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识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华胤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2,共13页
政治功能是政党政治的重要议题,也是认识政党特性的重要基础。与西方国家政党的单一性功能相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包括政治领导、政治组织、政治动员、政治宣传和政治凝聚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是马克思主义... 政治功能是政党政治的重要议题,也是认识政党特性的重要基础。与西方国家政党的单一性功能相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包括政治领导、政治组织、政治动员、政治宣传和政治凝聚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社会、中国革命以及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和建设相结合而不断发展出来的政治特质。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功能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要遵循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逻辑。这三重逻辑有机联系,共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的独特性与先进性。从三重逻辑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可以为“增进党的政治功能”和“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新时代实践提供认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功能 认识逻辑 理论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炳林 刘志亮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3,共9页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尽管各种精神都有鲜明具体的坐标和内涵,但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连贯的。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牺牲奉献是崇高品格,艰苦奋斗是优良作风,忠诚热爱...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尽管各种精神都有鲜明具体的坐标和内涵,但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连贯的。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牺牲奉献是崇高品格,艰苦奋斗是优良作风,忠诚热爱是真挚情感,实事求是是根本原则,开拓创新是政治勇气,独立自主是根本立足点,团结统一是制胜法宝,胸怀天下是宽广境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十大要素,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崇高品格,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精神谱系 思想内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类型与治理结构——基于国家-社会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国权 原桂楠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共产党现有500多万个党组织,整体上中国共产党处于国家与社会之上的领导地位,但具体的党组织又内嵌于国家和社会之中。因嵌入领域不同,党组织按属性可分为国家性质党组织和社会性质党组织。党借助国家性质党组织领导国家体系、借助... 中国共产党现有500多万个党组织,整体上中国共产党处于国家与社会之上的领导地位,但具体的党组织又内嵌于国家和社会之中。因嵌入领域不同,党组织按属性可分为国家性质党组织和社会性质党组织。党借助国家性质党组织领导国家体系、借助社会性质党组织参与企事业单位与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两类党组织除遵循党的逻辑之外还要分别遵循国家逻辑和社会逻辑,于是形成中国共产党的双层治理逻辑和双层治理结构。作为国家治理的中枢,国家性质党组织与宪法上的国家机构共同构成中国真实的国家(state)——广义政府。这也使得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要面临政党逻辑、国家逻辑、社会逻辑之间的张力。因此,国家性质党组织要重视以国家逻辑治理国家事务,社会性质党组织要重视以社会逻辑参与各种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社会组织的管理,防止不恰当地以政党逻辑遮蔽国家逻辑与社会逻辑,避免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脱离自身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家 社会 党组织类型 党的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经典学习观探赜——以延安学习运动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奇 张香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3,共9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探求真理和指引实践的力量源泉,也是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重要途径,学好用好经典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必修课。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探求真理和指引实践的力量源泉,也是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重要途径,学好用好经典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必修课。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在实践中积累了自上而下、由浅入深、由外及内、由知向行的学习经验,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的经典学习观。在新时代,认真理解和掌握这一学习观,对于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创新经典著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经典著作的内生动力,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解决中国当前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经典著作 学习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核心意蕴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婧 岳子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共7页
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核心意蕴体现为理论、历史和实践的内在统一。从理论意蕴来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初心使命、为什么确立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核心意蕴体现为理论、历史和实践的内在统一。从理论意蕴来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初心使命、为什么确立初心使命以及怎样践行初心使命”这一根本问题。从历史意蕴来看,这一初心使命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摆脱贫困、尽快实现共同富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实践意蕴来看,应当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把握和践行这一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彰显中华文明的现代力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初心使命 民族复兴 逻辑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动员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艳玲 张耀文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3,共9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事业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前进方向、丰富精神世界、凝聚奋斗力量。抗战时期,为动员全国人民坚定抗战信心夺取胜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事业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前进方向、丰富精神世界、凝聚奋斗力量。抗战时期,为动员全国人民坚定抗战信心夺取胜利,中国共产党不仅以先进理论引领抗战方向,而且反对文化侵略,坚持繁荣抗战文艺,为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新时代,认真总结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文化动员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筑牢强国建设文化根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文化动员 现实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色家书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被引量:1
7
