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超 董翠香 +2 位作者 田来 樊三明 季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7-434,共8页
体育课堂教学行为是体育课堂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依据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德尔菲法,构建出以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为主要内... 体育课堂教学行为是体育课堂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依据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德尔菲法,构建出以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实现对体育课堂教学行为的初步量化评价,为客观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行为提供具有较高操作性的评价工具,为以体育课堂教学行为为切入点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互动行为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体育课堂教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超 董翠香 季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295,共7页
为适应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要求,更好地实施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体育课堂教学,运用视频分析法、系统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借助已开发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对该模式下41节优质体育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视频分析,梳理、归纳出... 为适应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要求,更好地实施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体育课堂教学,运用视频分析法、系统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借助已开发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对该模式下41节优质体育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视频分析,梳理、归纳出该模式下体育课堂教学存在如下特征:课堂教学形态分为3种类型,其中“练习型”占主导;课堂结构由封闭转向开放,但课堂提问水平较低,信息素养不足;教师话语分为5类型,课堂氛围以正向为主。同时得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和学历是影响该模式下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体育课堂教学 课堂结构 课堂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超 董翠香 季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为了提高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水平,按照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理念和要求,在借鉴国外相关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以及已有研究构建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开发... 为了提高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水平,按照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理念和要求,在借鉴国外相关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以及已有研究构建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开发了可多维度评价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系统。经信效度检验,该分析系统信度较好,并且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将该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用于示例体育课进行教学行为分析发现,该分析系统可以对体育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全面分析,不仅有助于体育教师深入地分析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教学互动行为,而且有助于改善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该分析系统对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具有工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 体育课堂 教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运动密度”概念探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苏坚贞 季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6-416,共11页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完全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体育课程模式,在每堂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3个关键点:1)要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即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运动强度要达到平均心率140~160次/min);2)要有20...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完全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体育课程模式,在每堂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3个关键点:1)要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即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运动强度要达到平均心率140~160次/min);2)要有20 min左右的运动技能教学;3)要有10 min左右的体能练习。然而,有学者和体育教师对该模式提出的“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产生了质疑。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当前国内、外体育课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现状的研究发现,提升体育课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不仅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通过梳理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的沿革脉络发现,已有的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局限性。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了新的“运动密度”概念,既是从运动负荷的视角与国际接轨,也是对已有的体育课密度原理与测算方法的完善和延展。只有引导学生充分“动”起来,才能达到增强体质、运用运动技能、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达到提高儿童、青少年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 运动密度 运动强度 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MVPA) 大强度身体活动(V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本连 季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12,共7页
运用2(模式)×2(项目)×2(性别)的三因素实验设计,揭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1)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课成绩,并且与传统模式存... 运用2(模式)×2(项目)×2(性别)的三因素实验设计,揭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1)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课成绩,并且与传统模式存在显著差异。(2)在体质健康和体育学习兴趣方面,模式具有主效应,项目和性别不具有主效应。(3)在体育课成绩方面,模式、项目均具有主效应,性别不具有主效应。(4)在体育课成绩指标中,模式与项目存在交互作用,且模式与性别也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体质健康 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课成绩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的运动强度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晨斐 徐波 季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5-92,共8页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所强调的三个关键点之一“运动负荷”提出,每节体育课全班学生的平均心率需达到140~160次/分钟(beats per minute,bpm),旨在解决我国传统低强度体育课导致的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但个别学者仍对该强度存在疑...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所强调的三个关键点之一“运动负荷”提出,每节体育课全班学生的平均心率需达到140~160次/分钟(beats per minute,bpm),旨在解决我国传统低强度体育课导致的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但个别学者仍对该强度存在疑问:认为140~160 bpm强度过高,不利于身心健康,超出160 bpm甚至危害生命。通过梳理体育领域教材、国内外学者以及健康推行机构对于运动强度等级的划分,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界定了140~160 bpm所属运动强度,阐明了平均心率140~160 bpm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有益影响,以期为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儿童青少年 运动强度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高中生课外体育参与效果影响的研究——基于跨环境动机模型(TCM)的检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郝晓亮 杨云云 +1 位作者 殷荣宾 张李强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7,共11页
目的: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饱受社会各界诟病,鉴于此,尝试在高中课堂中实施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借鉴跨环境动机模型(TCM)考察课程模式对高中生课外体育参与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高一学生为实验对象,教学主题为篮球、健美操,实... 目的: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饱受社会各界诟病,鉴于此,尝试在高中课堂中实施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借鉴跨环境动机模型(TCM)考察课程模式对高中生课外体育参与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高一学生为实验对象,教学主题为篮球、健美操,实验组在课堂中采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照组采用惯常教学。实验干预为期12周,所有被试先后4次完成了TCM变量的测试作为实验研究的前测、2测、3测和后测。结果:12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课堂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课堂需求支持感、课堂动机、课外体育动机以及课外体育活动量,对照组没有取得上述效果。实验组学生的课堂需求支持感能够正向预测课堂动机(β=0.343,P<0.001);课堂动机能够正向预测课外体育动机(β=0.435,P<0.001);课外体育动机能够正向预测课外体育参与意图,直接效应显著(β=0.107,P<0.05),总间接效应显著(β=0.295,P<0.001),主观规范的间接效应不显著(P>0.05);课外体育参与意图能够正向预测课外体育活动量(β=0.361,P<0.001)。结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结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支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动机,积极的课堂动机跨环境正向影响了学生的课外体育动机,最终促进了学生的课外体育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需求支持感 自主动机 跨环境动机模型 课外体育活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关键,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58
8
作者 季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9-256,263,共9页
党和国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重视,可以说学校体育的春天已经来到。在这大好的形势和背景下,如何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受许多内外部因素... 党和国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重视,可以说学校体育的春天已经来到。在这大好的形势和背景下,如何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受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抓住重点、突破关键是未来应高度重视的命题和任务。从理论思考和实践应用的角度研究分析认为,未来应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即大力推进体育中考或高考成绩分值的提高,是营造全社会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提升学校体育地位和价值的重要途径;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思想和精神,有助于明确未来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推广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有效实施,有助于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思想和精神,显著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三箭齐发”,定能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改天换地、面貌一新、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体育中高考 “教会、勤练、常赛”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脑双优”发展背景下小学生体智能促进的实证研究
9
作者 董翠香 张馨天 +2 位作者 马明 崔洁 吕慧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8-705,共8页
体育运动与脑智开发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儿童“体脑双优”发展刻不容缓,促进儿童体智能发展有助于实现“体脑双优”发展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以方便抽样方式抽取60名小学生,开展为期8周的教学干预,以探究中国健康体育课程... 体育运动与脑智开发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儿童“体脑双优”发展刻不容缓,促进儿童体智能发展有助于实现“体脑双优”发展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以方便抽样方式抽取60名小学生,开展为期8周的教学干预,以探究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小学生体智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干预后,实验班在位移、操控、稳定和精细动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体智能总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01),对照班位移技能和体智能总水平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2)干预后,实验班位移、操控、稳定和精细动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体智能总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班(P<0.05);(3)实验班在稳定、操控、精细动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体智能总水平方面的干预前-后增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班(P<0.05)。结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均能显著促进小学生的体智能发展,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小学生体智能的促进效益显著优于运动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 小学生 体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