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及其现代变革论纲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朱贻庭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1期30-35,共6页
-
文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对传统经济伦理进行根本的变革:(1)变革“重公轻私”的产权伦理;(2)变革“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分配伦理;(3)变革通行于熟人社会的“诚信”道德;(4)变革“家庭主义”。但由于存在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因而“传统经济伦理”的现代变革将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
-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
现代变革
“路径依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产权伦理
分配伦理
“诚信”道德
-
Keywords
traditional economic ethics modem reform 'way of dependence'
-
分类号
B82-053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论析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安云凤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4-70,共7页
-
文摘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是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同时吸收了法家、道家、兵家诸家治国治人之道,用以指导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规范和评价人们经济思想和行为的伦理思想体系。它涉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伦理文化背景。它的积极作用是肯定劳动创造的社会意义及对人格道德的培养锤炼、注重经济活动的道德价值。它的消极作用是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
-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
重农抑商
重义轻利
制礼明分
崇俭黜奢
伦理至上主义
-
分类号
F09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初论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王玉生
-
机构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4期87-92,共6页
-
文摘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核心内容是对营利和私有产权的价值合理性的否定,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可界定为鸦片战争前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资本主义性质的反传统衍变;其现代(演变)则是“五四”之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相互交锋、消长、排斥与“融合”的历史进程。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近代演变的实质是为资本活动方式或资本的利益寻求工具价值和伦理合理性的过程,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近代演变最终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伦理价值合理性、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伦理价值合理性。
-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
近代演变
价值合理性
-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economic ethic modern evolvement value rationality
-
分类号
B82-053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谭泓
-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80,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期政府参与劳资关系调整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BSH03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德性主义经济伦理的"义利之辩"、"重义轻利"的思想,以管子、墨子、司马迁等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义利统一"、"富而义利附"的思想有利于推动资方主体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勤劳敬业"、"团结互助"的劳动美德观、"明分使群"、"劳心劳力"的社会分工论有利于推动劳动者主体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敬德保民"、"天道酬勤"的劳动光荣理念,"仓廪实而知礼节"、"恒产恒心"的富民理念,"力戒奢侈"与"俭奢统一"的消费理念有利于推动政府主导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
和谐劳动关系
德性伦理经济思想
重利经济思想
-
分类号
F09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