作者 秦立海 孙春惠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红色家书作为一种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革命史料和思想文本,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家”“国”“人民”“人类”的情感认同。它既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以家人、家事、家乡为情感寄托的重家情怀,又映... 红色家书作为一种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革命史料和思想文本,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家”“国”“人民”“人类”的情感认同。它既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以家人、家事、家乡为情感寄托的重家情怀,又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救国抱负、坚定的戍国决心与殷切的建国热忱;既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初心使命,又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以人类进步、世界大同为崇高理想的气度格局。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红色基因库,红色家书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一路走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图影,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家庭为基点、以国家为核心、以人民为主体、以天下为己任的深沉浓厚的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红色家书 家国情怀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的治水思路演进及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宁 倪翠娟 李家昕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水利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治水思路是推动水利现代化的思想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水利现代...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水利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治水思路是推动水利现代化的思想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水利现代化的进程中,治水思路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从强调在稳固政权、恢复生产中持续推进农业治水,到实现水利战略功能、治水观念、治水方法的现代化转变,再到明确提出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逐步实现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治水思路演进对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水利发展宗旨,始终坚持党对水利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水利建设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全球视野下的水利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水思路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水利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运思理路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艳玲 宋德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胸怀天下”原为描摹胸襟的修辞说法,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流变中,逐渐纳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纵横交织的世界坐标中调适中国角色,在新旧变革的世界转型中坚守中国立场,在内外互动的运行机制中彰显中... “胸怀天下”原为描摹胸襟的修辞说法,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流变中,逐渐纳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纵横交织的世界坐标中调适中国角色,在新旧变革的世界转型中坚守中国立场,在内外互动的运行机制中彰显中国力量,在明责担责的初心驱动中做出中国贡献,从而彰显了坚守政党本质、立足自身发展、尊重世界一体、动态分析时局、积极维护与调整国际秩序等多维一体的先进政党形象,体现了推己及人、以己度人、立己达人的高尚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胸怀天下 独立自主 公平正义 贡献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出版事业与文化领导权的双向互构
10
作者 李婷 孙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45,共11页
延安时期的出版发行事业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互构互生,无论对于党史还是对于党的出版发行史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正是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纲领的理论战线、以革命动员为导向的宣传战线、以服务人民群众为... 延安时期的出版发行事业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互构互生,无论对于党史还是对于党的出版发行史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正是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纲领的理论战线、以革命动员为导向的宣传战线、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的文艺战线、以边区启蒙为目标的科教战线和以争取舆论支持为目标的国际战线五大板块的出版事业格局,冲破了国民党的文化统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文化正当性,塑造了共产党的先进文化代表形象,在实质上建构起了共产党的文化领导地位,并推动共产党从思想上、组织上进一步成熟,成为坚实的文化领导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出版发行 中国共产党 文化领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金龙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0-27,共8页
日本全面侵华引发深重民族危机,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族政策引发民族矛盾和冲突,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全民族抗日的共同体、民族平等的共同体、民族团结的共同体、民族自信的共同体,是抗... 日本全面侵华引发深重民族危机,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族政策引发民族矛盾和冲突,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全民族抗日的共同体、民族平等的共同体、民族团结的共同体、民族自信的共同体,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与情感等多维路径。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既推动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抗日战争走向胜利,也为新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与两个统一战线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中军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2,共12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东方战线的建立过程。九一八事变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率先对日宣战,其后又派遣北上抗日先遣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高举抗日反帝的旗帜。在局部抗战时期,为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东方战线的建立过程。九一八事变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率先对日宣战,其后又派遣北上抗日先遣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高举抗日反帝的旗帜。在局部抗战时期,为团结一切抗日反帝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中国共产党引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东方战线。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东方民族的反法西斯同盟,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树立了东方样板。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率先实践和持续呼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优势——基于政党中心主义的分析
13
作者 刘艳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5,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政党中心主义视角为深入探讨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提供了参考。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价值引领,牢固确立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准则;坚定道路自觉,探索出符合国情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政党中心主义视角为深入探讨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提供了参考。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价值引领,牢固确立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准则;坚定道路自觉,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战略定力,积极有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升治理能力,不断破解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的突出问题;激发精神动力,凝聚中国式现代化自信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中心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早期党报制度的形成与演变——以党报委员会为中心的考察
14
