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会 |
贾新奇
金银润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2
|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 |
周辉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3
|
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人格完善——大学通识课“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教学探索 |
肖群忠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4
|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学生的道德教育 |
羊守森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5
|
共识与分殊:199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研究述评 |
陈继红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6
|
论荀子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 |
崔华前
|
《学习论坛》
|
2005 |
7
|
|
7
|
基于身心一体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多元一体 |
张再林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8
|
中国传统道德中“仁”与“义”的对立统一 |
肖立斌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9
|
从中国传统道德的视角看临终关怀本土化 |
马晓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9 |
3
|
|
10
|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之重构——基于高校德育教育的视角 |
胡艳玲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1
|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之源的生成及走向——“心”与“性”的向度 |
李承贵
|
《学习与实践》
|
2006 |
1
|
|
12
|
努力拓展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领域——开设“中国传统道德”选修课的探索与体会 |
张道岭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998 |
0 |
|
13
|
寻求道德现代化的传统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举要》评介 |
杨威
陈红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0 |
|
14
|
保守与激进——中国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两大特征 |
苑银和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5
|
再写“中国伦理学”——读朱贻庭教授《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 |
高兆明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6
|
对中国传统道德主流精神的反思 |
张华
|
《学海》
|
1997 |
1
|
|
17
|
开拓中国传统道德俗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
肖群忠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18
|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 |
李春秋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19
|
以心观心: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理路 |
彭文超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20
|
试论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基本特点 |
王正平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