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1
作者 韩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9,共5页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国外学者较为客观地研究中国问题的学术风气正逐步形成,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研究的科学性与时代性也逐步增强,并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当前,及时把握和评析国外学者对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研究的现...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国外学者较为客观地研究中国问题的学术风气正逐步形成,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研究的科学性与时代性也逐步增强,并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当前,及时把握和评析国外学者对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研究的现状,关注和梳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将有助于拓宽理论研究视野,增进不同思维语境下的对话与交流,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发展,搭建起了又一个广阔的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与发展 国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新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维度 被引量:2
2
作者 寇清杰 肖影慧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169,共8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战略创新、视野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基本维度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发展,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在战略创新维度,中国共产党从明晰意识形态建设战略地位和锻造意识形态建设战略领...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从战略创新、视野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基本维度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发展,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在战略创新维度,中国共产党从明晰意识形态建设战略地位和锻造意识形态建设战略领导核心的高度,引领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纵深发展。在视野创新维度,中国共产党协调统筹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国内国际联动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格局,拓展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空间场域。在理论创新维度,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发展;创造性提出并大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升了意识形态话语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在实践创新维度,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支撑和致力于打赢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坚战,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实践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建设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评介
3
作者 刘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经济全球化 发展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背景 评介 国家社科基金 意识形态属性 意识形态领域 实践形式 人民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4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0期11-11,共1页
当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自身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向我们提出的挑战,与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技术手段、军事威胁为依托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互相交织在一起,使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挑战呈现... 当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自身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向我们提出的挑战,与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技术手段、军事威胁为依托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互相交织在一起,使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挑战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势。面对这样的挑战,必须从思想认识上明确两点:①搞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一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保证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和提高生产力的需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挑战 经济建设为中心 自身发展 思想认识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稳定发展 意识形态领域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被引量:5
5
作者 冯仑 《理论月刊》 1987年第6期41-45,共5页
改善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在实证性描述的基础上,对此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一、问题的提出如果检讨将近四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意识形态的困扰显然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否则,就无... 改善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在实证性描述的基础上,对此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一、问题的提出如果检讨将近四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意识形态的困扰显然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伴随每一场政治运动和经济颠簸都有意识形态斗争的先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斗争 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 管理方式 意识形态领域 社会主义建设 政治体制 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指南
6
作者 曲青山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1,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深化党史研究、全面做好党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深化党史研究、全面做好党史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工作 中国特色 强大思想武器 优良学风 整体发展战略 干部队伍建设 党史部门 话语体系 立场观点 意识形态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一个自觉的过程 被引量:1
7
作者 钟阳胜 卓汉容 《学术研究》 1982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不例外。它既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文明发展 经济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领域 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谋划 锐意创新 长安大学努力探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新路径
8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坚持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互动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坚持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互动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保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明显成效。学校按照“交叉、渗透、培育、延伸”的发展思路,深入调查,探索在理工学科特色与行业特色鲜明的学科背景下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寻求一条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不同的发展路径。一是小规模、精而特。坚持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在涵育特色上下功夫。二是超常规、高起点。抓住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动权,走一条超越常规的发展模式,将理工学科优势转化为哲学社会学科优势,注重交叉渗透。三是讲西部故事、做行业文章。西部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是涵育学科特色的重要源泉,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提升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长安大学 创新工程 科学研究 路径 哲学社会科学 经济与社会发展 意识形态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又好又快 谋划行业出版
9
作者 曹胜利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3,共3页
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的中心主题,它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出版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 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的中心主题,它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出版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正确出版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 行业 谋划 意识形态领域 中心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热点问题研究
10
作者 严书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16,共6页
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前兆。文章重点探讨三个问题:即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前兆。文章重点探讨三个问题:即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 本质属性 意识形态领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点摘录 被引量:5
11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共1页
关键词 文化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重要战略机遇期 综合国力竞争 意识形态领域 科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思想政治工作的错位及其校正
12
作者 张永杰 颉乐生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7-69,共3页
反思十年改革,我们工作中最大的失误就是放松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错位,造成社会发展的严重倾斜。 (一) 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因此,我... 反思十年改革,我们工作中最大的失误就是放松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错位,造成社会发展的严重倾斜。 (一) 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因此,我们只有在国家机器、政治法律制度、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等诸多关系所构成的座标系中,才能科学地确立它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 内在推动力 社会物质生产 思想解放 社会经济发展 物质利益 现代化建设 意识形态领域 社会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把德育放在首位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王发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1-54,共4页
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国庆四十周年的讲话中曾经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但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里说的德育是广义的,它包括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 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国庆四十周年的讲话中曾经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但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里说的德育是广义的,它包括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过程,主要是政治思想教育。本文想就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一)要深刻理解把德育放在首位的重要战略意义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这是对教育本质、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得出的科学结论。这是因为:一是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过程 学校教育 重要战略意义 德智体全面发展 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 校园文化环境 青少年学生 文化知识 意识形态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繁荣——认识与实践
14
作者 蔡学俭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1期39-41,共3页
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在积累人类智慧、文明,传播各类知识和成果方面,在引导、活跃和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方面,出版工作正在显示和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 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在积累人类智慧、文明,传播各类知识和成果方面,在引导、活跃和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方面,出版工作正在显示和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管理和体制,以及出版指导思想方面的失误,出版工作给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两个文明建设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也引起了广泛重视。出版工作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反映,又对社会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古今中外一切阶级和政治集团,都直接或间接地掌握着出版这个重要工具,为其利益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人民出版事业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在二十世纪最后十年,我国社会发展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反对“和平演变”和资产阶级自由化,防止黄色文化的渗透和腐蚀,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一代新人等方面,出版工作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今后十年要把为经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重要组成部分 精神文明建设 马列主义 两个文明建设 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资产阶级自由化 意识形态领域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若干思考
15
作者 李秀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6,共6页
关于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若干思考李秀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如何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这里略呈管见,以求教于哲学界同仁。一、要重视和加强对中... 关于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若干思考李秀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如何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这里略呈管见,以求教于哲学界同仁。一、要重视和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的研究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辩证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西部地区 意识形态领域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发展 民主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