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国孝文化与养老保障制度 被引量:6
1
作者 康颖蕾 陈嘉旭 《西北人口》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需要考虑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影响。而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也可以延续和弘扬孝文化。本文分析了二者相互的关系,提倡建立一种依托于“孝”为文化基础的符合中国国民性格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推动优秀孝文化的继承和...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需要考虑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影响。而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也可以延续和弘扬孝文化。本文分析了二者相互的关系,提倡建立一种依托于“孝”为文化基础的符合中国国民性格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推动优秀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养老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理论框架:基于制度文化的视角 被引量:15
2
作者 郑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107,共9页
本文基于制度文化的视角,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指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应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个组成部分。而借鉴制度文化与制度的一般性关系,有利于弥补现有研究仅仅局限于经济学视角的不足,从而构建了一... 本文基于制度文化的视角,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指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应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个组成部分。而借鉴制度文化与制度的一般性关系,有利于弥补现有研究仅仅局限于经济学视角的不足,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即政府执政理念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政府设计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要符合传统文化特点,政府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要与传统文化协调一致,政府应承担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中制度环境建设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政府责任 理论框架 制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环境与政府责任: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的关键 被引量:7
3
作者 郑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9期143-147,共5页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农民群体分化、制度路径依赖以及批判性学习国外经验都需要对现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创新,而政府执政理念、制度价值取向以及传统养老文化这些制度环境因素,已成为阻碍或推动制度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农民群体分化、制度路径依赖以及批判性学习国外经验都需要对现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创新,而政府执政理念、制度价值取向以及传统养老文化这些制度环境因素,已成为阻碍或推动制度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承担推动制度创新的责任:创新政府执政理念、构建新型养老文化、创新制度价值取向以及发展居家式养老服务保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 制度创新 政府责任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民养老保障的全视角透视——评《中国农民养老保障之路》
4
作者 董鸿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农民养老保障之路》 赵瑞政 社会转型期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道德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使得农村养老面临严峻挑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道德问题。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不仅逐渐瓦解了中国农村的孝文化传承,也不能有效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相应的,... 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使得农村养老面临严峻挑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道德问题。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不仅逐渐瓦解了中国农村的孝文化传承,也不能有效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相应的,在与人民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养老保障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应积极架构并完善,不只是做到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而是重点加强提供丰富的伦理资源,通过多种形式探索构建农村养老的道德体系。新形势下,我们应以养老保障的道德性为切入点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探讨,争取立足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孝文化传统,构建农村养老保障的核心道德理念,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提出切实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 道德性 解决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老年群体养老获得感:产生机理、逻辑进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8
6
作者 封铁英 刘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9,共10页
获得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衡量老年群体生活福祉提供“中国概念”。新时代老年群体养老获得感的产生是客观获得与主观评价合力作用的结果,精准化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的实际获得是养老获得感产生的客... 获得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衡量老年群体生活福祉提供“中国概念”。新时代老年群体养老获得感的产生是客观获得与主观评价合力作用的结果,精准化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的实际获得是养老获得感产生的客观基础,通过公平认知与多重比较叠加对实际获得产生满意的主观评价是养老获得感产生的主观基础,而遵循的逻辑进路为,“基本权利要求的获得产生逻辑”“实现多维度发展的需求满足逻辑”,以及“基于获得利益比较的主观评价逻辑”。中国为有效提升新时代老年群体养老获得感,应通过革新养老理念、发展科技驱动的智慧化养老模式、优化养老保障制度,实现养老保障从“福利”到“权利”、从“供需错位”到“精准供给”、从“隐形失衡”到“适度平衡”的三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养老保障 主观幸福感 新时代老年群体 养老获得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现阶段家庭养老的政策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关政策之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蒋叶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0-55,共6页
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我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已占世界老龄人口的1/5。据联合国调查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将达1.67亿,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4%,到21世纪中叶,每4个人中就有一... 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我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已占世界老龄人口的1/5。据联合国调查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将达1.67亿,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4%,到21世纪中叶,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本文由调查结果分析我国现阶段家庭养老的现状,并根据与美国、欧洲等相关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我国现今的养老责任归属及相关政策措施,针对目前我国现阶段家庭养老所存在的困境,指出相关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具体国情,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模式 养老责任 养老政策 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