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对中国传统法的继承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旭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8,共4页
1935年的《中华民国刑法》,依据世界各国最新刑法学说和立法体例制定的同时,对中国家族本位的法律精神与法律制度进行改造并加以继承。近年来的"刑法修正案"与司法解释,显示出刑事立法与司法的一些内容有向传统回归的表现。回... 1935年的《中华民国刑法》,依据世界各国最新刑法学说和立法体例制定的同时,对中国家族本位的法律精神与法律制度进行改造并加以继承。近年来的"刑法修正案"与司法解释,显示出刑事立法与司法的一些内容有向传统回归的表现。回顾1935年的《中华民国刑法》对中国传统法的继承,分析近代刑法继承中国传统法的特点与学理,固有传统法制在近代的转换或许可以留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1935年《中华民国刑》(《三五刑》) 中国传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文化嬗变及其近代转型——媒介变迁视角考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浩臣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101,共11页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嬗变及近代转型均离不开媒介的变迁。口语文化、文字文化以及印刷媒介的变迁史,引导了中国古代法律文本载体的发展史,促进了法律的规制效率及法文化的空间传播。在媒介变迁视角下分析法文化的嬗变,其分期可以概括为:口...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嬗变及近代转型均离不开媒介的变迁。口语文化、文字文化以及印刷媒介的变迁史,引导了中国古代法律文本载体的发展史,促进了法律的规制效率及法文化的空间传播。在媒介变迁视角下分析法文化的嬗变,其分期可以概括为:口语文化引导下的“礼乐政刑”发轫时期、文字文化引导下的周秦转型时期、口语和文字文化相结合的法文化渐进时期、手抄法律文本转为印刷法律文本的法文化传播发展时期、媒介技术变革影响下的近代法律转型时期。正是透过文字载体形式以及媒介技术的变迁,促进了口语文化秩序向文字文化秩序的转变以及法律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并且这种转变深刻地影响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秩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法文化 媒介变迁 律文本 律传播 近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的符号学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柯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5-159,共5页
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记法众多、卷帙浩繁,是中华民族音乐思维的一种外化形态,它体现着中国音乐独特的思维模式。本文从符号学的认知理论出发,从文化整体观分析问题,跳出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本体,从音乐使用者——人与社会... 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记法众多、卷帙浩繁,是中华民族音乐思维的一种外化形态,它体现着中国音乐独特的思维模式。本文从符号学的认知理论出发,从文化整体观分析问题,跳出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本体,从音乐使用者——人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了解记谱,探讨中国传统记谱法的表象特征和符号内涵,进一步说明拓展记谱分析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记谱 符号学 音乐学 艺术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社区法文化传统研究
4
作者 马敬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45-48,66,共5页
回族社区法文化作为千百年来回族群众智慧的结晶,影响和规范着每一位回族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是回族群体共同意志的体现。从历史上回族社区的形成及其文化变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回族社区法文化传统的渊源,可以看出回族社区法文化的独特表... 回族社区法文化作为千百年来回族群众智慧的结晶,影响和规范着每一位回族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是回族群体共同意志的体现。从历史上回族社区的形成及其文化变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回族社区法文化传统的渊源,可以看出回族社区法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文化 中国传统法文化 回族社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法文化与当代青年的法意识
5
作者 金大陆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9-31,共3页
甲:社会从来要对青年作出一种评价,而这种评价实际上是一种标识.从现象上说,它标识那个社会的代际关系.从本质上说,它标识那个社会的未来趋向.正、是立正在这个意义上,我想说新一代青年强调独立个性,对"士大夫"式的归附性品... 甲:社会从来要对青年作出一种评价,而这种评价实际上是一种标识.从现象上说,它标识那个社会的代际关系.从本质上说,它标识那个社会的未来趋向.正、是立正在这个意义上,我想说新一代青年强调独立个性,对"士大夫"式的归附性品格表示反感和排斥,是一种进步,应给予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独立个性的追求有背离其要义而走向极端的可能.从法学的角度看,那就是缺乏正确的法意识.乙:我同意你的基本判断.当代青年要求民主,要求法制,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青年 意识 中国传统法文化 青年人 独立个性 社会主义制建设 民主 代际关系 标识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疆法文化与大清法文化的冲突整合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丕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8-42,共5页
回疆法文化与大清法文化同属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组成部分。两者彼此独立 ,又相互冲突和整合。本文首先对学界颇有争议的法文化概念作了界定 ,阐明了两种法文化的关系 ;其次 ,对两种法文化的差异和冲突进行了列举性对比和分析 ;最后探讨了... 回疆法文化与大清法文化同属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组成部分。两者彼此独立 ,又相互冲突和整合。本文首先对学界颇有争议的法文化概念作了界定 ,阐明了两种法文化的关系 ;其次 ,对两种法文化的差异和冲突进行了列举性对比和分析 ;最后探讨了二者在对接、冲突中的整合 ,揭示了不同法文化之间的包容性和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疆文化 大清文化 冲突 整合 中国传统法文化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