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的老年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目的 探讨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的老年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WOS文献1229篇,中国知网文献2484篇。研究热点有“疾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保险”“慢性病”“代际支持”,未来研究趋势将围绕“慢性肾脏疾病”“炎症”“性别差异”“健康老龄化”等。结论 基于CHARLS数据库的研究数量逐渐增多,建议学者基于我国的发展和国情现状,进一步挖掘和完善老年相关研究进展。展开更多
目的对我国中老年群体的多重慢性病发病率和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8年第四次全国追访数据。调查覆盖了全国28个省的45...目的对我国中老年群体的多重慢性病发病率和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8年第四次全国追访数据。调查覆盖了全国28个省的45岁以上受访者。研究纳入14种慢性病类型,若受访者被医生确诊2种或2种以上,则被定义为多重慢性病。采用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daily living,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daily living,IADL)和抑郁程度定义健康损失。结果多重慢性病患者(两种及两种以上患者)占比53.8%;其中,共患两种、三种、四种以上慢性病的占比分别为19.7%、14.2%和20.0%,存在ADL损失、IADL损失、抑郁的分别占比26.7%,26.6%,38.5%。年龄、女性性别、不良婚姻状况、农村和中西部居住环境是共病发病和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结论多重慢病已成为我国最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政府应重视这一重大健康问题,调整卫生体系服务重心,加大资源投入,提高应对与管理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中国中老年人听力损失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为中老年人抑郁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至2020年中参加2次及以上的受访者数据。听力损失...目的:探索中国中老年人听力损失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为中老年人抑郁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至2020年中参加2次及以上的受访者数据。听力损失通过自我报告进行评估,抑郁症状通过简版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10)量表进行测量。采用K-M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听力损失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结果:研究共纳入12 952例研究对象。基线时1 416(10.9%)例研究对象自报听力损失。在中位随访时间为5.42年的随访中,5 498例研究对象出现抑郁症状。在未调整模型中,基线时的听力损失组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是无听力损失组的1.34倍(P<0.05),逐步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及健康相关因素后,基线时的听力损失仍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HR=1.21,95%CI=1.10~1.34)。结论:听力损失会增加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对听力损失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中国失能老年人的疼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选取其中≥65岁的2591名失能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老年人失能和疼痛...目的:探讨中国失能老年人的疼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选取其中≥65岁的2591名失能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老年人失能和疼痛的关系,分析比较不同特征的失能老年人是否罹患疼痛,探讨失能老年人罹患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罹患疼痛与失能密切相关,失能老年人疼痛罹患率远高于非失能老年人(80.08%vs. 50.91%)。失能老年人是否罹患疼痛在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居住地、健康自评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抑郁情况、每年医疗支出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健康自评为不健康、存在慢性病、存在抑郁、每年医疗支出1000~4999元是失能老年人罹患疼痛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中国失能老年人疼痛现况不容乐观,性别、健康自评情况、慢性病、抑郁、每年医疗费用支出金额是失能老年人是否罹患疼痛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尽早识别和干预相关影响因素,加强失能老年人的疼痛管理,制定相关公共卫生政策,以推动健康老龄化的实现。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对我国中老年人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年基线调查数据,收集基...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对我国中老年人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年基线调查数据,收集基线调查时未患PD的参与者,追踪参与者随访至2020年PD发病情况,根据是否新发PD将参与者分为PD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基线血清CysC水平对PD发病风险的影响;采用亚组和交互作用分析检测年龄、性别、抑郁症状等的修饰效应;此外,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评估不同亚组人群中血清CysC水平与PD发病风险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联。结果本研究基线调查时共纳入3339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95例(44.77%);女性1844例(55.23%);随访至2020年时,参与者中新发PD 32例,发病率为0.96%,PD组年龄中位数为63.00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是PD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CysC与PD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OR=2.34,95%CI:1.14~4.82,P=0.02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70,95%CI:1.30~5.58,P=0.007)和年龄≥60岁(OR=5.29,95%CI:1.69~16.53,P=0.004)人群中CysC与PD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更为显著;RCS分析显示,女性(Ptotal=0.018,Pnon-linear=0.062)和年龄≥60岁(Ptotal=0.024,Pnon-linear=0.379)人群中CysC水平与PD发病风险呈线性关联。结论CysC水平升高可能增加我国中老年人群PD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在女性和60岁及以上人群中。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的老年研究的关注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WOS文献1229篇,中国知网文献2484篇。研究热点有“疾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保险”“慢性病”“代际支持”,未来研究趋势将围绕“慢性肾脏疾病”“炎症”“性别差异”“健康老龄化”等。结论 基于CHARLS数据库的研究数量逐渐增多,建议学者基于我国的发展和国情现状,进一步挖掘和完善老年相关研究进展。
基金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of care dependence in later life.UK Government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ESRC)(No.PALEAPA-W83,2012.1-+2014.3)。
文摘目的:探索中国中老年人听力损失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为中老年人抑郁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至2020年中参加2次及以上的受访者数据。听力损失通过自我报告进行评估,抑郁症状通过简版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10)量表进行测量。采用K-M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听力损失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结果:研究共纳入12 952例研究对象。基线时1 416(10.9%)例研究对象自报听力损失。在中位随访时间为5.42年的随访中,5 498例研究对象出现抑郁症状。在未调整模型中,基线时的听力损失组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是无听力损失组的1.34倍(P<0.05),逐步调整社会人口学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及健康相关因素后,基线时的听力损失仍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HR=1.21,95%CI=1.10~1.34)。结论:听力损失会增加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对听力损失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
文摘目的:探讨中国失能老年人的疼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选取其中≥65岁的2591名失能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老年人失能和疼痛的关系,分析比较不同特征的失能老年人是否罹患疼痛,探讨失能老年人罹患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罹患疼痛与失能密切相关,失能老年人疼痛罹患率远高于非失能老年人(80.08%vs. 50.91%)。失能老年人是否罹患疼痛在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居住地、健康自评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抑郁情况、每年医疗支出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健康自评为不健康、存在慢性病、存在抑郁、每年医疗支出1000~4999元是失能老年人罹患疼痛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中国失能老年人疼痛现况不容乐观,性别、健康自评情况、慢性病、抑郁、每年医疗费用支出金额是失能老年人是否罹患疼痛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尽早识别和干预相关影响因素,加强失能老年人的疼痛管理,制定相关公共卫生政策,以推动健康老龄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