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开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发展问题,既是一个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的政治命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实践、价值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历史与现实互契、理论与实践互动、价值与真理互融的内在发展逻...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发展问题,既是一个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的政治命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实践、价值问题。纵观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历史与现实互契、理论与实践互动、价值与真理互融的内在发展逻辑,表现为解决“两大主要矛盾”、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生成逻辑,贯穿“一个指导思想”、强化“一个精神动力”的理论逻辑,立足“四大社会变革”、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的实践逻辑,执着“四大价值追求”、谨记“三个不能忘记”的价值逻辑,面向“三大历史任务”、把握“三个变与不变”的时代逻辑,系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生成与发展的问题,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发展的逻辑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发展逻辑 文化自信 自我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智媒化传播的理想图景和挑战应对
2
作者 王江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5,共6页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智媒化传播既是顺应智媒技术驱动的产物,也是革命精神传播主动求变的结果。在这一进程中,智媒技术推动着革命精神传播的全方位变革,集中体现在党的长期执政、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和美好生活需求的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再...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智媒化传播既是顺应智媒技术驱动的产物,也是革命精神传播主动求变的结果。在这一进程中,智媒技术推动着革命精神传播的全方位变革,集中体现在党的长期执政、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和美好生活需求的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再造。但这种变革绝非一帆风顺,由于存在资本技术合谋加重传播内容娱乐化乱象、技术自主诱发传播主导权失控风险、智能鸿沟加剧传播对象分立化倾向、信息泛滥引发传播影响力弱化后果等现实困境,构成了制约革命精神智媒化传播的主要阻碍。对此,应深入了解智媒化发展中革命精神传播的发生机制,从顶层设计、价值引领、矩阵构建和以智促治等层面探讨应对挑战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智媒化传播 理想图景 挑战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新发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时玉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共同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组成)在探索与奋斗、抗争与改造、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凝练发展的伟大精神成果。它具有重大的资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育人(意识形态构建... 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共同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组成)在探索与奋斗、抗争与改造、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凝练发展的伟大精神成果。它具有重大的资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育人(意识形态构建)和铸魂(党魂、国魂、军魂)功能。在党治国理政新时代,习近平以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运用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未来逻辑,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主导思想进行了新发展、价值目标进行了新阐释、精神形态进行了新补充,从而构建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新话语,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新发展 主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华军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2期275-276,共2页
茶文化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质,是对人民智慧的总结与凝结,在几千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沉淀出以“和、静、怡、真”为核心的茶文化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党和国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茶文化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质,是对人民智慧的总结与凝结,在几千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沉淀出以“和、静、怡、真”为核心的茶文化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党和国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当前,网络发展迅速,相较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如何借助茶文化精神,应对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的挑战,最大化发挥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传播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政治激励功能的实现途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邱杰 刘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37,46,共3页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孕育发展,是共产党人优秀的革命传统和革命风貌集中展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挥其政治激励功能可以为我们铭记历史武装思想...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孕育发展,是共产党人优秀的革命传统和革命风貌集中展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挥其政治激励功能可以为我们铭记历史武装思想提供理论指导、为抵制冲击深化改革提供思想武器、为攻坚克难实现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深化理论研究、拓展传播路径和注重实践体验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政治激励功能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政治激励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简介
6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学校直属、独立设置、与院系平行的跨学科、实体化研究、宣传、教育机构,是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共建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 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学校直属、独立设置、与院系平行的跨学科、实体化研究、宣传、教育机构,是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共建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1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6人,兼职研究人员30余人。中心现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1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河北省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入选者2人,河北省社科优秀青年专家2人,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职研究人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名师工作室 高校思政课 专业技术人才 兼职研究人员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独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美学意蕴
7
作者 鲁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6-40,共5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充满着对美的崇尚和追求。从变革旧社会、建立新政权的审美需要出发,以“坚定理想、捍卫真理”的崇高追求为审美的自觉发起,以“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斗争精神为审美...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充满着对美的崇尚和追求。从变革旧社会、建立新政权的审美需要出发,以“坚定理想、捍卫真理”的崇高追求为审美的自觉发起,以“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斗争精神为审美的过程实践,以“爱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为审美的自我实现,在合历史性、合逻辑性的统一中彰显了信仰之美、正义之美、崇高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革命精神 展现磅礴伟力
8
作者 魏慧勤 汤志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71-71,共1页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王炳林主编的《为什么需要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引论》2021年3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该书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王炳林主编的《为什么需要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引论》2021年3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该书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视角展示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学习资料,为学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重要辅导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党史学习 中国共产党精神 思政课教学 高等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生导师 伟大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