升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的重要程度进而增加收入的渠道显著存在。门槛回归分析表明,随着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家庭收入的正向作用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现阶段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增收效应大于数字产业化的增收效应。因此,应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驱动下数字经济的增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数字经济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增收效应 家庭收入 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具有幸福效应吗——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冷凤彩 曹锦清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2,共9页
互联网快速发展对我国居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幸福感正相关,居民使用互联网能令其幸福感提高14.1%;采用工具变量法与稳健性检... 互联网快速发展对我国居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与居民幸福感正相关,居民使用互联网能令其幸福感提高14.1%;采用工具变量法与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居民使用互联网的幸福效应依然显著;居民个体差异会影响互联网使用的幸福效应,农村、男性、低龄及中低教育阶层居民能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因而应改善互联网设施,普及互联网教育,提高互联网普及率,以有效提高我国居民因使用互联网而带来的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幸福感 居民幸福感 互联网使用 幸福效应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转型期的家庭代际信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守纪 王成仁 《农村金融研究》 2010年第10期68-72,共5页
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信用的特征是家庭代际信用,在现代经济环境中,这种信用很难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这种信用形式也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原因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了过渡信用形式——农户互助信用,并... 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信用的特征是家庭代际信用,在现代经济环境中,这种信用很难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这种信用形式也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原因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了过渡信用形式——农户互助信用,并且建议以农户互助信用小组作为需求方来构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状况 中国农村 代际 家庭 转型期 农村金融体系 信用形式 农村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营养与食物保障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冬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1年第2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贫困家庭 食物保障能力 营养改善 实现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中国”战略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研究——以基于视频的彩虹亲情网云平台为例
8
作者 张少刚 孙鸿飞 陈秀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6年第5期3-7,11,共6页
近年来,我国农村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缺失家庭教育,影响了农村教育的长远和健康发展。本文在调研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四化同步"和"宽带中国"发展战略,提出实施"感... 近年来,我国农村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缺失家庭教育,影响了农村教育的长远和健康发展。本文在调研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四化同步"和"宽带中国"发展战略,提出实施"感知家人彩虹计划",设计开发基于视频的彩虹亲情网云平台,建设遍布城乡的多种接入终端,建立家庭教育空间,推进代理家长制,组建网上留守儿童之家,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和家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交流互动,感知亲情,实现家长、学校和社会良性互动,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宽带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家庭性别关系研究述评
9
作者 崔海波 《改革与开放》 2009年第11X期141-143,共3页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性别关系,始终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侧重从纵的历史线索,把中国妇女的命运和中国革命、中国现代化进程以及世界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来梳理了中国农村家庭性别关系研究。
关键词 中国革命 改革开放 市场化 农村家庭性别关系 性别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家庭财产权——中国特色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以《农村土地承包法》为主要理论依据
10
作者 王国丽 《山西农经》 2004年第4期61-64,F003,共5页
本文认为 ,家庭财产权 ,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有效实现 ,是具有完全物权性质的所有权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家庭财产 所有权 中国特色 农村土地承包法》 理论依据 趋势 物权性质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理论视角下基于CHARLS数据库的农村中老年慢性病共病研究
11
作者 饶菲菲 汪慧 +2 位作者 彭拯 雷威 刘亚清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农村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共病的有效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第5次追访数据,共纳入10384名农村中老年个体,进行慢性病共病患病现状分析,并采用有序多分类... 目的探讨我国农村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共病的有效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第5次追访数据,共纳入10384名农村中老年个体,进行慢性病共病患病现状分析,并采用有序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来验证农村中老年患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农村中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率高达81.16%,共病患病率达57.61%,患病率高的慢性病依次为关节炎或风湿病(42.18%)、高血压病(39.24%)、胃病或消化系统疾病(33.77%),且性别、年龄、家庭人均年消费、医疗保险、自评健康水平和地区均是农村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罹患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我国农村中老年慢性病及共病患病率较高且受多因素影响,应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时充分考虑各因素的协同效应,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促进效能,根据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指导,构建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度降低农村中老年人群共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中老年人 农村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 协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严重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姜春玲 李献云 +1 位作者 费立鹏 许永臣 《上海精神医学》 2013年第1期22-31,共10页
