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逻辑——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中国故事:地方政府行为的逻辑》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安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1引言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土地制度作为当代土地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及农业的内源发展,还关乎农民的持续增收及农村的长治久安,更决定... 1引言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土地制度作为当代土地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及农业的内源发展,还关乎农民的持续增收及农村的长治久安,更决定了国家宏观稳定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持续增收 内源发展 宏观稳定 要素市场化改革 农村土地资源配置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观察:1949-2016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学博 《党政研究》 2017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土地是整个中国历史中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因而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并非单纯的经济制度,而是决定整个社会结构的宪制安排。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本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革命的本质就是土地革命。从新中国... 土地是整个中国历史中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因而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并非单纯的经济制度,而是决定整个社会结构的宪制安排。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本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革命的本质就是土地革命。从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农民所有制到人民公社时代的集体所有集体管理制,到八十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2014年中央明确提出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其实质是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认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才能理解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质上调整了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也是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新构建。正是在宪制意义上,才能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稳固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价值。当前主流学术界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制度设计是沿着确权和自由流转的路径进行的。单纯的经济学视角,把土地制度视为一个单纯的经济要素,忽视土地制度本身具有的中国城市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不仅违反了当前的土地宪制安排,而且可能给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城市化建设带来戛然而止的风险。基于这种国情和党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在稳定现有土地制度基础上,摒弃私有制的倾向,谨慎进行宅基地入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制度 宪制 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道林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古今中外,土地制度历来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础制度。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土地制度经历了从革命性变革到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过程,其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和乡村发展研究具有极其典型的样本意义,对于当前农村发展... 古今中外,土地制度历来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础制度。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土地制度经历了从革命性变革到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过程,其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和乡村发展研究具有极其典型的样本意义,对于当前农村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制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前农村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政策制订 革命性变革 中国土地制度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与完善 我国当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农村土地制度百年回顾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占耕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3,共9页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由农民通过土改和合作化所建立的。围绕建立与完善土地制度,百年来在与武装割据相结合的土地革命,以区域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的建设,以及对于土地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完善和探索,都具有鲜明...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由农民通过土改和合作化所建立的。围绕建立与完善土地制度,百年来在与武装割据相结合的土地革命,以区域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的建设,以及对于土地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完善和探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与完善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解放全人类在中国首先是农民的解放,农民是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主力军。区域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制度、总劳动集体调节,个别劳动为家庭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及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化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业绩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与“不变”之间:现代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泉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8,共12页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向度,是以国家明确的目标预设和强力主导为核心,围绕着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配置方式,在"变"与"不变"之间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创新。其演进路径是:改革开放前进行的是以农村...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向度,是以国家明确的目标预设和强力主导为核心,围绕着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配置方式,在"变"与"不变"之间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创新。其演进路径是:改革开放前进行的是以农村土地"生产关系"为中心的革命,在"变"中寻求"不变",确立起现代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并对所有制进行"锁定";改革开放后推动的则是以土地"经营制度"为中心的改革,最终将农地制度改革定格在总体上沿着"不变"或"稳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扩大"或"强化"农民土地使用权这样一种思路或模式演进。究其实质,支撑这种"变"与"不变"演进逻辑的背后力量是国家基于公有制偏好而对农地产权体系进行的原则性设定。而且,这种设定在相当大程度上框定了国家未来时段农地制度演进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整体变革:重温三十年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舒建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中国农村改革首先从土地占有与使用权利的逐步放开入手,近三十多年来演变为众多新惯例和新规范,不仅使土地利用本身发生了改变,而且也深刻改变了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其中所发生的劳动分工、迁徙、家庭聚散以及身份、利益冲突成为中国社会... 中国农村改革首先从土地占有与使用权利的逐步放开入手,近三十多年来演变为众多新惯例和新规范,不仅使土地利用本身发生了改变,而且也深刻改变了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其中所发生的劳动分工、迁徙、家庭聚散以及身份、利益冲突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这些变革的社会历史意义迄今未有充分揭示。土地使用权利的变革推动了农民与土地、农村社区、国家的整体性变革,期间所发育出来的意愿、诉求与行动正完成现代社会的构建,目前的研究对这种整体性变革的认知是缺乏自觉的,而这些新惯例与新规范所重新整合的社会生活恰是实践的社会理论产生的渊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产权 规范分析 非规范分析 社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