作者 唐娟 方振武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党报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负责领导、组织和管理党报的专门机构,党报委员会在党报制度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党报委员会为切入点,通过史料梳理,考察中国共产党早期党报制度形... 党报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负责领导、组织和管理党报的专门机构,党报委员会在党报制度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党报委员会为切入点,通过史料梳理,考察中国共产党早期党报制度形成与演变的过程。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早期党报制度在党成立初期初现雏形,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和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发生了两次较大的变化,最终确立了与“一元化”领导原则相适应的党报集中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报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水治理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启示
15
作者 张静 王辰颖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9,共9页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水治理思想与行动指南。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解决人民吃水用水问题视为革命成功的重要环节,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将处理水患作为巩固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任务...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水治理思想与行动指南。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解决人民吃水用水问题视为革命成功的重要环节,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将处理水患作为巩固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任务,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将推动水环境保护与治理视为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再到新时代将构建国家水网视为保障水安全的关键举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等。中国在水治理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源于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遵循、对中华优秀传统水治理文化的传承及对域外水治理经验教训的学习借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守正创新”的基本路径、“系统思维”的科学方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大力繁荣发展水文化,以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全社会水安全保障教育,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弘扬和自觉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水治理 水文化 生态文明 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举办的“晚会”
16
作者 朱英 孙永健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通过顶层设计,总结历史经验,搭建活动场域,培养文艺队伍,最终形成了通过举办晚会进行娱乐抗战的模式。晚会面向中共内部、国民政府、民主人士、国际人士、群众等不同社群,类型多元、具体,形式自由、民主,内容充实、丰...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通过顶层设计,总结历史经验,搭建活动场域,培养文艺队伍,最终形成了通过举办晚会进行娱乐抗战的模式。晚会面向中共内部、国民政府、民主人士、国际人士、群众等不同社群,类型多元、具体,形式自由、民主,内容充实、丰富,成为中共发展抗战文化、承载革命符号、输出革命形象的意识形态舞台。晚会坚持抗战本位、历史本位、人民本位,既密切干群与军民关系,加强与国际及民主人士交流,进行全方位抗战动员,又塑造革命正统,争取抗战话语权。晚会将娱乐场域变为抗战场域,将夜间时空变为抗战时域,同时也延展了中共革命动员的时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晚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的“游击战”:日本馆藏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伪装本考论
17
作者 赵新利 白悦凝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83,共12页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通过出版工作开展舆论斗争。在白色恐怖甚至战乱的背景下,出版伪装本是重要且巧妙的舆论斗争方式。近年来,学界关于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伪装本的研究增多,但新史料匮乏。研究者此次在日本档案馆发...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通过出版工作开展舆论斗争。在白色恐怖甚至战乱的背景下,出版伪装本是重要且巧妙的舆论斗争方式。近年来,学界关于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伪装本的研究增多,但新史料匮乏。研究者此次在日本档案馆发现一批珍稀史料,包括数十种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伪装本,多数为国内未见,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伪装本有隐蔽的特征,被日方称为“共产党的巧妙的宣传”。作为出版领域“游击战”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伪装出版工作蕴含丰富的斗争智慧与历史经验,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馆藏 中国共产党 伪装本 舆论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以史育人”的时代价值、生动实践与现实启示
18
作者 徐金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92-95,共4页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在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中,“以史育人”发挥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新民主主义革...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在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中,“以史育人”发挥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思想保证。总结党“以史育人”的实践经验、挖掘其时代价值及现实启示,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以史育人 历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理路、内容聚焦与叙事策略
19
作者 饶武元 肖舒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3,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话语体系建构体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高度统一,需要从必要性、逻辑理路、内容聚焦、叙事策略等多重维度来阐释。从必要性来看,它是塑造传播大党形象、驳斥西方偏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展示大党活力的需要。从... 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话语体系建构体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高度统一,需要从必要性、逻辑理路、内容聚焦、叙事策略等多重维度来阐释。从必要性来看,它是塑造传播大党形象、驳斥西方偏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展示大党活力的需要。从逻辑理路来看,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成就淬炼了大党形象话语优势,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守正创新夯实了大党形象话语根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了大党形象话语底蕴,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彰显了大党形象话语力量。从内容聚焦来看,理论主题、基本范畴、价值内核、逻辑主线等话语结构要素组成了大党形象话语体系的核心构件,明确了具体的话语内容。从叙事策略来看,要言之有理,深化与创新理论话语;要言之有据,落地与推广实践话语;要言之有方,整合与协同话语体系;要言之有情,构建与传播国际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大党形象 话语体系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首次电化教育实践——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影音艺术开展干群教育研究》
20
作者 李龙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I0002-I0004,共3页
有幸阅读延安大学刘瑞儒教授新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影音艺术开展干群教育研究》,感触良多。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形态的转型期。但就当时的社... 有幸阅读延安大学刘瑞儒教授新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影音艺术开展干群教育研究》,感触良多。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形态的转型期。但就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政治动荡、经济落后,军阀混战、文盲遍地,民族工商业举步维艰,从社会经济基础到上层政治建筑都未就此做好准备。因此,开展民众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文化的劳动力,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民众教育 影音艺术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