背景 中国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自杀率的 2~3 倍,但造成城乡自杀率之巨大差异的原因并不清楚。目的 评估国内农村严重自杀未遂者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精神科医生采用结构式问卷对山东郓城县人民医院急诊室收治的 297 例严重自杀未遂... 背景 中国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自杀率的 2~3 倍,但造成城乡自杀率之巨大差异的原因并不清楚。目的 评估国内农村严重自杀未遂者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精神科医生采用结构式问卷对山东郓城县人民医院急诊室收治的 297 例严重自杀未遂者(至少在医院 6 小时者)及其陪伴的家属分别进行访谈。该问卷内容详尽,完成问卷需要 2~3 h。对照组选取同一居住地中年龄、性别与自杀未遂组相匹配的、既往无自杀未遂史的居民及其同住家庭成员,分别进行同样的结构式访谈。使用Cox回归模型来识别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 297 例自杀未遂者中,74% 为女性,78% 是农民,平均(标准差)年龄为 33.2(14.6),平均受教育年限为4.8(3.1)年,80% 为口服农药自杀,57% 的自杀未遂者报告在采取自杀行动之前考虑自杀只有或不足 5 分钟,76% 的自杀意图量表中计划分量表得分不足 50 分(0~100 分),11% 有过自杀未遂史,只有 38% 存在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精神障碍。在控制性别、年龄、居住地以及之前的自杀未遂史(在配对分析中控制该变量)后,通过多因素分析,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包括:受教育水平低、与有过自杀行为的人交往、之前1年中至少有 4 次负性生活事件、之前 1 个月中生活质量低且家庭不够和睦、之前 2 周内的抑郁症状得分高以及冲动性和攻击性高(最后一项仅在小样本中进行评估)。结论 我国农村严重自杀未遂者多数不符合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冲动性和攻击性高、自杀意图并不强烈,多采用口服农药的方式。这些特点与高收入发达国家的特点不同,因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预防自杀行为。这些方法应更多的关注如何降低获取农药的便利性,并教育冲动性个体如何自我调整情绪和行为,而不是过度地关注精神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相匹配 医学 COX回归模型 病例 家庭成员 自杀行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改革农村家庭承包制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治泰 王丽英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8-61,共4页
1978年以来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但是由于它存在与社会化大生产相冲突的小农经济特性 ,其发展与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局限 ,因此 ,进一步改革这一经营体... 1978年以来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但是由于它存在与社会化大生产相冲突的小农经济特性 ,其发展与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局限 ,因此 ,进一步改革这一经营体制 ,以一种更高级形式———农场制和公司制取代之 ,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承包制 家庭农场模式 公司经营模式 农村 改革 中国 农业 小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家庭因素与女童辍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21-24,共4页
近年米,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在巩固“普九”成果的道路上却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辍学问题又有所抬头,特别是农村地区尤为严重。而农村女童辍学又是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因为它具有特殊性。不仅与学校、家庭、... 近年米,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在巩固“普九”成果的道路上却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辍学问题又有所抬头,特别是农村地区尤为严重。而农村女童辍学又是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因为它具有特殊性。不仅与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有关,也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有关。本文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以东北三省30名辍学女童为样本,深入分析了农村家庭的各种因素对女童辍学的影响,以期从家庭这一途径找到有效的措施防止农村女童辍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女童辍学 农村家庭 家庭结构 家庭教育 教育质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余世喜 李喆 《南方农村》 2006年第3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原因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 城乡协调发展 经济协调发展 公共服务供给 劳动生产力 重要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万振凡 《古今农业》 2002年第4期7-14,共8页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其突破口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发展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制度的创新还是落后了。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面临...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其突破口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发展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制度的创新还是落后了。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面临着十分严峻挑战。这一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加快农村制度的创新。 中国农村制度创新的路在何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合作制 制度创新 土地制度变迁 人民公社 农村土地 中国农村 制度安排 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 农村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家庭承包制的非正式制度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承宗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4期336-338,共3页
农村家庭承包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之一,理论界对此已从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即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探讨... 农村家庭承包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之一,理论界对此已从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即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探讨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原因和作用,揭示农村家庭承包制中的非正式制度约束,指出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重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要在文化传统和现代体制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非正式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家庭承包制 非正式制度 文化传统 意识形态 伦理道德 风俗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率先进行并首获成功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有贵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5-30,104,共7页
关键词 包干到户 经济体制改革 包产到户 中国经济 农村经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 家庭联产承包 承包责任制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务经济的地区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庆林 《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第72期28-31,共4页
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地带来划分我国区域经济,是比较通行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三个地带农民收入结构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家庭经营对农民收入差异的影响较小。1980~2000年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农民收入... 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地带来划分我国区域经济,是比较通行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三个地带农民收入结构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家庭经营对农民收入差异的影响较小。1980~2000年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13.1倍、10.5倍和8.3倍,全国平均为10.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经济 农民收入 家庭经营 基尼系数 乡镇企业 工资性收入 劳务经济 农村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海农场家庭生活用能和能源消费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文渊 《农村能源》 2000年第1期31-32,共2页
文章对江苏省国营淮海农场连续5年的家庭生活用能调查表明,用能品种结构变化较大,电力和液化气消费迅速增长,而秸秆和煤炭的使用在下降.分析表明,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收入、户均人口和人均作物收获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文章对农村家... 文章对江苏省国营淮海农场连续5年的家庭生活用能调查表明,用能品种结构变化较大,电力和液化气消费迅速增长,而秸秆和煤炭的使用在下降.分析表明,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收入、户均人口和人均作物收获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文章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性质、中国小康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基本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能源 能源规划 消费 中国 家庭生活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