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短视频叙事效果与提升策略
1
作者 陈先红 袁文霞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2,共13页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回应社会关注和国际期待的一种有效方式。中国共产党故事能否融入青年群体,能否达成社会共识,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叙事的传播效果。基于“建党百年”优秀展播作品的调查数据,重点探讨青年群体广泛使用的短视...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回应社会关注和国际期待的一种有效方式。中国共产党故事能否融入青年群体,能否达成社会共识,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叙事的传播效果。基于“建党百年”优秀展播作品的调查数据,重点探讨青年群体广泛使用的短视频如何影响中国共产党故事的说服效果时发现:第一,短视频更容易建构一种“运输”状态,成为吸引青年群体观看并参与政治议题的新动力,通过青年群体视角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更具可行性。第二,青年用户对领袖故事的熟悉度、普通党员的吸引力以及对基层党组织叙事体验的激活会促进短视频的说服效果,同等情况下,剧情类短视频会降低用户的自我反驳,产生更高的运输效果。第三,“叙事运输”为提高中国共产党故事的说服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撑,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不仅在于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更在于如何让用户沉浸于故事中,形成与故事一致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叙事运输理论 短视频叙事效果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中的污名化现象研究——兼论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话语策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利军 高金萍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6,共5页
污名化来源于刻板印象和偏见,它既是社会观念的反映,也是权力政治在国际传播话语领域的呈现。本文基于对西方七家主流媒体涉中国共产党报道的分析,发现其报道文本与2020年以来西方民调结果和一些右翼政客的言论一致,显示出对其极度的负... 污名化来源于刻板印象和偏见,它既是社会观念的反映,也是权力政治在国际传播话语领域的呈现。本文基于对西方七家主流媒体涉中国共产党报道的分析,发现其报道文本与2020年以来西方民调结果和一些右翼政客的言论一致,显示出对其极度的负面形象,这种污名化做法误导国际舆论,给中国执政党形象塑造带来严重挑战,这种现象在中美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尤为凸显。污名化中国共产党具有文化哲学层面和全球治理层面的动因,破解对其污名化现象,可从开展全球执政党形象调查起步,以阻断污名的标签构建链条;既要坚持制度自信,又要防止过度自负,真实呈现百年大党;运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自行设置话题引导国际舆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形象 污名化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明定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0,共8页
在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中,涌现出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对传承好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促进人类文明交... 在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中,涌现出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对传承好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要把握好三重逻辑。一是理论逻辑: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需要;是把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传播出去,在国际社会争取话语权的需要;是在世界展示党的形象的需要。二是历史逻辑: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党的好传统、好作风,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破解“挨骂”这一历史问题的有力之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最大底气是百年来的伟大成就。三是实践逻辑:把握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原则,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明确讲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故事、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故事、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等;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要在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上下功夫,其话语要新、形式要活、传播方式要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中国声音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的叙事体系 被引量:3
4
作者 牛佳欣 朱丹华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4,共10页
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思索如何体系化地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至关重要。就叙事原则框架来看,它关联的是“怎样讲出故事”的方法论问题,应当坚持“党史学”的学理基础,强调“大众化”的对象规定,发挥叙事者“具体性”的叙事策略... 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思索如何体系化地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至关重要。就叙事原则框架来看,它关联的是“怎样讲出故事”的方法论问题,应当坚持“党史学”的学理基础,强调“大众化”的对象规定,发挥叙事者“具体性”的叙事策略选择能力。就素材选择技术来看,它关联的是“要讲什么故事”的方法论问题,要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为依托,选择“史论结合”素材,选择“群众群像”微观素材;同时,要侧重以宏观叙事素材去支持微观叙事,以实现“宏微相济”,还要选择反映中国共产党对世界文明贡献的智慧素材,以及那些有利于“中外互通”的域外经典素材。就叙事手段配置来看,它关联的是“如何讲好故事”的方法论问题,要在媒介上坚持直陈的语言媒介与具有构境作用的非语言媒介的使用,在修辞上坚持灌输性修辞和交流性修辞的叙事风格,在技术上既要利用“新技术”,也要传承“传统技艺”,最终合力通过体系化的叙事来讲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 叙事 党史党建 方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